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清帝國的搜尋結果,共94筆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近日上廣播節目提到,如果民進黨反中,乾脆別拜媽祖關公,因為2神明都來自中國大陸,遭作家苦苓狠酸,「高智商的如果不讀書還是傻瓜一個」。但有網友發現,苦苓在解釋媽祖的時侯,稱祂是大清帝國人,於是立刻打臉指出媽祖「林默娘」是宋朝人。
北京當局常說,「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但不曾提起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將台澎「永久割讓」給日本的事實。直到去年8月12日,北京發表「第三份對台白皮書」,首度出現這段話,頗堪玩味:「台灣被日本霸占半個世紀的歷史,是中華民族近代屈辱的縮影,給兩岸同胞留下剜心之痛。」
北京當局經常說,「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但不曾提起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將台澎「永久割讓」給日本的事實。直到去年8月12日,北京發表「第三份對台白皮書」,首度出現底下這段話,頗堪玩味:「台灣被日本霸占半個世紀的歷史,是中華民族近代屈辱的縮影,給兩岸同胞留下剜心之痛。」
「台獨史觀」是「台獨」分子在歷史領域「去中國化」的重要工具,其表現之一就是對鄭成功歷史的曲解。他們或鼓吹鄭成功的明鄭政權是代表台灣的「獨立政權」「東甯王國」,或將其稱為代表中國的「外來政權」,或指責鄭成功與荷蘭殖民者一樣是台灣少數民族的「屠殺者」。「台獨史觀」的觀點完全違背歷史事實,受到中外史料記載的有力駁斥。「獨」派歪曲鄭成功歷史,暴露了其蓄意「反中謀獨」的「台獨」實質。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精神導師福澤諭吉提出脫亞入歐為明治維新之精髓,所謂入歐即入盎撒,並與英國結盟。當時日本社會崇尚歐洲,流行歐洲古典音樂,在榻榻米上跳華爾滋,樂此不疲。學習了英國的生活方式、工業革命,建起了強大的軍工產業及海軍。
愛新覺羅溥儀是歷史上著名的末代皇帝,一生相當戲劇化,世間對其評價多半是懦弱無能,甚至是賣國求榮。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駕崩後,慈禧太后隨即擁立年僅2歲9個月大的溥儀繼承大統,翌日慈禧便在宮中亡故。不過在溥儀的登基大典上,發生了一段插曲,意外預示大清帝國很快迎來滅亡。
晚清末年國力不振,列強豪取強奪,大清割地賠款。不但在國家層面喪失了東北與台灣、澎湖等土地,在個人層面也因戰亂導致生靈塗炭,侵略者姦擄燒殺,幾代人的命運悲慘。其中鴉片戰爭以來種種屈辱,發生距今不到兩個世紀,至今仍讓人不敢須臾忘懷。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上周於立法院院會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時提到,清華大學的建立源自於美國退還庚子賠款,而管理賠款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蘇貞昌跟教育部長潘文忠竟然都不知道。
「海峽七枚絢燦的旭日等著你……。」一個預警般的聲音響自耳畔。今夜雨聲漸漸堆成一座山,寂靜之音諦聽,藍色的夢如飛矢,不動,穿過一個心窩。七是完全,天地造化之功完成的日子,神祕的數字,而在日昇月落的蒼穹下,平行的雨聲堆積成山,歡喜火焰的雨聲在平行的另一邊。宛如命運給我機會,讓自己讀到了迷陣般的三則舊聞:
美國總統拜登在其「百日新政」來臨之際,邀請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華府舉行會談,這是雙方繼2+2外交國防首長會談後的最高級別峰會,下月初還將邀請韓國總統文在寅訪問白宮。美方積極盤整東亞地緣政治,組建美日韓同盟陣線,顯見合圍抗中的戰略布局,已成為拜登實踐多邊主義外交的重中之重。
在台灣或是海外台僑,許多人都將亞裔尤其是發生在美國的亞裔被攻擊事件,歸因於中美地緣政治衝突或霸權爭奪所引起的,特別是新冠肺炎最早在武漢被發現而傳遍世界,使得亞裔被牽連。回顧歷史與發生亞裔被攻擊的地區可以發現中美大國競爭並非主因,與中國大陸政治體制也沒有關係。
最近,隨著中美2+2國安與外交會談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瑞治登埸,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所說的「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對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同時外長王毅也說了「中方過去、現在、將來都絕不會接受美國的無端指責,同時我們要求美方徹底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霸道行徑。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這些強勢反擊美方的表態,讓華人社會將其與120年前中國對西方列強簽訂《辛丑條約》的屈辱做一對比,也再次掀起了一場關於美國「庚款興學」的爭論。
大陸遼寧艦航母編隊正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訓練,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長馬振坤昨表示,整個台海周邊,相當一次大戰前爆發的巴爾幹,雖然各國都不想引燃戰事,但戰火火藥桶已遍布台海周邊區域。
遠景基金會「美高層官員亞歐行之意涵:台灣觀點」座談會;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長馬振坤今表示,整個台海周邊,相當一次大戰前爆發的巴爾幹,雖然各國都不想引燃戰事,但戰火火藥桶已遍佈台海周邊區域中。
台灣人是否「歷史感薄弱」?因故宮小編搭時事而將乾隆改名為弘曆鮭魚的爭議仍餘波盪漾,對於「故宮」、大清帝國,對當代台灣人而言似乎存在著認同混亂。已故大儒,又是滿清皇族的愛新覺羅毓鋆,今年逢逝世10周年,大弟子之一的學者徐泓憶毓老其人其訓指出,「對毓老而言,歷史感在於要認識自己是誰。」
在阿拉斯加中美高層會談中,中方首席代表楊潔篪一句「難道我們吃洋人的苦頭還少嗎」,這句直白話勾起中國人百年深層的國恥感,當著全世界人的面前直接嗆全球首強美國代表,可說把中國人累積百年被欺壓的怒氣一口氣發洩出來。不過,估計「洋人」不太可能體會這句話的語境,因為他們始終把中國人當成落後、不知長進,以及不理解西方文明高尚之處的土包子,也從來沒有認真回望過去的歷史,所以對中國的研判始終錯誤。
在阿拉斯加中美高層會談中,中方首席代表楊潔篪一句「難道我們吃洋人的苦頭還少嗎」,這句直白話勾起中國人百年深層的國恥感,當著全世界人的面前直接嗆全球首強美國代表,可說把中國人累積百年被欺壓的怒氣一口氣發洩出來。不過,估計「洋人」不太可能體會這句話的語境,因為他們始終把中國人當成落後、不知長進,以及不理解西方文明高尚之處的土包子,也從來沒有認真回望過去的歷史,所以對中國的研判始終錯誤。
康熙在位61年,因為連年用兵,造成國庫空虛,以至於到末期,國庫虧空僅剩800萬兩白銀,直到雍正即位,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這才逐漸將大清帝國推向顛峰。雍正在位13年期間,僅靠3招就讓原本空虛的國庫積攢了逾6000萬兩白銀,資本連翻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