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豆貿易的搜尋結果,共398筆
由於日本高度依賴糧食進口,為因應烏俄戰爭和潛在的台海危機,以及氣候變遷影響,導致日本食物短缺的風險,因此日本政府考慮提出立法,改採全國性的應變糧食緊急情況的措施,其中包含強制命令變更農民的耕作物,以及食品價格控管。
中國正逐步擴大資源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比重,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目前中國在大豆、石油、液化天然氣(LNG)等資源的交易,已開始嘗試直接用人民幣結算。除了動搖美元在貿易市場的主導權,也能規避美元波動風險。
受到加工利潤低的影響,大陸10月份的大豆到貨量估計約500萬噸或以下,這將是兩年半以來的最低水準。這種情況將加劇關鍵動物飼料原料豆粕的供應緊張,進而推升大陸豬肉價格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進入2022年以來,中美貿易爭端未解,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指出,中美雙邊若維持緊張關係,中國或將繼續限制購買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並轉向尋求拓寬農產品進口通路,因而使巴西受惠。
糧食安全對大陸這般的人口大國關係重大,雖然去年大陸糧食產量取得「十八連豐」,但進口量也創下新高。大陸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年增18.1%。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杜鷹團隊,用各種方法計算大陸食物自給率的變化後,大多一致發現20年間的大陸食物自給率,已從約100%下降至目前的76%左右,年均下降1個多百分點。
繼中共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到要擴產大豆後,大陸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再度強調要擴種大豆油料,並列為明年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可見在國際情勢變化下,大陸力圖提升糧食自主的決心。
由於航運延誤、中國需求減弱等,中國2021/22年度從美國進口的大豆預計大幅下降。據路透報導,分析師和大型進口商稱,在9月開始的銷售年度,中國自美國的大豆總進口量可能不到3000萬噸,至少下降20%。
外媒引述分析師和一家出口貿易商表示,中國進口商於美國時間1日購買少量散裝大豆船貨,將於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分別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與巴西港口裝運。
貿易跨境人民幣收付是大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一項重要策略,交易額龐大的大宗商品更成其中的重點。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報告指出,2020年大宗商品貿易領域人民幣跨境收付較快增長,全年原油、鐵礦砂、銅、大豆等大宗商品貿易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為人民幣(下同)2,525.66億元,年增16.4%。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21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2020年,大宗商品貿易領域人民幣跨境收付較快增長。全年原油、鐵礦石、銅、大豆等大宗商品貿易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為2525.66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為16.4%。
美國農業部周三宣布大豆出口訂單被取消,其中一筆13.2萬噸的訂單來自大陸,據2名熟知交易情況的貿易商表示,大陸進口商本周稍早購買4至6艘,將於10月、11月發貨的巴西大豆貨船,有大豆出口業者坦言,可能是擔憂美國墨西哥灣受天災影響,港口運力受影響,才另有採購行動。
周一芝加哥穀物期貨多收揚,其中大豆期貨走強,從上周的兩個月低點回升,因原油市場反彈並提振豆油價格超過 3%,提振了大豆市場人氣,另外,隨著美元走軟以及周出口檢查超過貿易預期,小麥也上漲,玉米價格走弱,受美國大收成預測和對生物燃料生產商需求的擔憂。
大陸為達成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今年上半年採購美國農產品1360.1億元人民幣,年成長120.8%。而日媒也報導,大陸因爆買美國玉米,帶動運輸需求旺盛,推升散裝船日租金3個月來暴漲逾1倍,創11年來新高。
大陸什麼都能炒,如今炒房已不稀奇,連「玉米」也成大媽炒作標的。這段時間玉米價格波動較大。據大陸《瞭望》周刊引述糧食經紀人透露,糧價波動除供需關係外,投機資本的介入更起到推波助瀾作用。透過調查發現一些投機資本乘波動囤積、炒作糧價牟取暴利,甚至有炒房資金進入糧食市場。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屆滿周年,針對中國大陸承諾於2020年底前向美國增購1,590億美元商品,並未達標,且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不減反增。面對協議承諾跳票,即將接任美國總統的拜登(Joe Biden)後續如何處理美中貿易問題,令各界高度關注。
美國財政部再次將台灣列入涉嫌匯率操縱的「觀察名單」內,一時間台、美友好的想像,似乎在瞬間就被凍結。台海風雲本已詭譎多變,兩岸經貿關係也難脫地緣政治的管控盤算。尤其面對川普總統與總統當選人拜登,兩黨持續的權力拉扯;川普策士圈在選票有爭議的州,像擁有20張選舉人票的賓州來發動司法訴訟,甚至不惜主張戒嚴和要求要重新投票!
在北京連續祭出禁止進口、加徵關稅重手後,西澳洲長麥高文(Mark Gowan)已改變溫和委婉立場,直接呼籲聯邦全力修復中澳關係,避免更大貿易損失。有分析指出,儘管澳洲原本以為在中澳貿易爭議中能得到「民主夥伴」國家的支持,但現實卻是,它只能靠自己,「在國際商業領域,民主和戰略上的朋友往往是最激烈的競爭對手。」
近日大陸大豆價格走出歷史級別行情。11月9日代表大陸國產大豆行情的豆一期貨價格最高觸及每噸5299元(人民幣,下同),創該品種2002年上市以來新高。而10日豆一期貨主力合約繼續上漲0.96%。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8日報導,近日大陸對美國大豆採購量大幅增長;在多個以農業為主的關鍵州,北京此舉可能有助現任總統川普在大選中「逆轉勝」,取得領先優勢。
上周五芝加哥穀物期價多收黑,其中小麥期貨價格飆升至近六年來的最高價,因全球乾旱天氣加劇了供應擔憂;玉米期貨收低,盤中觸及14個月高價,大豆也下跌,但由於乾旱威脅,貿易商密切關注全球最大大豆出口國麥田生長狀況。交易商表示,雖然大豆出口需求強勁,但受到多頭平倉打壓上周五振盪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