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製造業pmi的搜尋結果,共318筆
大陸製造業景氣度有所改善,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0.7,為近三個月新高。大陸製造業供需雙雙擴張,價格水準穩定,物流速度加快,企業家預期從低位回升;不過,外需仍然低迷,就業依然不振,企業庫存管理仍偏謹慎
過去幾個星期,多個成熟市場央行都結束了議息會議。歐洲央行(ECB)在10月26日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主要再融資利率(MRO)維持在4.5%,先前歐洲央行已連續升息十次。目前歐元區的全年及核心通膨分別為2.9%及4.2%,物價壓力正逐漸緩和,但通膨仍在目標以上。
大陸9月30日公布最新官方製造業與非製造業PMI數據,皆優於8月與市場預期。9月份大陸製造業PMI報50.2,為連續四個月回升,更是4月以來首次升至50擴張區間。非製造業PMI則比8月上升0.7個百分點至51.7,一舉扭轉先前連續五個月的回落勢頭,顯示景氣擴張力度有所增強。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30日公布數據顯示,9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時隔5個月,中國9月製造業PMI指數重返擴張區間。 此外,9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擴張力度增強。9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表明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擴張加快。今年4月以來,大陸製造業PMI已連續4個月回升,9月升至50.2%,是首次升至擴張區間(超過50%)。
大陸30日上午公布最新官方製造業與非製造業PMI數據。在大陸政府先前利多政策迭出加持與年底市場旺季需求帶動下,9月份,大陸製造業PMI連續四個月回升,為4月份以來首次升至50擴張區間。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1個行業PMI位於臨界點以上,比7月增加2個,顯示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另一方面,9月份官方非製造業PMI升至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一舉扭轉了先前連續五個月的回落勢頭,顯示非製造業擴張力度有所增強。綜合陸媒報導,大陸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30日聯合公布的數據顯示,大陸9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0.2,預期為50.1,8月份為49.7。9月官方非製造業PMI為51.7,預期51.6,8月份為51.0。9月官方綜合PMI為52.0,8月份為51.3。9月份,大陸製造業PMI較8月上升0.5至50.2,為連續第四個月回升,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首次升至50擴張區間,顯示製造業景氣水準進一步改善;非製造業PMI較8月上升0.7至51.7,繼續高於50臨界點,非製造業擴張力度有所增強;綜合PMI為52.0,較8月上升0.7,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五大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50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低於50臨界點。其中,生產指數為52.7,比8月份上升0.8個百分點,表明大陸製造業生產擴張步伐有所加快。新訂單指數為50.5,比8月上升0.3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繼續改善。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5,比8月上升0.1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持續收窄。從業人員指數為48.1,比8月上升0.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略有回升。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8,比8月下降0.8個百分點,但仍高於50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持續加快。
新興市場股價相對低,國際資金買不停。據EPFR統計資料顯示,前八月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及新興亞股基金淨流入分別為943.74億美元、742.3億美元,顯示今年來新興股票及新興亞股基金明顯受國際資金青睞。
大陸製造業持續收縮,但收縮壓力略有減緩。大陸統計局31日公布最新數據,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49.7,雖較上月回升0.4且略優於預期,但仍連續五個月低於榮枯線以下,顯示景氣復甦動能尚屬微弱。
大陸統計局31日公布,2023年8月份,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49.7,比7月上升0.4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的49.2,但仍為連續五個月處於50以下收縮區。
歐、美、中主要經濟體前景不明,全球終端消費需求疲弱,抑制台灣出口表現;台經院昨公布5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續亮出第3顆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好消息是,AI晶片效應拉抬,台股價量齊揚,推升近日指數站穩萬七大關,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提升,5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0.05分,較上月增加0.7分。
大陸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2日在第十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暨2023「小企業 大夢想」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前低後高再穩」,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可以實現。但應當看到今年經濟運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還需要付出較大努力,尤其應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生產經營主體,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的重要作用。
大陸重啟經濟後,消費者情緒及收入預期有望繼續回升,國內及國際航空客運量強勁增長,某些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對企業正面影響可能在第二季財報中顯現,企業利潤率也有望受惠溫和通膨與投入成本下降。投信法人認為,上半年A股表現機會仍大於風險。
隨著此前積壓需求釋放殆盡,財新公布4月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時隔兩個月重現收縮趨勢,較上月下降0.5至49.5,反映大陸製造業復甦基礎仍不穩固。
財新4日公布,大陸製造業活動再陷收縮,4月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5,較3月下降0.5個百分點,為2月以來首次落至收縮區間。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消息,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2%,比上月下降2.7個百分點,低於榮枯線,製造業景氣水準下降。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比上月下降1.8個百分點,仍高於榮枯線。
大陸製造業修復趨勢放緩。財新3日公布3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由2月時八個月高點的51.6回落到50,遠遜預期的51.7。顯示需求短期釋放後,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仍需依賴提振內需、擴大民眾消費動能才能確保穩步復甦。
財新3日公布,3月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月的51.6下跌至50,遜於預期的51.4,2022年同期為48.1。在2月短暫擴張後,3月製造業景氣度回落至榮枯線上,顯示製造業狀況穩定,修復趨勢放緩。
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2月增至52.6,高於臨界點,顯示製造業景氣水準續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增至56.3,也相對呈現恢復態勢轉佳。投信法人強調,大陸經濟可望穩步走升,建議長線上維持積極正面態度。
台塑四寶2月營收全面彈升,合計2月營收1,307.12億元,月增7.8%。其中台塑化因油品、石化逐步回穩,營收呈現月年雙漲3.7%、20.7%;台塑因產品報價相對走堅,2月營收月增22.8%,台化、南亞也有9.5%、7.7%月增表現,但仍較去年同期減少2.4%~26%。
大陸冷氣團持續發威,連累台灣2月出口續凍。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7日指出,2月對大陸出口金額110.06億美元,較去年同月大減47.54億美元,對照2月整體出口年減64.1億美元,等於出口減少有75%是來自對大陸出口的衰退。
台塑四寶公布最新展望,第一季因為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台塑(1301)預計營收將與去年第四季持平,南亞(1303)則預估季對季會呈現衰退,台化(1326)也直言,第一季逐月恢復好轉的預期落空。油價部分,台塑化(6505)預估,隨著大陸經濟活動復甦,未來油價將緩慢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