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軍備的搜尋結果,共171筆
大陸財政部5日公布2023年政府預算草案報告,國防預算較去年增長7.2%。大陸學者指出,大陸面臨的安全環境更加複雜多變,隨時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因此對國防費用提出相應的實際要求。外國學者則認為,大陸顯然正致力於做好軍事準備,以應對所有潛在的安全挑戰,「包括意外情況」。
大陸今年國防費預算約為1兆55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增幅比去年上調0.1%,這是大陸國防預算連續8年保持個位數增長。軍事學者和專家接受陸媒採訪時表示,在各國普遍增加軍費的新形勢下,今年國防費用預算按照美元換算,實際上是低於去年的,稱隨著國防安全的需要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大陸國防費會保持適度增長,將保持定力走和平發展道路。
儘管賴清德以儲君之姿接任民進黨主席,陳建仁以前副總統清貴做派組閣,在野黨數大天王勤於走春,卻繞不過台灣選民的心頭焦慮:誰能在2024勝出,維持台海和平。
儘管賴清德以儲君之姿接任民進黨主席,陳建仁以前副總統清貴做派組閣,在野黨數大天王勤於走春,卻繞不過台灣選民的心頭焦慮:誰能在2024勝出,維持台海和平。
依「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從2024年1月1日起,2005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義務役役期由4個月恢復為1年。這是兩岸中斷官方交流以來,政府所採行最積極備戰的動作,欲以延長徵兵役期快速擴充兵力,甚至不排除女性也須服義務兵役,來符合美國武裝台灣成為豪豬的期待。
依「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從2024年1月1日起,2005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義務役役期由4個月恢復為1年。這是兩岸中斷官方交流以來,政府所採行最積極備戰的動作,欲以延長徵兵役期快速擴充兵力,甚至不排除女性也須服義務兵役,來符合美國武裝台灣成為豪豬的期待。
隔了745天,蔡英文終於再次召開記者會,這次主要是宣布,把義務兵役延長為一年。台灣軍隊將全面以美軍方式訓練,薪資提高2倍以上,義務役二兵,薪資從6510台幣,漲為2萬6307台幣。
大陸本月起連續多日在台灣周遭進行實彈軍演,引起國際關注。就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1日也稱,台海局勢急遽升溫,籲新加坡人民做好心理準備。政大美歐研究所前所長、現任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表示,軍隊現在缺人缺很大,民進黨人應比照美國傳統先投入軍隊自願服役,他們要身先士卒,否則很難說服年輕人從軍。
美國一名五角大廈次長14日表示,中國大陸應吸取俄烏戰爭中的4大教訓,包括西方情報準確性帶來的影響、民主世界資訊作戰能力可匹敵大陸、並非只要花大錢投資軍備就能確實轉化為實際戰力,以及全球可能發動的制裁規模等,希望這能讓北京政府在台灣問題上謹慎行動。
外媒報導,俄羅斯已經要求北京提供包括地對空飛彈等軍事支援,協助在烏克蘭的戰爭,不過專家指出,比起戰機及戰車,北京比較有可能提供子彈及軍糧。
中國大陸的軍備武器現代化相當快速,使得美國對於大陸的防備心愈來愈強,美國軍事網站「我們很強」(We are the mighty),列出了7種必須特別小心的武器。
民國111年1月11日,從早到晚先後傳來兩則噩耗。曾經與我同在「愛盟」奮鬥,稱我「老師」的龐建國教授,天還未亮便留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的遺言,然後獨自爬上住家頂樓,就這樣一躍而下,墜樓輕生。到了下午,又傳出空軍飛行員陳奕駕駛F-16V演訓失事,至今僅尋獲部分身體殘骸,但恐怕已凶多吉少。
美中全面對抗的世界局勢,民進黨政府又與中共交惡,早已不相往來,認為有美國做為依託,高喊「抗中保台」可以攫取最大政治利益,並不斷向國人灌輸,有美國老大哥罩著,可以無所畏懼。但是,真有那麼穩當嗎?
共機頻頻侵擾我方西南空域,台海局勢引發國際關注,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昨(8)日在立法院答詢強調,面對大陸軍備擴張,台灣要備戰,但絕不會主動引戰,他更稱蔡政府執政6年來,從不挑釁過對岸。當前大陸面臨內外政經濟情況挑戰,邱太三研判,北京將持續採取「複合式」對台施壓策略,政府將持續關注中共動向與區域情勢。
國民黨立委魯明哲8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上指出,兩岸關係近年趨於極端,也就是呈現「政冷經熱」的狀況,未來該如何應對?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回應,我們至少要備戰,基本的前提就是未來兩岸在基本談判及互動中,我方不要處於不利的情勢,但絕不會主動引戰,更稱政府執政6年來,從不挑釁過對岸。
美國日前發布軍力報告,分析直指大陸可能在2027年逼迫台灣上談判桌,對此今有媒體詢問行政院長蘇貞昌,大陸是否可能在2027年攻台?蘇回應,台灣在第一線,在最前線,固然遭受最大的壓力,但也得到國際的注意和支持,他並喊話大陸,希望北京政府要照顧人民和民生,而不是擴張軍備,這只會適得其反、自得其害。
陸解放軍10月以來派出軍機侵擾我防空識別區(ADIZ)已超過150架次,比起之前大幅增加,引發美國、澳洲和英國等民主國家關切,也使國人備感憂心。據入口網站《Yahoo奇摩》近日所做最新民調顯示,有接近5成4的民眾,對共機頻頻擾台下的兩岸關係感到擔心。
美中領導人拜登與習近平第二次電話溝通,試圖重新設定雙邊關係,在美方的「護欄」及中方的「三條底線」、「兩份清單」設定下,雙方對管控風險、務實處理雙邊關係逐漸形成共識,但等同軍事協定的「美英澳同盟」(AUKUS),卻如同對印太地區投下震撼彈。美中關係撲朔迷離,台灣位居美中對抗核心,安全係數正快速流失,對外關係需要新思維。
據《路透社》19日報導,隨著塔利班在阿富汗勢如破竹,短短數週內占領該國大部分區域,並繳獲阿富汗安全部隊留下的大量武器與裝備,其中不少更是來自美國的寶貝。然而,華府憂心這些武器或是被拿來屠殺平民,或是為恐怖分子用來攻擊美國在區域的利益,甚至流入大陸與俄國之手,該如何是好讓拜登傷透腦筋。
蔡英文總統接受日本「文藝春秋」訪問時說,美日領袖峰會及G7峰會聯合聲明都提到台灣安全問題,這是因為中國大陸已成為亞太區域和平與穩定、安全非常大的不確定因素,美日等國是給中國送出一個「信號」,讓中國在進行軍事活動時不得不更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