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大陸國防的搜尋結果,共178

  • 雲南采風2》蒼松翠柏遍布 騰衝國殤墓園幽靜肅穆

    雲南采風2》蒼松翠柏遍布 騰衝國殤墓園幽靜肅穆

    抗日戰爭騰衝光復後,為了紀念陣亡將士及死難民眾,時任國民政府委員兼雲貴監察使的李根源先生提出「理應豐碑偉塚,以祭英靈,狀形繪聲,傳之史志」,倡議興建陵園。工程於1944年冬動工,1945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8週年)落成。

  • 美報告指陸核武快速發展 北京:維持國安需要最低水準

    美報告指陸核武快速發展 北京:維持國安需要最低水準

    美國防部日前發布2023年《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指,中國大陸正在以比美國先前估計更快的速度發展其核武庫。對此,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今日表示,中國大陸始終將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準,並敦促美方停止藉任何名義、以任何方式加強美台軍事聯繫和非法武裝台灣。

  • 為拜習會鋪路 傳王毅本周將訪美

    為拜習會鋪路 傳王毅本周將訪美

     美中元首拜習會能否於11月在美國上演,全球矚目,《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長王毅將於本周前往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面,討論美中元首峰會的籌備會議。

  • 網傳北大清華跌落神壇 狀元青睞國防科大

    網傳北大清華跌落神壇 狀元青睞國防科大

     大陸高考成績陸續放榜,考生也開始面臨選填志願的抉擇。大陸網路上近期傳出「北大清華跌落神壇?」、「國防科技大學的呼聲更高!」等討論,不報北大、北京清華而報大陸國防科大成為「潮流」一事受到熱議。

  • 中外學者:大陸做好準備 應對潛在挑戰

    中外學者:大陸做好準備 應對潛在挑戰

     大陸財政部5日公布2023年政府預算草案報告,國防預算較去年增長7.2%。大陸學者指出,大陸面臨的安全環境更加複雜多變,隨時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因此對國防費用提出相應的實際要求。外國學者則認為,大陸顯然正致力於做好軍事準備,以應對所有潛在的安全挑戰,「包括意外情況」。

  • 大陸國防預算高達1.55兆人民幣

    大陸國防預算高達1.55兆人民幣

     大陸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5日在北京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今年軍事戰略方針強調,要「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根據大陸預算草案報告,今年國防支出約1兆5537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6.86兆),較去年成長7.2%,增幅創近5年次高。

  • 國防經費成吞金怪獸

    國防經費成吞金怪獸

     拜登政府9月2日宣布軍售台灣「AIM-9X、AGM-84L 」等2型飛彈及「偵蒐雷達後續維持」,總額11億600萬美元,這是美國拜登政府上任後第6度,也是今年第5度,更是蔡英文上任後美國第17批次對台軍售。台灣軍購經費三級跳,真吃得消嗎?

  • 時論廣場》國防經費成吞金怪獸(譚傳毅)

    時論廣場》國防經費成吞金怪獸(譚傳毅)

    美國拜登政府9月2日宣布軍售台灣「AIM-9X、AGM-84L 」等2型飛彈及「偵蒐雷達後續維持」,總額11億600萬美元,這是美國拜登政府上任後第6度,也是今年第5度,更是蔡英文上任後美國第17批次對台軍售。台灣軍購經費三級跳,真吃得消嗎?

  • 共軍軍演台人超淡定!大陸軍事專家揭原因「冤有頭債有主」

    共軍軍演台人超淡定!大陸軍事專家揭原因「冤有頭債有主」

    大陸觀察者網10日報導,共軍自2日開始在台灣周邊開展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並於4日12時起在畫定的海空域進行軍事演訓行動。大陸國防大學教授孟祥青說,這次可說是歷次台海危機中演習力度最大、強度最高、最具有威懾力的一次。面對軍演,不同於1996年台海危機,台灣民眾非常淡定,甚至搶租海釣船出海看共軍軍艦。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認為,這是台灣民眾對共軍有充分信心,很清楚冤有頭,債有主,知道大陸一直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主要是要震懾台獨、域外勢力。

  • 陸少將: 軍演三特點 圍島兼測試拒止外部勢力

    陸少將: 軍演三特點 圍島兼測試拒止外部勢力

     共軍公告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大陸軍事專家解讀,此次實戰演訓選擇環島6大區域,範圍廣、靠島近、力度大、要素全。聯合軍演圍島兼測試「反介入/區域拒止」實戰能力,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同時拒止外國勢力干涉,取得重大突破。

  • 習簽署國防採購新規 拚軍事現代化

    習簽署國防採購新規 拚軍事現代化

     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發布《軍隊裝備採購合同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下稱《規定》),自3月20日開始實施,《規定》提高裝備採購合同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確保將合格裝備交付部隊。由於今年大陸在全國兩會上才敲定軍費增長7.1%,並提到要「構建武器裝備現代化管理體系」,分析認為,發布此《規定》是解放軍推進軍事現代化的重要一步。

  • 陸媒:美西方媒體對待中國國防費再次雙標 居心何在?

    陸媒:美西方媒體對待中國國防費再次雙標 居心何在?

    中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平台之一「 鈞正平工作室」微信公眾號10日發布〈美西方媒體對待中國國防費再次雙標,居心何在?〉文章指出,每年兩會期間披露的大陸國防經費預算,向來備受外界關注。部分境外媒體慣於炒冷飯,將此作為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利器,總結不外乎幾個套路:在中國國防費預算增長幅度大做文章,鼓噪「中國國防費膨脹」;汙蔑中國搞軍備競賽,對世界的和平穩定造成威脅;抹黑中國國防費開支不公開不透明,存在隱性專案。面對擺在檯面上的事實,這些外媒持續「雙標」行徑,再三炒作中國國防經費不透明問題,若不是理解力差,就是別有用心,搬弄是非。

  • 陸國防部發言人:對台獨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絕不姑息、露頭就打

    陸國防部發言人:對台獨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絕不姑息、露頭就打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9日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談到台灣問題時,吳謙強硬表示,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絕不姑息、露頭就打;此外,他說,中國國防軍費保持合理穩定增長,是應對安全挑戰履行大國責任的需要。

  • 陸涉台學者解讀「兩會中的統一大勢」:開展軍事鬥爭 捍衛民族尊嚴

    陸涉台學者解讀「兩會中的統一大勢」:開展軍事鬥爭 捍衛民族尊嚴

    大陸國防和軍隊建設及台灣問題,歷來是大陸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焦點之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鄭劍在《中國台灣網》撰文稱,目前,俄烏衝突正熾,民進黨和蔡英文當局挾洋謀「獨」護「獨」,國際社會對台海安全局勢高度關注,「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成為熱議話題,他讀完報告後的心得是:「開展軍事鬥爭,捍衛民族尊嚴」。

  • 頭條揭密》準備打核戰爭 陸曾動員6萬人建全球最大地下核武工廠

    頭條揭密》準備打核戰爭 陸曾動員6萬人建全球最大地下核武工廠

    近幾 年美中緊張關係持續升高,國防軍事界對於雙方爆發軍事衝突可能性的擔憂有增無減,甚至已開始討論如何避免軍事衝突惡化為全面性核子戰爭。如同當年美國為防範與蘇聯爆發核戰所做的準備一樣,中國在近半世紀前亦曾經為可能爆發的核戰做了積極的準備,在數項秘密進行的大規模軍事工程中,以「816工程」規模最大,而且是唯一以與美蘇打核戰為目的的軍事工程。

  • 紫光重整資金傳明年3月到位

     深陷債務風暴的紫光集團重整方案傳出新進展,陸媒29日報導,紫光集團人民幣(下同)600億元的重整方案戰略投資金,有望在2022年3月31日前到位。

  • 吳釗燮:要為兩岸發生軍事衝突作準備

    吳釗燮:要為兩岸發生軍事衝突作準備

     外交部長吳釗燮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指出,大陸對台灣軍事恐嚇正不斷升級,台灣要為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做好準備,以便讓中國理解,若想對台發動戰爭,就必須付出一定代價。但吳釗燮同時也不忘向大陸喊話,兩岸和平是兩岸共同責任,台灣民眾與政府亦都希望與大陸對話。

  • 疫情衝擊GDP 大陸軍費增幅放緩

    疫情衝擊GDP 大陸軍費增幅放緩

     大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分別於3月4日跟5日在北京召開。時值美國政府換屆及台海局勢緊張,2021年大陸國防預算費用仍是兩會焦點。大陸軍事專家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陸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相較2019年僅增幅2.3%,也將連帶放緩2021年大陸國防預算的增幅,但軍費增幅仍將呈現正增長態勢。

  • 陸美兩軍開展災難管理年度交流

    陸美兩軍開展災難管理年度交流

    根據美國陸軍網站消息,美國太平洋陸軍和大陸解放軍隊開展了災難管理年度交流活動。

  • 陸擬修國防法 「發展利益」遭威脅即可開戰

    陸擬修國防法 「發展利益」遭威脅即可開戰

    中國大陸擬修改「國防法」,中共中央21日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修訂草案)》,增列「發展利益遭受威脅」為動員開戰條件。當大陸發展利益遭受威脅時,即可發動全面動員或局部動員戰爭。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