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社部落的搜尋結果,共195筆
阿美族是與海共生的民族,但造船工藝隨著時代變遷逐漸失傳。為了復振傳統造船技術,台東大馬蘭部落匠師花5年時間學藝,預計耗時3個月,合力建造一艘竹製古帆船,規畫6月中旬下水啟航,沿著東海岸線航行拜訪部落,交流分享海洋文化。
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竹林遍布,竹產業曾是當地重要經濟來源,如今逐漸沒落。部落族人、國立台東大學文休系研究生余恩賜以竹產業為基底,融入布農族文化,研發口味香醇獨特的飲品「竹篙青」,未來可成為部落祭典用酒或提供遊客體驗部落文化的新產業。
一年一度的「大武壠歌舞文化節」,即將於4月29、30日(星期六、日)在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登場,大武壠族去年通過釋憲案後,將正式恢復原住民身分,族人開心不已,將擴大舉辦2天的大武壠歌舞文化節,活動主題「我就是」,希望向大眾傳達族人身分恢復的訊息,更期盼大眾能夠看見及認識大武壠。
由社會局指導,嘉磐慈善基金會攜手台中西北扶輪社共同舉辦的:松鶴部落「德芙蘭小學」&中山兒癌病房「床邊教室」孩童「超越昨天的自己.心靈彩繪創作展」開幕剪綵儀式,暨「魔法德芙蘭.馬戲嘉年華」公益探索行動,於3月25日感動登場。
拓展弱勢學童的學習視野,同時也呈現他們的心靈世界,嘉磐慈善基金會攜手台中西北扶輪社,在植居心靈藝術空間舉辦「超越昨天的自己.心靈彩繪創作展」,展出和平區德芙蘭小學和中山兒癌病房「床邊教室」孩童畫作,嘉磐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魏嘉銘說,透過一系列關懷的行動,盼為部落孩子築一條充滿盼望的道路。
水牛設計部落於雲林縣進行社區營造,完成口湖鄉梧北鐵花窗社區、台西鄉中山老街再造,屢獲國內外大獎,設計部落22日表示目前正進行口湖鄉金湖聚落、水林鄉顏厝寮社區空間再造計畫,預計今年10月可完成,藉此打造雲林海線帶狀景點,帶動觀光休閒產業發展。
新竹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21日開學,兼任校長的縣長楊文科前往頒發聘書,希望結合原推中心、wah集散竹東,讓竹東鎮成為集原民教育、文化、產業的基地。經過20年的累積,部落大學已開設40門課程,今年再加開6門社團課程,藉由部落大學社團服務功能,讓有意創業的原民朋友在課程中的學習實務運作,同時成為具有專業能力及族群意識的優秀人才。
新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近期榮獲中央評鑑優等,校方將在本月19日於汐止、蘆洲、林口、新莊及板橋舉辦行動成果展,除了展出一系列精美作品,民眾還能免費體驗課程,現場還推出價值2萬元獎品的抽獎活動,更有現金1萬元抽獎,鼓勵民眾一起感受原民文化之美。
阿里山三大遊憩系統串連雲林草嶺、嘉義市觀光圈創造豐富旅遊體驗
台東卑南族南王普悠瑪部落「大獵祭」昨天登場,從少年即將晉級的準青年,結束山上4天3夜狩獵訓練,婦女們在卑南文化公園搭起凱旋門迎接勇士們平安歸來,許多旅外族人也都返鄉團圓,祭場並設有除喪區,由長老為喪家解憂,共同迎接新的1年。
台東卑南族南王普悠瑪部落「大獵祭」今天在卑南文化公園登場,即將要進階的準青年結束山上4天3夜狩獵訓練平安歸來,婦女們搭起凱旋門熱情迎接,許多旅外族人也都返鄉團圓,互報平安,共同迎接2023年。
永豐金控發起全體員工共同響應的公益捐款行動,已邁入第五年,今年更結合永豐銀行全新的永豐公益捐款平台,持續以幫助需要的兒童,擴大辦理「永豐共好.讓愛爬上心頭」公益活動,除永豐金控全體員工之外,更擴大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暖心送愛,支持合作多年的喜憨兒基金會送愛到部落計畫,也幫助紅鼻子醫生募集「聖誕公益禮盒」,以及資助伊甸基金會為慢飛天使打造早療教育。
台東區農改場5日舉辦「夯食農、原力現」成果展,場長陳信言表示,因為時代變遷,導至原民傳統作物的種原及相關智慧等傳承出現中斷危機,該場輔導5個部落建置保種圃,除了促進原民作物的保存以外,更成為部落食農教育的傳承基地。
為了迎接大學新學期與新生活,不少學校開始陸續舉辦一系列的迎新活動。一向以熱情洋溢、致力傳承多元文化的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院」,特別舉辦「迎新祈福儀式」,這是每年義守大學原民院第一場歲時祭儀活動,所有學生穿上代表自己族群的傳統服飾出席活動,現場還邀請屏東縣春日鄉古華部落祭師馬芳蘭等人一同共襄盛舉,場面隆重且熱鬧。
CSR與ESG成為全球的新顯學,教育部這幾年也大力倡導大學落實USR(大學社會責任),使之成為大學的重要使命。義守大學近六年持續帶領學生走入部落,由醫學院營養學系的師生前進屏東縣霧台鄉原住民部落,特別設計以魯凱族為元素的「百合桌遊」,將健康飲食觀念融入遊戲中,提升部落長者的興趣。「百合桌遊」目前也正在申請專利中,希望藉由遊戲鏈結在地文化,結合專業知識的意涵,並將觸角延伸至部落的長照產業推動。
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同禮部落位處偏遠物資運送不易,曾因電力系統到不了被稱為「黑暗部落」,過去僅能靠族人揹發電機上山發電,經東華大學團隊媒合綠能產業,在部落完成裝設太陽能板後,將串聯電力儲能系統、試驗小水力發電,打造深山部落綠能示範點。
花蓮秀林鄉太魯閣同禮部落位處偏遠物資運送不易,曾因電力系統到不了而被稱為「黑暗部落」,過去僅能仰賴族人揹負發電機上山發電。東華大學「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隊媒合綠能產業,在部落完成建置太陽能板裝設,未來將串聯電力儲能系統,並試驗小水力發電,盼改善偏遠山區能源問題,打造深山部落綠能示範點。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是花東縱谷阿美族古老部落之一,中央研究院60多年前前往學術調查,並帶回500多件文物研究、保存,由於部落近年萌生「文物返鄉」念頭,經雙方溝通協調,有48件文物及1件田野筆記手稿將於9月3日回鄉展出,包含末代領袖Sapalengaw大禮冠頭帽,盼藉此喚起部落耆老記憶,讓部落青年延續文化。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是花東縱谷歷史悠久的阿美族古老部落之一,中央研究院60多年前前往學術調查並帶回500多件文物研究保存,由於部落近年萌生「文物返鄉」的念頭,經雙方溝通協調,49件文物將在9月3日回鄉展出,包含末代領袖Sapalengaw的大禮冠頭帽,盼能藉此喚起部落耆老記憶,讓部落青年延續文化。
苗栗縣政府提升長者福利推動終身學習教育,今年規畫豐富多樣課程活動,提供優質多元的終身學習機會。苗栗縣長徐耀昌25日啟動終身學習課程,並頒獎表揚縣內國中小19校推動終身學習有成,希望大家呼朋引伴加入終身學習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