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西洋理事會的搜尋結果,共64筆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12日乘專列抵俄,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會晤可能安排在13日。北韓軍令軍需等要員大舉隨行訪俄,似坐實朝俄將交易武器之說。克里姆林宮也證實,俄國防部長蕭依古將參加「普金會」。蕭依古曾提議,朝中俄可舉行海上聯合軍演,但美國專家認為,北京可能心有疑慮,不想為東北亞增添新的不穩定因素。
美中關係不佳,拜登政府再次出手削弱大陸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力,禁止風險投資與私人股權投資大陸半導體、量子運算及人工智慧領域。對此,專家提醒,此計畫若想要成功,歐盟的態度相當關鍵,就像去年對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如果失敗歐元會取代美元進入大陸市場。
來自中國大陸的駭客活動在今年6月前攻破了美國商務部和國務院等幾十個機構的電郵系統,包括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的郵箱。雷蒙多預計在今夏訪中。美國之音報導,這次的駭客行動引起了不少針對拜登政府嘗試與中國大陸緩和關係做法的質疑。
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北京提升台灣海峽的衝突對立,由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導的聯合制裁中國行動,恐使3兆美元的全球貿易和流動面臨風險。
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後,中國進行了環繞台灣的軍事演習。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制裁,此舉引起全球關注一個新的問題:「經濟制裁是否能遏阻中國入侵台灣?」美國智庫與專業諮詢機構聯合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為:可能有用,但有很大難度。
美國及其盟友近期就大陸議題發表看法時,多半使用「去風險」而非脫鉤,來形容針對大陸的牽制或制裁政策,即使不再劍拔弩張,但專家認為,美國已經實施的貿易管制或削弱技術的行動,很難暫緩或停止。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就堅定挺烏,不過美媒引述美國官員、議員等說法指出,其實華府與基輔就戰爭目標、如何及何時結束戰爭等問題意見紛歧,尤其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烏軍死守巴赫姆特、基輔堅持拿回克里米亞等三大問題,都被視為美烏團結之間的裂痕,更有白宮官員私下透露,認為澤倫斯基不夠感激。
中共二十大落幕,滙豐銀行24日發表報告認為,二十大之後,大陸政府可能會尋求更多的具體措施,以幫助鞏固經濟復甦,並努力實現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近期需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預計將宣布主要經濟政策方向。
儘管各種跡象顯示中共不會在近期對台動武,但是美國軍事專家們指出,在中共20大之後的今後幾年,台海局勢將進入一個罕見的窗口期。在這期間,由於美軍正處於軍力轉型與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青黃不接時期,而中共正值軍力上升的高峰期,在這個台灣的脆弱窗口必須維持足夠強大的威懾力量,才足以維持台海和平。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將在美東時間14日下午2時(台北時間15日凌晨2時)審議「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簡稱TPA),被視為1979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以來,美國再次大幅改動對台政策的具體行動,許多條文都在幫助台灣增強防衛實力,以及提升台灣駐外機構的地位,這是美國政界迴避「一中政策」的前題所做的特殊做法,雖然符合台灣的期望,但是大陸也必然出現相應的反制行動。
俄羅斯總統普丁花了超過20年,精心營造國內的政治形象,儼然是個外交政策戰略強手,能智勝西方領導人,讓俄羅斯恢復昔日輝煌。
美中軍備競賽延燒到半導體、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美國除了對大陸晶片業設下出口限制外,更打算拉攏台日韓組成晶片聯盟,被認為是技巧性孤立大陸,然而有專家認為,全球化趨勢不可避免,互相依賴一定會發生,而且大陸晶片業的優勢在於擁有一致性的戰略,這讓其他競爭者面臨很大的挑戰。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2日訪台,造成兩岸關係進入高度緊張,大陸自8月3日宣布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行動演訓,並實彈射擊,這行動已超過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台灣九大工商團體於3日傍晚發表「產業界對兩岸關係的呼籲」聲明,籲請兩岸當局以民生為重,避免衝突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今年2月俄羅斯出兵烏克蘭,造成全球經濟受害,日經新聞分析,若台海發生戰爭,大陸可能像出兵烏克蘭的俄國一樣遭受制裁,全球經濟產值估計將損失2.61兆美元(約占全球GDP的3%),大陸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大部分雙向投資也將停止,必然重創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
近日中國大陸軍演,讓台海局勢升溫,許多美國的外交學者又開始猜測中國大陸何時可能對台動武,根據港媒報導,美國專家相信中國大陸對台灣仍有戰略耐心,多數人不認為會很快武統。對此,CSIS中國實力項目主任林碧瑩認為,其實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如何看待美台跨越紅線,她提及「在許多中國戰略家看來,2049年是一個與幾個事件相關聯的時間點」,主要看中國大陸如何評估美台是否跨越紅線、如何回應。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旋風訪台19小時,中國大陸隨即在4日開始舉行軍事演習,引起外界擔憂兩岸局勢。對此,美國就有專家爆出了驚人的預測,認為「解放軍在台海軍事行動將形成『新常態』,台海形勢進入新時代,中美關係將進入高危期」,引發討論。
對於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Thomas Esper)建議,台灣男女都要服兵役,並延長到1年或以上;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直言,他任內通過的軍售,一項一項被拜登取消,他都沒意見?來這裡講些五四三的、男女都要當兵,「是在幹嗎?」「我是很不以為然!」
蔡英文總統今(19)日上午接見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訪問團表示,上個月底,臺灣和美國已經舉辦「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首場會談。期待臺美持續透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以及「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等管道,一起深化經貿夥伴關係。
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昨天率「大西洋理事會」訪團來台訪問3天,今天上午將拜會蔡英文總統,並與國安高層就印太地區安全經貿情勢,以及台美歐關係等交換意見。總統府表示,期盼透過交流,深化美國和歐洲對台灣的支持,加強與國際民主夥伴的合作。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訪問團由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率團,與義大利前總統外交顧問史德方尼尼及大西洋理事會資深副會長博貝利等3人,7月18日至21日訪問台灣,外交部表示,此行將就印太地區安全經貿情勢及台美歐關係等廣泛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