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姆哥投顧的搜尋結果,共25筆
新財管方案上路,不只多家銀行搶攻,資產管理業者也看好這塊大餅。國內主動研究外國金融商品多年的TAROBO大拇哥投顧8日宣布,已搶先與亞洲知名基金避險公司UG Investment Advisers合作,為多家OBU及OSU提供行政協助服務,作為拓展其OBU及OSU業務的第一步,以期能提供OBU及OSU客戶更即時與優質的服務。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多頭續揚,新興市場股市上揚5.2%,成熟市場股市也走高4.2%;大姆哥投顧認為,疫苗問世後,人類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勢將經濟活動逐漸帶回正軌,被壓抑的終端消費需求將帶動新一輪補庫存周期,從各個面向來看,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展望相當樂觀。
2016年6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52%的選民投下了贊成票,明年1月1日起,英國將完全退出歐盟,在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欲重建聯盟,強調多邊主義及國際合作,英國脫歐會有什麼挑戰和機會?大姆哥投顧今出具報告,認為可以從3個主要被影響的面向來看。
後疫情時代,台灣人最愛的前10檔基金有那些?據大姆哥投顧統計,截至10月底,國人仍偏好債券型基金,在存量前十名中,有八檔是債券型基金、兩檔平衡型基金上榜、股票型基金則是完敗,無緣入列排行榜中;債券型基金中又以高收債、新興市場債基金最受台灣投資人喜愛,分別上榜了兩檔及三檔基金。
據亞系投資銀行投計,2021年新興國家將繼續維持高政府債務、高財政赤字的狀況。而大姆哥投顧長期追蹤的主要新興5國中(印度、印尼、巴西、墨西哥、俄羅斯)裡面,巴西的赤字問題最為嚴重,其次是印度、印尼,墨西哥赤字相對較少,而俄羅斯則最為健康。
作為十四五規畫開局之年,市場預期中國政府明年將使利率正常化。國際投行包括大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紛紛上調人民幣匯率預估,可見中國股債等人民幣資產未來增值潛力雄厚。大摩預估明年Q4人民幣匯價上揚到6.6,而高盛預估明年Q4人民幣走升到6.5。
據TAROBO(大姆哥投顧)公佈最新台灣人投資金額(存量)高的境內外基金統計,7月跟6月相比,台灣及全球(不含台灣)投資傾向差異開始浮現,其中「安聯收益成長基金AT累積(美元)」、「聯博-美國收益基金A美元」、「鋒裕匯理基金新興市場債券A美元」、「摩根多重收益基金-JPM多重收益(歐元)-A股(每季派息)」這4檔基金台灣及全球申贖方向均相反。
境內基金收取「績效費」有譜!投信投顧公會近期通過「境內基金」可收取「績效費」的新機制,當基金打敗大盤一定績效時,基金公司可收取一定比例的分潤,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20日指出,實施該機制有二大好處,一是扶植小投信,只要有特色、績效好就能生存;二是有助人才培育,收取績效費可鼓勵留才。
境內基金收取績效費有譜!投信投顧公會近期通過「境內基金」可收取績效費的機制,當基金打敗大盤一定績效時基金公司可收取一定比例的分潤,投信投顧理事長張錫20日指出,實施該機制有二大好處,一是扶植小投信,只要有特色、績效好就能生存,二是有助人才培育,收取績效費可鼓勵留才。
2020年初新冠疫情蔓延至今,人民幣表現已經優於其他新興市場貨幣。近期人民幣匯價走勢持穩,TAROBO大姆哥投顧認為,後續將觀察美國針對疫情的報復風險。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TAROBO大姆哥投顧統計2020年2月的基金資金流向股票型為流出,揭開全球投資人加碼排行,TOP10呈現股債比5:4的局面,似乎看不太出來股市的低迷,但如果加總各類別的金額來看,股票型基金約為21億美元,而債券型基金則逾50億美元,足足相差兩倍以上。債券型基金仍以全球、北美這兩類較穩健的類別受到全球投資人偏愛,但時至今日,債券面臨降評風暴(全球債券降評風暴),大姆哥投顧呼籲投資人須注意債券風險。
2020年全球央行攜手救經濟,全球主要經濟體也紛紛加碼財政刺激方案提振市場信心,同時原定政策時程皆未改變,大姆哥投顧(TAROBO):今指出,若全球各國均能放下貿易戰成見,預期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於夏季趨緩,相信全球投資、消費信心將有機會迅速恢復,加上中國推動「新基建」,加速年底前5G建設,而歐盟2030減碳發展綠能時間表不變,那麼年初延宕的補庫存獲利將有機會發生在今年第3-4季,5G相關產業、消費必需品、綠能、智能車相關產業未來將有較高機率於疫情緩和後復甦。
根據駿利亨德森發布的全球股利指數報告,去年全球企業總計發放1.43兆美元的現金股利,金額創下歷史新高,年成長3.5%。若排除匯率、異常大量的特別股息等其他技術性影響,基礎配息金額年增率達5.4%,相較於目前的低利率環境,已彰顯股息投資的價值。而若細究各產業,除原物料、工業製造業,其餘產業去年股息金額都有所成長。其中,能源產業去年的基礎配息金額增長10%,成長幅度最大;而科技業配息同樣不差,成長幅度在近10年居冠。以台灣人的投資習性來看,高股息又能按時配,不管季配、月配或年配息的基金,也就是讓配息落袋為安,最能滿足心理帳戶。
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影響,市場評估全球經濟復甦將被推遲,且不確定性較高,整體而言避險氛圍明顯。風險趨避情緒高漲下,市場資金流向具避險作用的美元及日幣市場。據大姆哥(Tarobo)投顧統計,近一個月(1/16-2/12)美元指數上漲約1.78%,日幣上漲約0.06%。適逢森林大火,又與中國經濟高度正相關的澳幣則表現慘淡。近月澳幣跌幅巨大,達2.33%。歐元在美元整體走強的背景下走貶,累月跌幅2.36%;英鎊因歐英雙方在過渡期問題上分歧較大,市場預期2020年的脫歐談判可能不會順利,令英鎊大跌,但同時其經濟數據表現不錯,GDP與PMI表現均佳,不時見其空單回補令其收斂跌幅,最終累月跌幅回到0.92%。
10月,中美貿易局勢轉好,台灣核備銷售的中國基金表現如何呢?據大姆哥投顧(TAROBO)統計,台灣人投資金額前五大中國基金,依序為「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美元)」、「摩根中國基金-JPM中國(美元)A股(分派)」、「摩根中國A股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貝萊德中國基金A2美元」、「富達基金-中國聚焦基金A股美元」。台灣人投資金額TOP5的中國基金中,「摩根中國A股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近一年績效高達38.71%(截至10月底),「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美元)」績效也高達35.09%,表現相當亮眼。
理財,台灣人似乎還是喜歡人工自己來。金管會11日公布,機器人理財業務從2017年5月到今年6月底,共6家金融機構開辦,有近2.32萬人參加,打理的資產規模6.07億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可能還是需要時間推廣。
隨著人工智慧蓬勃發展,機器人理財全球正夯,國內有愈多愈多業者投入相關領域,到底,透過AI評估基金績效,靠不靠譜?向來強調用大數據評估基金「未來」績效的大拇哥投顧指出,該公司回溯一年歷史資料發現,去年七月大拇哥投顧給予野村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三個讚的最高評分,時隔一年驗證,該檔基金是台灣金管會核備可以對民眾銷售的所有境外債券型基金中淨值績效最好的,顯示大拇哥投顧評估基金未來績效,「比算命的還要準」。
機器人理財在台如雨後春筍般出爐,各家機器人都標榜年化報酬逾10%、40%,還可帶投資人躲過中美貿易戰、股災。機器人理財專家表示,投資人在選擇機器人理財時,關鍵是看核心腦(模組)與投研團隊,以及是否有機器學習機制。
機器人理財成為市場新寵。金管會去年開放自動化投資顧問(robo advisor)後,銀行、投顧業者都相當積極,除銀行計畫推出機器人理財,台灣首家機器人投顧「大拇哥」也獲放行,復華投信則是第一個端出機器人理財平台的國內投信業,本周商智投顧也加入戰局,將公布預測模型。
機器人理財開始進入戰國時代,投資人有機器人幫忙選擇境外基金的時代來臨,自金管會開放投顧從事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後,包括瑞銀、王道銀行、野村投信、大拇哥(TAROBO)投顧和商智投顧都積極搶進,大姆哥(TAROBO)投顧昨(29)日宣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