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者恆大的搜尋結果,共281筆
大聯大(3702)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展望後續,大聯大認為目前各個應用領域的庫存都調整得差不多,智慧機已經有看到反彈,AI伺服器的成長也很樂觀。針對IC通路的併購趨勢,大聯大則表示,一直以來大聯大在併購的執行成績是成功的,看好透過併購對產業是正向樂觀的,不論併購是不是大聯大發起的。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有別於2021年上半仍受主控IC短缺的問題阻滯,相關缺料情況已在2022下半年緩解,故2022年通路SSD市場恢復正常的供需動態。但在需求低迷影響下,導致2022年全球通路SSD出貨量呈現衰退,僅達1.14億台,年減幅度約10.7%。2023年全球總體經濟仍不振,但模組廠原來高價的庫存壓力已逐步壓低,有利於殺價競爭並衝刺出貨。而NAND Flash原廠激進減產後快速反轉,通路SSD率先反映成本漲幅,有利持有低價庫存的模組業者保有價格優勢。整體而言,通路SSD品牌大者恆大的趨勢仍將持續。
近年因疫情影響實體通路來客人流與業績衝擊,然而並未減少各路人馬覬覦通路版圖盛況,無論超商、超市、量販均成兵家必爭之地,關鍵在於三年疫情讓實體、電商快速融合,一指滑經濟串連出實體通路線下線上功能極大化,電子支付還能串出小額信貸等更多金融服務,擁通路再度回歸王道。
IC通路二哥文曄(3036)昨(13)日傍晚向證交所提出申請,上市普通股及特別股自今(14)日起暫停交易,文曄也將在今日舉辦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重大決議案,並會於會後申請恢復交易。
長榮海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於今(14)日舉辦啟用典禮,董事長張衍義在致詞中表示,因應國際航運業務發展及船舶大型化的趨勢,長榮海運整併第四、第五貨櫃中心業務,移往第七貨櫃中心作業,投入鉅資購置各式新型無人化及自動化設備,並設置環保節能、綠能建設等設施,七櫃在全面投入營運後將不會再有四、五櫃碼頭間相互拖運的需求,除了減少大量碳排外,也能提升貨櫃轉船效率。
開雲集團(Kering Group)27日宣布以17億歐元(約586.8億台幣)收購Valentino的3成股份,且有權在2028年全面收購100%股份,條件是Valentino的母公司Mayhoola可以加入Kering集團成為股東,兩大時尚集團攜手合作,似乎是衝著全球最大精品集團LVMH而來。
台北市建築交集會27日舉辦2023年金磚論壇,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台灣正進入高齡社會,商用不動產將迎來大健康浪潮及綠色趨勢,未來房地產開發商如何華麗轉型,掌握新浪頭,為下一個考驗。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則表示,大健康產業正在大崛起,集團首跨不動產開發代表作「新竹關西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將於8月啟用。
當前,特斯拉和比亞迪既是中美兩國新能源領域的領頭羊,也是目前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的前兩名。面對來勢洶洶的比亞迪,特斯拉為鞏固龍頭寶座,祭出殺價拚市占策略,也正式掀開電動車淘汰賽。
電商平台大者恆大的趨勢已成形。龍頭業者富邦媒(8454)4月合併營收79.26億元,年增4.1%,創歷史同期新高。網家(8044)4月份營收為27.62億元,年減近2成,達-19.03%。
台股22日大漲1.59%,各族群多有表現,過去一段時間相對沉寂的紡織雙雄也攜手反彈,中信投顧指出,聚陽(1477)2023年展望審慎樂觀,日系客戶成長態勢不變,給予「增加持股」投資評等,滙豐證券先前則升評儒鴻(1476),看好紡織產業大者恆大趨勢。
盤勢分析: 矽谷銀行被聯邦存款保險(FDIC)接管,3月16日11家美國大型銀行宣布向第一共和銀行注入300億美元,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反彈,金融危機暫歇。
台股10日受美股重挫影響,加權指數重挫1.55%,盤面抗震亮點有限,紡織股王儒鴻(1476)挺身而出,挾匯豐證券升評,大和資本、摩根大通證券調升股價預期優勢,股價終場逆勢小漲、收471元,樂觀派外資目標價上看550元~565元,吹響反攻號角。
在通膨數據逐步減緩後,市場認為聯準會升息速度將開始放慢,資金開始回流REITs基金,1月份國內REITs基金規模攀升至近190億元,較上月小增8億,增幅4.5%,而國內REITs基金呈現大者恆大的趨勢,規模前兩大的投信,市場占有率高達62%,其中,台新投信的REITs基金規模是唯一突破60億元,獨占鰲頭。最主要關鍵在於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得獎不斷,於今年再度獲得第七屆指標台灣基金獎房地產類二項大獎-最佳表現大獎及最佳表現定額定額大獎,光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的規模即高達67.56億元(1月公會統計資料),市場占比高達36.3%。
在通膨數據逐步減緩後,市場認為聯準會升息速度將開始放慢,資金開始回流REITs基金,1月份國內REITs基金規模攀升至近190億元,月增8億、增幅4.5%,而國內REITs基金呈現大者恆大的趨勢,規模前二大的投信,市場占有率高達62%,其中,台新投信的REITs基金規模是唯一突破60億元,獨占鰲頭。最主要關鍵在於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本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得獎不斷,於今年再度獲得第七屆指標台灣基金獎房地產類二項大獎-最佳表現大獎及最佳表現定額定額大獎,光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的規模即高達67.56億元(1月公會統計資料),市場占比高達36.3%。
這一天終於來了,AI開門,全球為之意亂情迷!自從新創公司OpenAI在去年底推出ChatGPT聊天機器人之後,AI走入尋常百姓家,有關生成式AI的各類討論瞬間洗版,熱度遠超過前年底因臉書改名Meta而掀起的元宇宙風潮。問題是,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十八般武藝俱全」的AI就在你身邊,人類究竟是該喜,還是該憂?
國立高雄大學與中山大學近日重啟合校議題,1名網友將中山大學給高雄大學的公函貼在Dcard,函中表明合校後稱為「國立中山大學」,引起議論。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日前也發公開信給校內的教職員、學生,表示合校勢在必行,但因校名未達成共識,導致合校未能向前推進,雙方將持續協商。
關於國立高雄大學與中山大學合校議題,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於2月14日發給校內的教職員、學生的公開信指出,高大是中型大學,發展上有其極限。為此,長久以來持續與中山大學討論合校議題,且因校名未達成共識,致合校未能持續推行。
面對工料雙漲、政府重手打房,台北巿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直言,已有中小型建商撐不下去,政府再一意孤行「業界真的會死得很慘」!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政策失當,令許多建商陷入資金斷鏈等五大困境,呼籲政府官員「要出來曬曬太陽、感受實際氣溫,不要躲在冷氣房中訂定法令政策」。
預期疫後全球解封服飾消費風起、通膨衝擊力道減弱、品牌廠庫存去化近尾聲,尤其是供應鏈已形成「大者恆大」的趨勢,且品牌客戶為成本考量「一站式購足」的偏好,有利成衣大廠2023年市場競爭力提升。
興櫃掛牌電商公司欣新網(2949)2022年繳出營收年增近6成的好成績,該公司表示,雖然2023年大環境仍有不少挑戰,但欣新網將力拚2023年上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