以下是含有多邊機制的搜尋結果,共57筆
美國康乃爾大學農經教授克里斯多福‧巴瑞特日前指出,氣候變遷、新冠疫情、烏克蘭戰爭以及糧食與化肥供應斷鏈,構成了這代人生活危機的完美風暴。糧食價格的飆升與國際糧食安全網路的缺乏,帶來了嚴重的政治社會動盪。
美國康乃爾大學農經教授克里斯多福‧巴瑞特日前指出,氣候變遷、新冠疫情、烏克蘭戰爭以及糧食與化肥供應斷鏈,構成了這代人生活危機的完美風暴。糧食價格的飆升與國際糧食安全網路的缺乏,帶來了嚴重的政治社會動盪。
金磚五國會議在北京登場,先後舉行工商論壇、國家領導人會議、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除金磚國家領導人外,幾個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領導人也分別出席相關會談,自2017年大陸首提「金磚+」機制後,金磚合作已遠遠超過五國範疇。金磚五國領袖針對烏克蘭情勢、全球政治和經濟、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及疫情因應等發表的「北京宣言」,更彰顯了大陸對中美競爭與全球治理的新思路。
金磚五國會議在北京登場,先後舉行工商論壇、國家領導人會議、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除金磚國家領導人外,幾個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領導人也分別出席相關會談,自2017年大陸首提「金磚+」機制後,金磚合作已遠遠超過五國範疇。金磚五國領袖針對烏克蘭情勢、全球政治和經濟、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及疫情因應等發表的「北京宣言」,更彰顯了大陸對中美競爭與全球治理的新思路。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4月4日,中國裁軍大使李松率團出席《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第九次審議大會第二次籌備會議。李松指出,在切實履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各項義務方面,美國作為存約國,理應作表率,不能成為例外。
資誠PwC指出,OECD於2022年3月14日公布了備受期待的全球最低稅負制逐條註釋與釋例,對2021年12月OECD發布的全球最低稅負制細節法規架構進行了更深入的解釋說明。同一天,OECD也對行政性實施框架公開徵求意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前往澳洲,出席第四次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外長會。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在電話吹風會上稱,「四邊機制」外長會將討論「中國對民主價值觀和國際秩序構成的挑戰」等議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天(9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民主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
台灣日前對大陸暫停輸入我釋迦及蓮霧提出「特定貿易關切」(specific trade concern,STC)一案,世貿組織(WTO)當地時間26日證實,已列入11月3日至5日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SPS)委員會例會議程。遵循此一機制,大陸有義務對此案來做出回應。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平發展研究所所長廖崢嶸26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表示,今年是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20周年。上周WTO第8次中國貿易政策審議,美澳等對中國貿易政策多加指責。這是美國政府換屆以來,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首次就貿易政策在重要多邊場合展開面對面交鋒。既體現中美具體問題的爭執,也檢測美國「重返多邊」是否真誠的試金石。
大陸國家統計局在18日公布了第三季經濟數據,當季GDP成長率從第一、二季的18.3%和7.9%迅速下滑至4.9%,是2020年第三季以來最低,令各界擔心大陸經濟是否再次反轉走入低谷。在面對接踵而來的「黑天鵝」和「灰犀牛」變數,大陸官方能否及時對症下藥,將是經濟下滑能否在第四季止血的關鍵。
9月8日,中國裁軍大使李松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強化公約機制專題會議上明確提出,重新啓動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勢在必行。他表示,公約作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重要支柱,對促進國際和平、安全與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公約得到全面、平衡、有效執行,符合廣大締約國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核查機制是確保遵約、建立互信的最有效手段。20年來,只有美國一直在獨家阻擋核查議定書談判。我們敦促美方重新考慮上述立場,支持重啓談判的多邊努力。
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微信公眾號9日消息,中國裁軍大使李松當地時間8日在《禁止生化武器公約》強化公約機制專題會議上,明確提出,重新啟動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勢在必行。他表示,公約作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重要支柱,對促進國際和平、安全與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公約得到全面、平衡、有效執行,符合廣大締約國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為加強我國援外機制透明性,並促進公私部門協力投入援外工作,立委邱志偉、許智傑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外交部依據我國目前援外指導方針,制定新版援外政策白皮書,並由行政院建立援外政策協調專責單位,強化跨部會援外機制量能。
為提升我國援外機制透明性,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許智傑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外交部依據我國目前援外指導方針,制定新版援外政策白皮書,並由行政院建立援外政策協調專責單位,以強化援外機制量能。外交部也透露,新版白皮書正著手進行,方向與思維都與舊有版本不同,將會儘速提出。
阿富汗喀布爾機場8月26日發生自殺式爆炸後,美軍立即以無人機精準打擊策畫恐攻的ISIS-K成員。耐人尋味的是,美軍此舉並未遭到國際社會抨擊,塔利班官方雖發聲譴責,但未揚言發動報復。這說明了,組建「去極端化」的阿富汗新政權應是在多方斡旋下,已由塔利班和主要大國達成了基本共識。
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清華⼤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閻學通接受中評社專訪,就第九屆世界和平論壇、一年來國際秩序的變與不變、中美關係的定性和各領域的競爭趨勢、中美俄三角關係、中歐關係,以及加強中國國際傳播能力等問題發表看法。
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M.M. Naravane)近日在受訪時表示,一些國家將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描述為「亞洲小北約」是沒有根據的。他說,該機制旨在成為一個研究印太地區具體問題的多邊組織,沒有成為軍事聯盟的打算。中國曾多次表達對西方對話機制的反對,納拉萬此一說法暗示,四方對話機制並非針對中國軍事聯盟。
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20日晚間舉行「中美企業家對話」,會議為閉門,博鰲祕書長李保東21日說明會議討論內容時表示,與會的中美雙方企業家都認為處理中美經貿關係應該避免政治化,避免人為製造的困難,脫鉤將對世界經濟穩定帶來嚴重的破壞和衝擊。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第3次外長會議18日登場,這是美國拜登政府首次參與Quad對話。Quad為日本前首相安倍所發起,為日本倡議「印太構想」的重要平台,媒體多賦予印太版「北約」(NATO)的想像,但性質仍屬於非正式對話,並未形成印太區域的多邊安全機制。
美國駐瑞士日內瓦裁減軍備會議大使伍德當地時間4日表示,拜登政府已與俄羅斯延長《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視為交涉戰略議題的開端,「敦促中國也共同努力減少核武儲備」;但中國裁軍大使李松則表示,美俄無條件延長雙邊核裁軍條約是唯一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