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氣擴散的搜尋結果,共184筆
桃園市主計處統計,去年1至11月,全國各縣市空氣品質狀況,六都中桃園良好日占比7成,是六都第一,排名全國第八。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沛練指出,桃園東北季風強烈、降雨多,是空氣品質良好關鍵。
環保署表示,根據氣象資料顯示,5日觀測到中國北京到上海地區嚴重的空氣污染,PM2.5小時濃度已達300微克/立方公尺,後續將隨冷氣團南下逐漸影響臺灣地區。依據空氣品質預報顯示,主要影響時間將落在1月7至9日3天,包含空氣品質一向很好的宜蘭在內等北部地區,全臺各縣市都有機會受到影響,因此環保署已提前協調台電所屬麥寮等燃煤及燃油電廠從5日就開始進行降載減排,並結合各地方政府進行大型工廠等污染源降載減排及民眾宣導防護等應變措施,希望能減輕這波境外污染的影響程度。
每年10月至隔年3月為空品不良季節,加上北市有關渡平原農業區,時有焚稻問題,因此北市環保局自12月1日啟動「陸空聯合稽查專案」,除了機動式地面巡查外,導入無人機從高空監控、在非法燃燒熱點架設空品感測器。若經查獲違法燃燒廢棄物,將加重罰緩,最高可罰10萬元。
經濟部公告之「用電大戶條款」,規定用電5000瓩以上大戶5年內需建置10%綠電,立委指出,蔡政府政策目標2025年20%綠電,用電大戶條款僅須自備10%綠電不只邏輯矛盾,也和民生搶電,自備率應提高至20%,並在2030年達到100%自備。
台中市今年上半年空氣品質細懸浮微粒(PM2.5)平均值,每立方公尺較去年同期下降5.9微克,6月間甚至可由市區遠眺玉山,中市府將持續執行「藍天白雲計畫」改善空品。
屏東因地理位置處於下風處,冬季常因東北季風吹過大武山後下沉形成逆溫大氣狀態,不利汙染物擴散,且連續6年都是台灣臭氧王;目前正值民進黨屏東縣長初選階段,因此,屏東環盟要求各選將提出防制空汙政策,為縣民健康把關。WHO新指引臭氧51ppb以上就算超標,而根據台灣健康空氣聯盟統計,2021年屏東測站超標竟高達204天,是北北桃3倍以上,這讓屏東人平均壽命77.59歲,比全國80.86歲、短命3.27歲。
因應境外汙染滯留加上風場迅速減弱,導致台灣西半部擴散條件差,空氣汙染達「橘色」等級,雲林縣環保局通知68家工廠啟動自主減排包括麥寮電廠配合機組友善降載減排、通報58家營建工程及砂石場業者要求物料加蓋、灑水等措施,也啟動飛鷹計畫出動空拍機查緝露天燃燒、執行道路揚塵洗街132.4公里。
【CASE DATA】
不知為何,台灣目前的能源政策是「以氣代煤」,仍然排放溫室氣體並不環保。而且一項研究發現,開採石油與天然氣的過程中,就會外洩大量的甲烷(就是天然氣主成份),而且真實的洩漏量一直遭到低估,這代表化石燃料開採過程造成的污染,比原本預測的更嚴重。
東北季風減弱,今天北台灣氣溫回升,西半部、金馬注意局部霧,氣象達人彭啟明表示,本周顯著回暖,天氣更穩定,西半部整周空氣品質不佳,要注意空氣污染,周六深夜到周日清晨鋒面尾巴掠過、冷空氣報到,北部、東部轉多雲偶陣雨、氣溫驟降至15度,預計降溫到下周一二。近期到月底在趨勢上仍看不到有大規模降雨的訊號,對缺水的西半部壓力頗大。
受東北季風影響,大台北地區多雲轉涼、東半部有局部雨,明起回暖、西半部轉為多雲時晴的好天氣。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21日會有乾冷空氣南下,天氣轉冷,但仍需繼續觀察。而今日西半部大氣穩定、不利擴散,南部地區需留意汙染物累積。
近日空汙十分嚴重,放眼望去朦朧一片,不少民眾大呼受不了,氣象局長鄭明典昨(8)日表示,近期大氣的混合層高度低於本季節的一半以下,使得擴散條件非常差,而持續一周的情況也非常少見。
近日空污十分嚴重,放眼望去均為朦朧一片,不少民眾大呼受不了,氣象局長鄭明典今(8)日表示,近期大氣的混合層高度低於本季節的一半以下,使得擴散條件非常的差,持續一周的情況也非常少見。
高雄市12個空氣品質測站23日顯示,除美濃普通外,其餘都是紅橘色,環保局已請興達電廠停2機,降載2機,並指23日下半天空氣品質雖逐漸改善,戶外空氣主要仍為「紅色警示」,不過和前天比較,整體中南部空氣已有逐漸好轉趨勢。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於今年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攜手合作,首次於彰化縣田中氣象站進行無人機於大氣邊界層的重直剖面觀測,開啟無人機應用於氣象與空氣品質整合觀測的新領域,未來將可與現有地面觀測結合,為3度空間的立體觀測系統提供更為全面的監測及預報資訊。
每年10月至隔年3月是臺灣空氣品質不佳的季節,因大氣混合層高度降低及東北季風增強,空氣品質受境外污染物傳輸、境內排放不利擴散及紫外線大氣光化反應衍生之二次污染物等多重來源影響,導致空氣品質較為不良。為進一步改善季節性空品不良情形,藉由經濟誘因機制,環保署擬定調整拉大空污費季節費率,鼓勵公私場所於空品不良季節時自主調整產能減少空氣污染排放,除可減少空污費支出成本,亦達改善空氣品質之目的,創造環境與經濟雙贏。
新年以來,大陸冷空氣勢力普遍較弱,大部分地區氣溫以回升為主。江蘇南北差異也很大,早晨北部東海最低氣溫-3.3℃,南部早晨最低氣溫8.5℃,恍若兩個季節。而氣溫回升,空氣靜穩,霧和霾又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