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3月財新製造業pmi的搜尋結果,共10筆
財新3日公布,3月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月的51.6下跌至50,遜於預期的51.4,2022年同期為48.1。在2月短暫擴張後,3月製造業景氣度回落至榮枯線上,顯示製造業狀況穩定,修復趨勢放緩。
台灣4月外銷訂單衰退5.5%,終止連25紅。根據經濟部說法,關鍵在於大陸防疫封控影響,遠比預期來得大,且復工情況不甚理想,才會造成外銷訂單從原本預估可成長1%至3.8%,轉而衰退。確實,從細項指標來看,衰退主要在光學器材及資訊通信兩類,衰退幅度分別達到27.7%及21.5%。即便是正成長的電子產品,成長幅度相較上月,也明顯大幅縮水27.4%。這幾個產業類別,過去一直都是大陸訂單主要來源,加上生產基地多集中在華東地區,剛好是這次大陸封控程度最為嚴重的地區,難怪出現意外的衰退。
中國經濟與製造中心的上海疫情仍未減緩,居民與企業封控措施持續影響經濟活動。國際財經機構已紛紛就封控措施造成的經濟問題再次調低中國今年GDP成長預期,經濟學家警告稱,封控措施將導致更多經濟活動受阻,居民面臨失業和儲蓄消耗殆盡的困境,4月的經濟數據可能還會更糟,全年GDP成長很難達到5.5%增長,達到4%的成長會比較現實些。
疫情爆發抑制大陸服務業活動,使服務業增速放緩至五個月以來低點。財新7日公布,大陸2022年1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4,較2021年12月回落1.7點。其中,受海外市場疫情激增影響,新出口業務指數降至15個月最低。
大陸3月財新製造業PMI報50.1,較2月份歷史低點回升9.8個百分點,雖反映製造業行業景氣度基本回穩,但改善幅度仍然有限。
大陸3月財新製造業PMI達50.8,是去年12月以來首度站回擴張區間,同時也創下2018年7月以來新高。
兩岸製造業PMI雙雙報喜。3月大陸財新製造業PMI為50.8,較2月回升0.9點,是4個月來首次處於擴張區間,升至去年7月的標準;中華經濟研究院(下稱中經院)1日公布3月台灣製造業PMI續揚0.5點至48.8,顯示台灣最壞景氣已過、大陸景氣也稍微回溫。
兩岸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台升陸降。台灣因農曆春節後工作天數恢復正常,PMI指數走揚至63.6。大陸民間版財新PMI與官方不同調,較2月下滑0.6點至51,創近4個月新低。中美貿易戰升溫,部分陸廠坦言海外需求疲軟,新增出口業務增速下滑。
大陸4月官方版和民間版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同步走跌,也較3月略有下滑,市場認為時序即將進入年中,製造業下行壓力已開始顯現。其中,2日公布財新版PMI創近7個月新低,降至50.3,產出與新訂單等多項指標增速也放緩。
大陸財新集團與英國研究公司Markit 集團,1日聯合公布3月分大陸財新製造業PMI指數為51.2,較上月51.7下降0.5個百分點,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指出,這代表經濟轉弱的跡象已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