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健康產業的搜尋結果,共385筆
恒指公司12日公布季檢結果,將京東健康、攜程、紫金礦業和華潤電力納入恒生指數;將碧桂園從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中剔除,納入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沒有變動,成份股數目維持30檔。
「CHINAPLAS 2023國際橡塑展」17日起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登場,看好中國大陸正全力發展新基建、5G、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無人化、大健康等新興科技產業,及落實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等議題,台灣塑橡膠機械業界在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領軍帶領下,組成龐大參展團在第7館展出最新研發的各型智慧自動化射出成型系統、全電機、多射機與伺服節能機種,精銳盡出,全力搶攻上千億元人民幣的巨大商機。
財政部昨日公布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3月出口額為352億美元,年減19.1%,連續7個月負成長;累計第1季出口額977.5億美元,年減幅度19.2%,是8季以來首次跌破千億大關,也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整體外貿情勢還在隧道裡,恐要第4季才能見到光。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記者會,針對去年底大陸央行、銀保監會發布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落實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指出,大陸房地產行業快速擴張、價格過快上漲、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美國聯手荷蘭、日本對大陸先進晶片設下嚴格出口管制,此舉將徹底摧毀大陸提升晶片實力的機會,更進一步限制其軍事、人工智慧等關鍵產業的發展。大陸半導體產業協會(CSIA)出面喊話,警告此事將對大陸及全球帶來嚴重的經濟傷害,長期下來將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並抗議美日荷有意將大陸排除在外。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1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大陸方面一直高度重視台灣農漁民的利益福祉。多年來,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採取措施緩解台灣農漁產品豐產滯銷困難、協助拓展大陸市場,台灣基層民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繼中國大陸螺螄粉、黃飛紅花生遭申明為不准進口食品後,即日起陸製鼻胃管輸入也被喊卡。經濟部強調,因台灣醫材公會陳情,大陸製矽質鼻胃管影響我業者生存,經清查後確認其價格僅台製品一半,為保護中小企廠商生存空間,維護國內重要醫材「供應鏈韌性」,故決定禁止進口。
健保署前主祕涉及竊取盜賣民眾健保個資,傳出府院高層跟情治人員個資都流出,資安失控是否已造成國安的漏洞,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確實該檢討相關制衡機制。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當地時間17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有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自從大解封之後,中國大陸時不時就傳出一波波疫情,但不少大城市像是北京、上海以及武漢等,有許多民眾已不擔心被染疫,生活模式也重新恢復至疫前一樣。專家學者認為,愈早回歸正常就愈有助經濟成長復甦。
中國大陸何時可結束抗疫恢復正常生活?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18日表示,中國有非常好的公共衛生體系,最終有能力馴服新冠病毒。而近日新冠疫情在部分省市呈死灰復燃之勢,18日本土個案繼續破2萬,6省市破千例。為配合優化防控措施,大陸文化旅遊部宣布,低風險區可舉辦演唱會。
美國持續擴大對大陸貿易與科技制裁,高度依賴三角貿易的台商,將承受重大衝擊。最新一輪出口管制措施,規定若未取得美商務部許可,不得將擁有美國技術含量的半導體產品與相關生產設備出口至大陸,同時禁止美國公民與永久居民為大陸晶片製造商提供技術支援。固然美國相關企業將受影響,但台灣半導體廠商才是最大受害者。過去辛苦建立的兩岸供應鏈紅利將完全消失,在沒有其他選擇情況下,等同逼迫台商從大陸出走。
美國持續擴大對大陸貿易與科技制裁,高度依賴三角貿易的台商,將承受重大衝擊。最新一輪出口管制措施,規定若未取得美商務部許可,不得將擁有美國技術含量的半導體產品與相關生產設備出口至大陸,同時禁止美國公民與永久居民為大陸晶片製造商提供技術支援。固然美國相關企業將受影響,但台灣半導體廠商才是最大受害者。過去辛苦建立的兩岸供應鏈紅利將完全消失,在沒有其他選擇情況下,等同逼迫台商從大陸出走。
台積電高雄廠預計8月動工,用鋼需求較多的鋼構業、鋼筋業上緊發條,積極備料,可望為低迷的鋼市打一劑強心針。對此,中鋼董事長,也是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翁朝棟表示,台積電高雄晶圓廠建廠,將形成產業聚落效應,可望帶動本地用鋼需求成長。
恒生綜合指數與恒生中國企業指數11日迎來重大調整。根據香港恒生指數有限公司6月30日的最新指數調整公告,從11日起剔除9家公司,包括世茂集團、佳兆業集團、彩生活、融創中國、火岩控股、中國恒大、中國奧園、奧園健康和恒大物業。除了火岩控股外,其他8家均為大陸地產物業類成份股。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辦理的「2022年台灣健康產業中國大陸線上商機交流團」,於今(111)年6月23至24日安排台灣健康產業業者與中國大陸62位買主完成95場次線上洽談,預估後續合作商機約500萬美元。
端午節後首日,大陸強力救市下,陸股在6日全面大漲,新科技板塊躍升強勢領頭羊,今早上證指數區間震盪,恆生指數則下跌逾百點。今早2檔台股掛牌的陸股槓桿型ETF一度上揚逾2個百分點,分別為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及中信中國50正2(00753L)。
受到疫情衝擊,近期因全球晶片短缺導致人力需求龐大,根據陸媒報導,大陸正掀起一陣晶片行業的漲薪潮,一名資深獵頭公司員工透露,他們經手的很多晶片設計工程師和驗證工程師,年薪高達人民幣60萬至120萬元(折合約新台幣266萬至533萬元),業內跳槽人才平均調薪50%。
疫情之下人人居家,近期台灣藝人劉畊宏與與妻子在網上直播自創的燃脂健身操「毽子操」,意外地翹動大陸健身市場這塊新藍海。
截至4月20日為止,滬深300指數今年來下跌逾17%,而上證綜合指數今年來跌13%,是亞股中跌幅最深的股市,對於陸股前景,法人看法很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