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金融機構的搜尋結果,共1,038筆
「步上日本失落十年後塵」應是近期外界討論大陸經濟最夯的話題,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為首的一些經濟學者,認為大陸經濟恐將一蹶不振。野村總研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出席上海外灘金融峰會時表示,大陸是否步上日本失落十年後塵,仍有待時間觀察,但從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確實已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其成因與總體需求下滑(如消費與投資)導致的衰退不同,但本質上就是經濟衰退。
「步上日本失落十年後塵」應是近期外界討論大陸經濟最夯的話題,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為首的一些經濟學者,認為大陸經濟恐將一蹶不振。野村總研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出席上海外灘金融峰會時表示,大陸是否步上日本失落十年後塵,仍有待時間觀察,但從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確實已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其成因與總體需求下滑(如消費與投資)導致的衰退不同,但本質上就是經濟衰退。
大陸政府為提振經濟把重點瞄向房市,多項政策近期多點開花、陸續上路。其中針對已購房族群部分,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讓利措施,允許民眾自9月25日起,與貸款金融機構申請協商下調原本的房貸利率,有望大幅減輕民眾的房貸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14日宣布「降準」1碼,預計將釋放長期資金超過人民幣(下同)5,000億元。分析指出,此次降準處於經濟回升接力的關鍵時刻,人行連續推出降息、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等措施後,於年內二度降準,意在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回升向好。
大陸財聯社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9月15日調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
大陸房市危機持續延燒,全球市場高度關注其外溢的效應。美國銀行最新調查顯示,大陸房地產可能成為全球系統性信貸事件的源頭;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則認為,官方宣布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將削弱大陸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
大陸政府為拉抬房市以提振經濟,近日利多政策頻出,諸如8月31日宣布下調房貸利率、降低自備頭期款等政策後,北京和上海9月1日隨即宣布跟進「認房不認貸」政策,龐大調整也影響到主要銀行下調定存利率,為銀行「合理利潤」提供支撐。
大陸積極救房市,多部委接連釋出政策利多,力拚「金九銀十」市場銷售回暖,官方強調推進首棟住房「認房不認貸」,並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同時延長一年內換房退稅優惠。中指研究院分析,若核心城市政策上路,將有望帶動市場銷售好轉恢復。
為了讓陸股快快好轉有起色,當地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彭博社指出,大陸官方最新的動作是,呼籲自己的退休基金、部分大型銀行業者,還有保險公司等,增加持股水位。
在過去兩年大陸頻傳的房企債務危機期間,公司財務體質相對健全的碧桂園,終於也承受不住大環境低迷的壓力,近期爆出兩筆國際債券因2,250萬美元的利息逾期未繳而停牌、瀕臨違約。
中國人民銀行21日一如預期,下調8月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這也是今年以來第二度下調。但出乎意料的,人行不僅降幅小於預期且採取「非對稱降息」,僅將1年期LPR下調10個基本點降至3.45%,5年期LPR卻按兵不動,維持4.2%。
大陸證監會18日表示,將引導公募基金管理人擴大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力道後,大陸金融機構21日掀起自購潮。包括基金、券商及資產管理業者共13家公司當日密集出手自購,擬自購金額合計逾人民幣(下同)8億元。市場分析,此舉被視為抄底信號。
日盛台駿國際租賃(6958)旗下兩家子公司日盛國際融資租賃及台駿國際融資租賃,委由華南銀行統籌主辦聯貸案,兩家公司分別募集到11.4億元及11.9億元人民幣,以總額人民幣23.3億元結案,超額認購逾2倍。
大陸地產商近期爆雷不斷,加上最新宏觀經濟全數低於預期,國際信評機構惠譽表示,可能會重新考慮大陸的A+主權信用評等,顯示外界對大陸金融市場悲觀情緒有增無減,為市場再投下震撼彈。
大陸統計局日前公布7月經濟數據疲弱,摩根大通、巴克萊等金融機構16日同步下調今年大陸經濟成長預測。摩根大通曾是相當看好大陸的投行之一,本次鑑於房市惡化、民營房企巨頭碧桂園爆雷等因素,將今年GDP增長預測大幅下調1.6個百分點至4.8%,看壞大陸無法保住今年5%的官方經濟增長目標。
傳出深圳正愈來愈多人選擇棄房斷供(貸款購屋者停止繳房貸,放棄該房屋的行為),目前斷供房數量已超過14.6萬套。深圳金融監管部門回應稱這是嚴重失實,純屬謠言,當地房地產貸款不良率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
大陸經濟回升動力不足,第二季表現遜於預期。大陸專家建議,為提振社會需求,應加大貨幣政策調節力度,預估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季將再下調金融機構存準率,第四季將進一步降息。
受益於科技和房產族群飆升,港股恒生指數11日半天大漲,指數漲近300點、漲幅1.53%報18,761.910點,盤中一度收復18,800點關卡,半天成交值429.14億港幣。
市場預期大陸官方會在7月頒布新一輪大規模刺激經濟政策,全球投資人開始改變對於陸股的操作。高盛統計,在截至7月6日止的當周,全球對沖基金增持中國股票組合,是7周以來首次增持。
中國礦業金融座談會8日在北京舉行,會上根據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8日與中國銀行首次聯合發佈《中國礦業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023》。報告稱,透過大陸資本市場將賦能礦業還有近兆元(人民幣,下同)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