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棚的搜尋結果,共126筆
21日,中國東方航空一架737-800型號客機,不幸傳出墜機意外。波音現在要擔心的,是該如何能挽回這個全球民航機最大市場的信心。因為,波音先前所生產的另個737 MAX機型,也造成過兩起空難,故在中國大陸還是停飛狀態。外界推估,波音想讓已下單至少140架737 MAX的中國大陸,重新放飛737 MAX可能性,目前看起來是微乎其微。
中國大陸新版《海上交通安全法》近日宣布,自9月起所有進入中國領海的外國船隻都必須向中國通報。必須通報的船隻包括第54條規定的潛水器、核動力船舶、載運放射性物質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船舶、可能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的其他船舶。
儘管中美2020年於南海角力頻繁,但大陸已在南海完成8大人工軍事島嶼基地及堡壘,其中一個位於西沙群島、7個位於南沙群島,並將台灣掌控的南沙太平島層層包圍。大陸目前在南海已有4個高度軍事化基地,都擁有3000公尺跑道及大型港口,可供戰機、轟炸機起降和大型軍艦靠泊,已名副其實成為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司令哈里斯所言的:「沙長城(Great wall of sand)」。
又是一年菊花開。被譽為「菊花小鎮」的北京平谷區大興莊鎮,300畝「溫室菊花」眼下正次第綻放。平谷菊花美食文化季日前開幕,品菊宴、看畫展、住民宿、逛市集等活動豐富多彩。
在大陸外交部說,兩岸之間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後,國防部昨表示,除1架美軍特戰運輸機昨沿著海峽中線,由北向南飛行外,1架共軍運8反潛機再度闖入我西南防空識別區遭驅離。對此,資深媒體人李正皓觀察到,這次美軍不僅畫出海峽中線,還拐下去把西南海域清楚標示出來,這代表西南海域現已成中美必爭的地。
繼美國日前正式表明反對北京對南海的主權主張之後,澳洲政府24日向聯合國提交一項聲明,首次拒絕北京對南海的主權聲索,指其主張違反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澳洲國防部長雷諾茲當天也宣布,一支空軍部隊已派往關島,與正在該區部署的海軍艦隊及美軍展開聯合演習。陸美關係惡化之際,澳洲與川普政府聯手強硬表態。
沖之鳥礁成為釣魚台之外另一個衝突點!日本海上保安廳方面指出,大陸海洋調查船「大洋號」連續10天續航,向海裡投入類似於觀察儀器的物體,日本政府以違反「國際海洋法公約」對此提出強烈抗議。
陸媒《環球時報》16日刊出大陸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專訪指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就南海問題強硬措辭對大陸指手畫腳,但諷刺的是,美方聲明宣稱大陸在南海的許多主張「非法」,而美國卻連《國際海洋法公約》簽署國都不是;聲明稱不允許大陸在南海建「海洋帝國」,但時不時派軍艦跋涉萬里到南海炫耀武力的,卻是美國自己。
美國國防部正準備將大筆資金挹注到無人潛艦發展,以進行更多複雜的任務,未來成軍的潛艦有機會運用在台海。原因在於這些發展中的無人潛艦排水量,約在6000噸左右甚至更小,非常適合在台灣海峽周邊,平均水深200公尺左右中活動。
日本2020年版《外交藍皮書》中明確記載,日本保持一貫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的立場。對大陸國防費持續增加、急速強化缺乏透明度的軍事力、軍事力近代化等表示憂心。也提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因疫情關係延期訪日,雙方將協調安排適當的訪日時期。
大陸勘探船7月初進入南沙群島萬安灘探勘石油,遭越南派船阻擋,中越船艦在海上對峙長達一個月後,追蹤船隻數據的分析報告顯示,一艘大陸調查船隻再度進入有爭議的南海水域。
長期以來,大陸無論是核潛艇還是傳統潛艇,都有著濃濃的俄式風格,在艇體結構上一直採用傳統的雙殼體設計。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80年代開始,已經轉向發展單殼體潛艇。導致單/雙殼體設計,成為東西方潛艇的主要差別。
重量級歷史學者許倬雲跨海「聲」援歷史教育界帶來「新三自運動」,反對高中歷史新課綱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丟掉中國而強調東亞是捨本逐末。」
選在台灣光復節這一天,歷史教育界帶來「新三自運動」,重量級歷史學者許倬雲也跨海「聲」援,反對高中歷史新課綱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丟掉中國而強調東亞是捨本逐末。」
前國防大學陸軍學院副院長、備役少將李玉文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蔡政府啟動的「潛艦國造」是錯誤的建軍方向,等於是花大錢拿台灣前途打水漂。
大陸科學家今年在南海海域首次發現到裸露於海底的可燃冰,大陸國土資源部今天(16日)正式宣布將其列為新礦種,成為大陸的第173種礦。
油價、成本支撐,遠東區五大泛用樹脂現貨行情跌勢趨緩回穩,PVC、LDPE及ABS、PS悉數止跌持平,僅HDPE、PP、LLDPE小跌5~10美元。市場預期,十九大後環保檢查力度會趨弱,需求端存在一定旺季預期,台塑(1301)、華夏(1305)、台化(1326)、國喬(1312)、台苯(1310)業績或增支撐。
適逢周末賣壓出籠影響,加上蘋果發表的智慧型手錶,在上市前夕傳出網路連線出問題等消息,在市場擔憂買氣受影響,蘋果(APPLE)周四股價仍持續下挫,恐進一步牽動蘋概股走勢。
塑化行情加溫發酵,亞聚(1308)受惠價量齊揚動能烘托,8月營收6.41億元,月增32.46%,年成長30.38%;前8月營收42.21億元,年增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