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領域的搜尋結果,共1,900筆
鴻海(2317)與裕隆(2201)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創(2258)將於10月17日召開第二季股東臨時會,除討論修訂公司章程、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修訂等案外,並將全面改選董事,其中4席獨董候選人名單出爐,概括車輛工程、機械、金融法律、會計等4大領域。
為協助企業培育各產業領域專才,新北市政府於今年10月至11月開辦「企業產經大學」專業培訓課程,邀請國內外重量級講師,透過3大主軸課程幫助企業與國際接軌,加速企業數位轉型進程,朝向永續經營的目標前進。
在兩岸關係處於低谷下,近日大陸接連出招釋放對台政策利多,尤其12日公布的22項惠台政策更令引發各界關注。
臺灣近年因半導體產業在世界聲名大噪,南科在製造及設備零組件領域執關鍵地位,伴隨台積電5奈米、3奈米等先進製程及ASML設立EUV全球技術培訓中心、ASM引進VR訓練技術設置培訓中心、默克設立半導體科技園區後,儼然成為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日前領航園區13家廠商更進軍2023國際半導體展,共譜臺灣半導體新篇章。
車用散熱模組零件廠艾姆勒(2241)走過去年疫情期間去化庫存低潮,8月營收延續7月成長動能,前八月營收轉為正成長2.44%。隨散熱領域新開發產品量產,並擴大介入電動車領域,今年營收將回到成長軌道。
科學家控制光源取得突破性進展。陽明交大生醫光電研究所助理教授賈世璿,展示了一種可以同時自由調整脈衝光波長以及頻寬的雷射光源裝置,不僅對於研究光與物質的交互作用及應用有很大助益,更有助於廣泛應用在精準切割、雷射手術、生醫影像及材料科學等領域。
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6日揭幕,半導體廠務工程及設備廠信紘科(6667)於現場展示製程機能水、製程特殊廢液處理、系統整合等三大領域完整專業技術,看好在未來全球半導體區域化及綠色供應鏈趨勢下,有利信紘科開拓市場、增添營運發展新契機。
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大陸比亞迪的表現備受全球關注,瑞銀證券日前發布拆解比亞迪海豹的報告,發現比亞迪有約75%的零件都是自有,比特斯拉、大眾等車廠還要高,另外海豹的整體成本比同級的Model 3還要低15%左右,可說是比亞迪超越特斯拉的關鍵。
由宇智顧問公司一手規劃打造的永續智慧型社區「Smartopia」就坐落於皮奧里亞市內的西北生活圈新興區域內,看好台積電設廠所帶動的供應鏈移入與就業生活需求,宇智顧問於2021年即開始超前部署,經過嚴謹的評估調查與規劃後,籌劃國際投資基金與國內大型金控與智慧城市大廠合作規劃此智慧社區專案,目前已完成必要前置作業與第一階段策略投資人募集,預計於2025年動工。
龍華科技大學去年攜手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開辦「iPAS初級天線設計工程師能力養成班」廣獲好評,今年再度與電電公會合作開班,邀請擁有豐富經驗之業界講師授課,學員可習得傳輸線理論、天線基礎原理、天線參數、天線模擬與設計、量測及分析,以及天線設計工程師證照介紹等理論與實務,並在該校(5G)行動通訊模組測試與調校類產業環境工廠進行實作體驗,期能輔導參訓學員順利通過經濟部iPAS產業人才能力鑑定,培育國內無線通訊天線設計領域產業人才。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成為官方大陸管控風險領域之一,同時「小村大債」也已成為不容忽視問題。據大陸農業農村部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在全大陸70萬個行政村中,村級債務總額已達到9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村級組織平均負債達130萬元,來源包含過去農業稅因素,也有部分形式主義下的無益建設。
今天,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視訊致辭表示,將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開展服務貿易和投資負面清單談判,擴大電信、旅遊、法律、職業考試等服務領域對外開放,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以及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率先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有序推進跨境服務貿易開放進程,提升服務貿易標準化水平,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政論家葉勝舟文章指出,中國經濟今年4月以來,持續疲軟,反腐戰場卻高歌猛進。最新反腐「第五刀」砍向醫藥、體壇後,稍早政法、紀檢兩個領域先後實施全大陸教育整頓,下一波目標應鎖定與組織及財經相關。
雖然全球半導體市場在2022年擴張速度放緩,但在車用半導體應用上,卻是強勢成長,從國際機構調查或重要業者的產品策略布局,都可發現智慧車電應用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大陸科技巨擘比亞迪電子28日宣布,將收購美國電子代工大廠Jabil旗下位於大陸成都、無錫的廠房與相關業務,摩根大通證券分析,如此一來,鴻海在iPhone金屬邊框的競爭對手,將從Jabil換成更強大的比亞迪,面臨負面影響衝擊。受到比亞迪收購Jabil大陸相關業務,令市場擔憂競爭更趨激烈影響,鴻海投資氣氛不佳,29日收106元、下挫1.85%,與上漲逾百點的台股大盤背道而馳。
今年自行車產業景氣蒙上陰霾,網版印刷廠商政伸(8481)自行車相關貼標也受到拖累,今年全年度業績恐將面臨衰退的窘境,不過,明年度將重返成長。
大陸高階通用型空壓機廠力達-KY(4552)因提升產品自製率比重,推升毛利率,高毛利的螺桿空壓機營收占比漸增,第二季及上半年EPS均創近五年同期新高。大陸疫後經濟復甦力道不如原先預期,力達預期8月出貨與7月相當,今年營運穩健持平看待。
大陸《光明日報》27日報導,大陸鉛蓄電池資源回收行業長期採用「人工拆解—高溫熔煉」工藝技術,行業發展一度陷入汙染重、資源回收率低困境。如今,通過湖南湘潭大學「再生鉛科技創新團隊」(團隊)持續奮鬥,制約產業發展的難題得到解決,行業發展面貌煥然一新,讓鉛蓄電池回收變廢為寶。
隨大陸廠恢復、印尼廠增溫,百達-KY(2236)公告上半年稅後純益0.46億元,年增57.53%,每股純益1.01元。公司積極布局智慧機器人領域,近期再傳捷報,繼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採用後,近期也進駐桃園及松山機場,進行場域實測,後續應用範圍可望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