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電視圈的搜尋結果,共30筆
大陸電視圈近年颳起實境節目風,有選秀、經營餐廳、旅遊或是藝人夫妻檔,種類五花八門,其中《幸福三重奏》每季找來3對夫妻,記錄他們真實互動,第一季更找來大S與汪小菲、福原愛與江宏傑、蔣勤勤與陳建斌,一播出就造成轟動;豈料,節目結束後,大S和福原愛都離婚,還有網友笑說節目被詛咒,但不少觀眾指出,幸好蔣勤勤與陳建斌至今仍很恩愛,還合作拍電影。
隨著時代變遷,兩岸文化產業格局漸變。中國翻譯協會會員、國際政治專欄作家胡毓堃在「鳳凰大參考撰文稱,近年台灣音樂產業發展呈現頹勢,而大陸一批本土音樂類節目崛起,自2012年以來大陸湧現出一批民謠音樂人,填補了華語流行音樂的空缺。「下一個周杰倫將在大陸?」作者認為,經歷30年的文化交流,兩岸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文化交流並非博弈,兩岸文化交融只會更進一步、更加開放。
「本土天王」吳宗憲先前傳出將淡出台灣電視圈,將重心改往大陸從商,另一位「綜藝天王」胡瓜上月也傳出連續缺席3周主持了20年的《綜藝大集合》,傳聞他有意退休由後輩接班。對此,今(2日)「浩角翔起」現身金鐘56紅毯,被問此事,阿翔親自解惑,強調胡瓜目前沒有要退休、放下主持棒,還開玩笑說:「趕不走」。
錢櫃併好樂迪的爭議未停,董事長練台生在合併後除能套現20億元,也被指有事業獨占之嫌,如今他又被批「左右逢源」,旗下電視台反陸、抹紅,一轉身卻又購入大陸劇播出賺錢!
陸劇在兩岸叫好又叫座,對比強烈的是台灣有人才沒錢財,製作成本不斷壓縮,這幾年幾乎沒有代表性作品,使得不少人才紛紛西進,最近在大陸播出的《幸福一家人》沒有流量演員和大製作,卻憑藉台灣演員、台灣導演攻占收視榜首。
「第二屆芒果要的就是你」海選活動複試昨日在台北舉行,擔任複試評審、曾製作過《超級星光大道》等知名節目的王牌製作人劉安華表示,無論到哪裡實習,都必須「接地氣」,換句話說,就是要「放開心胸」,體會文化差異。希望台灣同學們能把握「取經」機會,相互交流,激發彼此創意。
兩岸首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湖南衛視合作,挑選台灣25位傳播相關科系學生20日赴湘進行為期5天的實習,不僅安排到不同頻道實習,更安排30位大陸傳播科系實習生進行一對一交流。學生蔡渝涵開心說,這是難得的經驗。
知名製作人詹仁雄出席愛奇藝台灣站舉行的論壇,表示台灣電視台找他策畫新綜藝節目,談的是「大製作」,但實際只做省錢的室內遊戲節目;在大陸做網路綜藝《姐姐好餓》,連續2周開會只為決定節目LOGO視覺,正式錄影時,動用2個攝影棚,1、2百名工作人員,12架攝影機拍攝小S與男神來賓的一舉一動。
創立「海派清口」的大陸脫口秀演員周立波以點評社會熱點,加上幽默表演方式活躍於大陸電視圈及表演舞台;但他日前在美國遭警察攔檢,座車被搜出古柯鹼和槍枝,難逃受審命運。
2017年兩岸跨年盛會百花齊放,但有不少台灣大咖巨星選擇登陸獻唱,如今在大陸電視圈走過12個跨年演唱會的年頭後,「燒錢請明星」現象更為嚴重。對此,大陸學者認為,無論是跨年或是電視節目,都應找出體現自身特色的道路,呈現出社會多樣性。
第53屆金馬獎前天頒獎,大陸電影作品囊括主要獎項,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等大獎,台灣電影大潰敗,全部22獎項只拿到5個。有媒體斗大標題質疑「金馬變金雞」,這種目光如豆的狹隘心態實不可取。
大陸網劇受到官方限制少,出現男變女、同性愛戀、奇特的造型、奇葩劇情等傳統電視劇難以看到的元素,受90後、00後網生代喜愛,也讓網劇的發展和受關注程度遠遠超過傳統電視劇;為搶回觀眾,大陸電視圈流行主角穿梭在動漫、遊戲與現實的跨次元劇,取代觀眾看膩的人神妖玄幻劇, 以及炒冷飯的翻拍劇。
「第二屆芒果要的就是你」海選活動複試昨日在台北舉行,擔任複試評審、曾製作過《超級星光大道》等知名節目的王牌製作人劉安華表示,無論到哪裡實習,都必須「接地氣」,換句話說,就是要「放開心胸」,體會文化差異。希望台灣同學們能把握「取經」機會,相互交流,激發彼此創意。
因「一劇兩星」(一齣戲只能在2家衛視同步播出)政策,大陸電視台擔心購劇成本變高,形成以收視率決定給付版權費多寡的「收視對賭」策略;為取得高收視率,拿回應得的版權費,製作公司不惜花錢買通收視率調查機構,導致「買收視率」歪風。
華人觀眾記憶深刻的電視劇《還珠格格》小燕子趙薇,轉戰電影大螢幕成績斐然,不但成為票房演員,甚至轉型親自執導演筒拍電影,橫掃當年各電影獎。在闊別電視圈七年之後趙薇強勢回歸了,與大陸暖男佟大為三度合作一部都會輕鬆喜劇《虎媽貓爸》,衛視中文台安排在8月31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間10點全台首播。
兩岸首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湖南衛視合作,挑選台灣25位傳播相關科系學生20日赴湘進行為期5天的實習,不僅安排到不同頻道實習,更安排30位大陸傳播科系實習生進行一對一交流。學生蔡渝涵開心說,這是難得的經驗。
近幾年,《我是歌手》等大陸綜藝節目在台灣本土異常火爆,一度有超越台灣本土綜藝的勇猛勢頭。對此兩岸電視圈曾有一個共識:大陸電視綜藝節目的迅猛發展,仰賴背後的商家冠名機制以及宏大投資,也就是錢太多,而要論綜藝內在靈魂,就是娛樂精神,還屬台灣綜藝咖們占盡強勢。
40歲的黃渤已是億萬票房的當紅電影人,他最近投入大陸綜藝《極限挑戰》,演藝觸角伸到電視圈。大陸影星頻被電視圈「吸收」,以「評審、嘉賓」身分參與節目,電視台祭出的天價高薪,更讓藝人趨之若鶩。大陸一位電視投資老闆受訪時透露,黃渤參與綜藝節目的酬勞高達2.4億,黃渤公司不置可否,不過外界卻也以此奚落「難怪沒人要演戲」,認為影星撈金太容易。
台灣歌手黃麗玲(A-Lin)最近在大陸《我是歌手》節目中,以原住民族曲風演唱,加上現場到位的影音設備,整段表現深獲大陸歌迷喜愛。A-Lin表演影像傳回台灣,也讓不少台灣歌迷豎起大拇指,直言她的表現令台灣人、尤其是台灣原住民驕傲。
以80後、90後年輕人為主要用戶的影音網站,自製網劇逐年爆量,代表的是更多工作機會,需要更多的年輕新面孔、劇本題材與工作人員,對缺乏資金、拍戲機會,萎靡不振台灣電視戲劇圈來說,不啻是場及時雨,已經難以在大陸市場卡位的台灣新演員,也多了一個展現演技、增加曝光度、提高知名度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