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地產的搜尋結果,共959筆
房地產復甦成為大陸經濟能否回穩的一大關鍵,國際信評機構惠譽近日發表報告認為,2024年大陸房市經營環境仍充滿挑戰,但住房銷售下滑趨勢有望放緩,預計合約銷售降幅放緩0%~5%,意味全年銷售額在人民幣10兆~10.5兆元。
大陸最大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植集團再爆危機。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25日晚間公告,當日依法對「中植系」所屬財富公司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並對多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由於中植集團上周公告欠債逾人民幣(下同)2,200億元,已「資不抵債」,最新調查動作勢必讓中植系債務問題更加嚴峻。
習拜會後預期帶來陸股生機,法人對陸股後市看法漸趨樂觀,尤其陸股估值低,未來只要資金回流陸股,即有機會出現一波漲勢。
歷時18個月的拆彈,融創中國20日晚間公告,境外債務重組各項條件已獲滿足,即日起正式生效後,業內人士分析,融創中國整體化解約900億元(人民幣,下同)債務風險,也成為大陸第一家完成境內外債務重組流程的大型房企,推升21日股價一度漲逾25%。加上大陸官方傳將起草新一份白名單,給予50家國有、民營房企信貸等多方面融資協助,推升房地產股全線走升。
大陸政府近來頻繁推出穩增長政策,均有助減輕資本市場資金流出壓力,後續有望再推出更多資金入市措施,通過政府政策積累,及邊際變化,先前對A股資本市場的悲觀預期,將有望迎來修復。
大陸央媒《證券時報》6日報導,據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9月全月,大陸各地累計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175次。其中核心政策是8月底9月初各地開始井噴的「認房不認貸」政策。山東德州日前推出10條穩樓市新政,其中提出,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帶押過戶」、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購房退稅、降首付和利率、支持現房銷售、鼓勵農民用房票進城買房、鼓勵團購等。
大陸房企再爆雷,中駿集團控股4日在港交所發布境外債違約與境外優先票據停牌公告,表示無法依2021年3月22日簽訂的銀行團貸款協議,支付已到期的本金利息共約6100萬美元,將盡快委聘外部顧問,就現今資本結構及流動性進行評估,探索可行的全面解決方案,並保障持分者的利益。
近年台商鮭魚返鄉時有所聞,呷哺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賀光啟認為,受到直接經濟利益與落葉歸根的驅動,台商回流將是「必然」,而這會為台灣的產業與經濟帶來良性循環。
大陸地產巨頭恒大集團旗下的中國恒大、恒大汽車、恒大物業港股突公告短暫停止買賣,外界擔憂是否有新一波風暴。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指出,恒大爆雷已三年至今並沒有引發金融風暴,台灣金融業對其曝險幾近零,加上陸政策力拚經濟軟著陸,明年預估經濟成長率仍有4.5%,所以不會有金融風暴、「不必看到黑影就開槍」。
大陸地產巨頭恒大集團連日利空不斷,28日港股盤前,才短暫復牌的「恒大系」三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恒大、恒大汽車、恒大物業港股突然公告短暫停止買賣。晚間恒大集團證實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隨著恒大高層陸續被有關部門控制,恒大事件或已進入收網階段。
大陸地產巨頭「中國恒大」22日晚間公告稱,自從公布了公司擬進行境外債務重組以來,集團的銷售情況不如公司預期。基於公司目前情況以及與其顧問及債權人協商,公司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建議重組的條款以匹配公司客觀情況和債權人訴求。
大陸大範圍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後,官媒6日評論指出,房市限購、限貸及限售等限制性政策,是過往市場過熱時推出的抑制炒房措施,但目前房市供需關係出現重大變化,繼續執行不合時宜。消息一出,激勵陸港房地產類股6日股價大漲。
勞動基金運用局昨天公布7月收益,單月收益數達1544.4億元,今年截至7月底勞動基金評價後收益數為6254.2億元、創下史上累積至同期新高,但8月因股債均跌,獲利可能會回吐。
據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公布截至今年7月收益為止,規模達5兆9547億元,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回穩,並提及中國大陸進出口持續衰退及金融地產業面臨危機,將衝擊經濟復甦力道並為市場埋下阻力,而據基金局統計,截至今年6月為止,大陸地產曝險約1000萬美金(約台幣3億元)。
大陸A股8月31日收盤下跌,滬指收報3,119.88點,跌0.55%。深成指收報10,418.21點,跌0.61%。創業板指收報2,102.57點,跌0.69%,全日成交人民幣(下同)8,292億元。
盤勢觀察:自8月上旬開始美三大信評公司動作頻頻,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債券評等下調一級至AA+,接下來穆迪與標普緊接著調降美國十數家銀行的信評,並指出在總體環境緊縮下,銀行機構的環境變得艱困。
廣州市人民政府30日發布《關於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只要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可按首套住房執行信貸政策,成為北上廣深4大一線城市中,首個實施「認房不認貸」的城市,同時據多家陸媒報導,深圳也或將跟進。
國泰金25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李長庚會後受訪時,針對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經濟情勢發表看法,他指出,聯準會政策會是「鴿中帶鷹」,因為核心CPI還在4%,聯準會盼通膨持續往下走,但也希望經濟不要失去動能,由於已走到升息尾端,但高利率還會持續多久?將由通膨、經濟動能等數據決定。
國泰金25日舉行法說會,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今(25日)表示,國泰金與旗下所有子公司大陸曝險約4,000億元,對比疫情前3年期間部位減少將近2,000億元,除疫情的因素外,也是因大陸經濟減緩,曝險部位完全沒有碧桂園、恒大、中植系等曝險。李長庚指出,面對環境變化,國泰金會很謹慎處理。
惠譽信評覆檢今年台灣主權評等,最新確認等級為AA,展望「穩定」,也是2021年9月調升台灣主權評等一個等級以來,第三年維持評等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