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大陸減稅的搜尋結果,共315

  • RCEP、ECFA 共伴效應 衝擊台灣GDP逾4%

    RCEP、ECFA 共伴效應 衝擊台灣GDP逾4%

     大陸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預計12日到期,最遲可能延長到明年的1月12日,學者多認為,大陸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成立的可能性很大,擔心現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減稅效應逐漸顯現,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又面臨喊卡窘境,傳統產業恐掀出走潮,對國內經濟成長率(GDP)衝擊將超過0.4個百分點。

  • 瑞銀:中國經濟續復甦 預料沒大規模刺激政策

    瑞銀財富管理10日表示,中國經濟整體還是在繼續復甦的道路上,中國將繼續推出支持政策,但不會有大規模的刺激;中美地緣緊張會成為市場的新常態,而儘管投資者情緒低迷,中國股票的風險回報仍具吸引力。

  • 社評/大陸積極加入CPTPP 台灣呢?

    社評/大陸積極加入CPTPP 台灣呢?

     大陸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態度積極,已針對該協定2300多個條款進行深入研究評估,梳理所需推動的改革與修改的法規,並於日前提交加入書面信函。CPTPP已有日本、澳大利亞等11國加入,兩岸均提交加入申請,雖都困難重重,但大陸獲得紐西蘭支持,台灣則無具體進展。

  • 旺報社評》大陸積極加入CPTPP 台灣呢?

    旺報社評》大陸積極加入CPTPP 台灣呢?

    大陸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態度積極,已針對該協定2300多個條款進行深入研究評估,梳理所需推動的改革與修改的法規,並於日前提交加入書面信函。CPTPP已有日本、澳大利亞等11國加入,兩岸均提交加入申請,雖都困難重重,但大陸獲得紐西蘭支持,台灣則無具體進展。

  • 去年赤字逾11兆 大陸舉債救經濟埋隱憂

    去年赤字逾11兆 大陸舉債救經濟埋隱憂

     大陸審計署26日公布2022年中央財政赤字2兆6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台幣11.6兆)與預算持平,雖然赤字規模較前兩年微幅下降,但光透過政府掏錢、減稅替企業降成本也非長久之道,一方面因減稅等經濟復甦政策下的財政資金已現緊迫感,同時今年只透過中央舉債,也反面凸顯已到風險邊緣的大陸地方債。

  • 降企業成本 跨部會推稅費優惠

     大陸發改委推出稅費優惠等降成本政策,以緩解企業壓力。大陸發改委和財政部等多部門13日聯合發文指出,稅費優惠政策將更具精準性、針對性,宣布自2023年年底前,對月銷售額人民幣(下同)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

  • 防疫支出沉重 廣東年耗711億人民幣

     2022年大陸高強度的「動態清零」措施成本高昂,核酸費用、「大白」工資、方艙建設等都由地方財政買單,負擔相當沉重。近日大陸多省公布2022年財政支出情況,其中,廣東防疫花費最高,達逾人民幣(下同)700億元,占總支出約3.8%。

  • 《大陸社會》1甲子來首見 2022大陸人口減85萬

    根據中國大陸官方17日資料,截至去年底當地人口數為14.1175億,較前年14.126億少85萬。同時,2022年大陸人口數也是1961年以來第1次下滑,印度可能趁虛而入,在今年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 《鋼鐵股》盤價續揚 中鋼2月調漲500~1000元

    中鋼(2002)112年元月13日周五召開112年2月份月盤鋼品盤價會議,會中決議月盤盤價續揚,各項鋼品內銷盤價調整金額,熱軋鋼板(一般料)、電鍍鋅鋼捲 (抗指紋、建材)、熱浸鍍鋅鋼捲(家電、電腦、其他料)、電磁鋼捲(中低規、高規)均調漲500元;熱軋鋼捲(API)調漲800元;熱軋鋼捲(一般料、軋延料)、冷軋鋼捲(一般料)、熱浸鍍鋅鋼捲(建材、烤漆料)亦皆上漲1000元。

  • 大陸稅局:截至11月10日 新增減稅降費退稅逾3.7兆元人幣

    大陸稅局:截至11月10日 新增減稅降費退稅逾3.7兆元人幣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16日舉行的落實系列稅費支援政策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表示,截至11月10日,稅務系統合計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7兆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已退到納稅人帳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達2兆309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退稅規模的3.5倍;新增減稅降費7896億元;累計辦理緩稅緩費6797億元。

  • 徐旭東:打造大巨蛋 成東南亞最大賣場

    徐旭東:打造大巨蛋 成東南亞最大賣場

     遠東SOGO百貨周年慶10日登場,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4日率領誓師,更首度針對大巨蛋回應,表示SOGO立足忠孝東路35年,未來忠孝東路另一頭,還有大尺寸的大巨蛋將打造成為東南亞最大賣場。徐旭東透露,最近甫與來自歐洲三位世界級設計師洽談,要讓它更有趣精彩,在定位又是百貨、又是購物中心、又是遊玩場域前提下,「很有挑戰!」

  • 大陸政府預算赤字達32兆 外媒:歷史新高

    大陸政府預算赤字達32兆 外媒:歷史新高

    法新社引述外媒對大陸官方數據的分析,在房地產危機和提振經濟的財政措施推動下,今年前9個月大陸各級政府財政預算赤字達到7.16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32兆元)的歷史最高水準。

  • 陸新增減降退緩稅費逾3.4兆人幣

    大陸2022年內大幅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陸國家稅務總局表示,截至9月20日合計規模已逾人民幣(下同)3.4兆元。

  • 野村下調陸明年GDP成長

     大陸「清零政策」遲未見鬆綁訊號,各家機構對大陸經濟預測愈顯悲觀。野村控股23日公布最新報告顯示,將大陸2023年GDP增長的預測從5.1%降至4.3%。此外,預計大陸將延長清零防疫政策,待放寬防疫措施之時,也將因感染人數激增,面臨新一波挑戰。

  • 大陸8月稅收微增 單月增幅負轉正

    大陸8月稅收微增 單月增幅負轉正

     據央視報導,近日大陸財政部發布今年前8個月財政收支運行情況。在大陸財政收入結構中,稅收收入占比超過80%,尤其看到8月當月的全大陸稅收增幅年增率達到0.6%,實現了由負轉正。此外,統計前8個月全大陸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也保持增長態勢,凸顯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 車購稅減半 三個月減徵230億人民幣

     為促進汽車消費,大陸官方5月底公告,對購置日期在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內,且總價不超過人民幣(下同)30萬元乘用車(排氣量2.0升以下)購置稅減半。最新數據顯示,6月至8月,約355.3萬輛車受惠減徵政策,累計減徵購置稅230.4億元。

  • 抗中、保美、拉民調 新法案一石三鳥

     《通膨削減法案》要減少赤字、抗通膨,靠的是讓企業、富豪繳納最低稅率15%的稅款,重塑拜登重視民生形象,有利11月期中選舉。值得注意的是,法案規定,電動車的電池、關鍵材料若為中國大陸製造,則不適用減稅,以壓抑來自大陸的電動車勢力。對拜登來說,此項政策的通過可謂一石三鳥。

  • 出口大陸商品產地改「中國台灣」 中市議員籲政府溝通

    出口大陸商品產地改「中國台灣」 中市議員籲政府溝通

    繼大陸日前禁止部分台灣農特產進口後,傳出有台商生產的電子產品要出口到大陸,貨櫃已經裝好,卻突然接獲通知說製造地必須改成「中國台灣」,藍、綠多位議員今天對此情況表示關切,呼籲市府應提供協助。台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表示,將全力協助台商,也希望兩岸儘速恢復良性對話。

  • 外資連七買 陸股中長線樂觀

     隨著大陸疫情逐漸緩解、放鬆防疫封控後,搭配貨幣寬鬆以及減稅、促消費等財政政策下,且近期公布的多項消費及製造數據表現皆轉好之下,國際資金對陸股已連七買,法人表示,大陸企業獲利正改善中,大陸經濟有望持續此反彈趨勢,若疫情受控,陸股中長期展望樂觀。

  • 若疫情受控 陸股中長期展望樂觀

    隨著大陸疫情逐漸緩解、放鬆防疫封控後,搭配貨幣寬鬆以及減稅、促消費等財政政策,且在近期公布的多項消費及製造數據表現皆轉好下,富達國際表示,預期大陸下半年若疫情管控穩定,使企業獲利改善,大陸經濟有望持續此反彈趨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