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電流放電的搜尋結果,共11筆
國發會日前將國內電力配置再度上修再生能源2030將占比30%,因此再生能源搭配儲能已迫在眉睫,為此國內許多大廠積極投入儲能領域,然因現階段儲能系統牽涉到電池組與電池芯應用面,尤其因電池芯特性與種類攸關整個儲能系統的建置,目前鋰三元電池為儲能電池主力,但因安全性考量近期又再度掀起磷酸鋰鐵電池熱度,也為國內儲能系統建置增添討論議題。
挾著新穎材料分析及應用專長,2017年格斯科技轉型為軟包鋰電池芯製造商;結合來自國內最高學術殿堂中央研究院的主要團隊成員,以及禮聘多位日籍技術顧問,格斯力求在電芯材料與製造技術革新上展現多元的可能性,聚焦電芯材料、模組設計及組裝服務,提供客戶從材料、電芯到模組應用一站式服務。
繼中華emoving、睿能(Gogoro)、光陽、三陽及台鈴等電動機車之後,能海電能為進軍台灣電動機車市場,最近主打校園購車優惠專案,快充式EV-50輕型電動機車,每輛售價4.5萬元(含稅),讓台灣電動機車價格戰的煙硝味正濃。
迪吉亞節能科技公司在國內鋰電池芯業內為少數專注發展大容量、方型磷酸鋰鐵(LFP)電芯產品,透過嚴謹、標準化的選材、設計、生產製造,加上自有獨特技術與模組、系統上布局,力求發揮磷酸鋰鐵電池理論值的最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安全性、長循環壽命特性。
即將在5月13日掛牌轉上市的連接線大廠鴻碩,歷經兩年深蹲、轉型,拿下美系電動車大廠外部充電槍訂單,營運可望迎來爆發,董事長張利榮表示,看好客戶銷售成績節節攀升,以及新能源車是必然的趨勢,不僅對未來願景深具信心,更比早期埋頭電子業有更加倍的把握,熬過轉型陣痛期,鴻碩今年將展現能量、業績成長有感,甚至到2023、2025年營收規模更會翻倍。
格斯成立初期即從事高鎳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開發、大軟包電池芯及電池模組研發設計及製造量產,已網羅國內外高功率三元電池研製人才,掌握全球新能源電池關鍵之高鎳(NCA、NCM811、富鋰錳Li-Mn rich等)正極材料技術,與高功率、高容量之高鎳三元與鈦酸鋰體系之軟包電池芯的研發及量產技術,2019年底跨入動力用與儲能用電池模組的設計開發製造,採用生產難度最高的鈦酸鋰及高鎳三元材料系統為核心。
隨著時代進步電池技術也跟著更新,鉛酸電池市場會逐漸被鋰電池取代,預估鋰電池在2024年市場規模會來到808億美元,超越鉛酸電池的781億美元。奇岩綠能科技為國內大動力鋰鐵電池領導廠商,日前研發出「鋰鐵啟動電池使用方式鉛酸化」技術,能讓「鋰鐵電池模組」應用方式與目前的「鉛酸電池模組」一樣便利。
隨著鋰離子電池在無人機、電動汽車(EV)和智慧電網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多,電池製造商也在試著利用現代科技和化學技術來挑戰電池測試和製造能力的極限,德州儀器目前也正在全力衝刺多功能鋰離子電池測試解決方案。
看好全球儲能應用及大動力鋰鐵電池市場商機,2019年10月奇岩電子引進美國軍用電池大廠Apogee與Prefco的注資,轉型投入發展大動力鋰鐵電池組產品,力求透過結合上游美系知名電芯廠、Apogee戰略合作以及集團掌握的國際通路優勢,帶領台灣鋰電池產業鏈攜手邁進國際軍用、大動力、儲能應用市場。
最近全球各地儲能系統火燒事件頻傳,10月挪威電動船也發生起火事件,鋰電池安全問題從電動車、儲能系統再到電動船舶一再地發生,如何提高鋰電池在電動車、電動船舶、儲能系統等大型應用的使用安全性,以保護乘客與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與財產損失,成為全球鋰電池業界重視與關心的公共議題。
國內磷酸鋰鐵電池技術廠長利科技,看好台灣電動車市場蓄勢待發及鋰鐵啟動電池替換鉛酸電池的大趨勢,決定擴增鋰鐵電池產線,加碼投入大車用動力鋰鐵電池研發生產,除獲得銀行團的支持外,最近亦取得金融機構陽信銀行針對二期產能擴建的融資核發,長利大股東凱勝綠能也決定繼續投資入股作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