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太空望遠鏡的搜尋結果,共98筆
今年11月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突破,例如由於氣溫上升,獵豹的捕獵習性產生變化、天文學家發現了發現了最古老的黑洞,僅在宇宙大爆炸後沒多久後誕生、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Euclid Telescope)拍下了第1批照片、1套名為「Grok」的全新人工智慧模型,以及捕捉到距離地球20億光年的1顆恆星爆發釋放出來的伽馬射線等新聞。
不斷開拓人類天文視界的韋伯太空望遠鏡最近發佈一張令所有科學家滿腹疑團的照片,它在宇宙深空中拍到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天文科學家表示,它可能是兩個星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像問號形狀的星系。
史上最昂貴的天文儀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剛剛發布了土星的拍攝影像,終於完成了太陽系4大行星的特殊攝影,在紅外線下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呈現了與可見光波段完全不同的風格。
已邁入第11屆的臺北天文館高中職天文營,去年共吸引400餘位高中職同學參加,今年暑期將以「天鏡奇緣:太空望遠鏡」為主題,自7月10日至31日於線上、實體辦理共計24小時的免費課程,除了詳盡介紹太空望遠鏡設計、原理與觀測成就外,還有多次天文臺專業望遠鏡觀測體驗、遠距望遠鏡觀測實習、太空望遠鏡特展參觀導覽與模型製作等豐富有趣的活動內容。營隊課程與活動、網路報名等詳細資訊,請參閱天文館網站「活動訊息」。
天文學家結合了2組地球軌道上的太空望遠鏡和1組天文台的觀測資料,合成了半人馬座A (Centaurus A)的全新照片,十分壯觀。半人馬座A距離我們約1200萬光年,是夜空中第5亮的星系,並擁有一個極其強大的超大質量黑洞位於其核心,約為我們太陽的質量5500萬倍。
天文學家發現,每個星系中心那個被塵埃遮蔽的超大質量黑洞,在與鄰近星系(Galaxy)相撞的星系內更有可能成長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透過這一個現象和新的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終於有機會可以窺探星系中藏在塵埃後面的超大質量黑洞。這項新研究由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帶領,目前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正在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韓國總統尹錫悅,25日造訪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強調韓美航太領域合作。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9日報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9日凌晨2點,在北京與全球40餘家科研機構聯合發布了對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GRB 221009A的研究成果。中方的「慧眼」衛星與「極目」太空望遠鏡聯合,精確探測到了這個千年一遇的伽馬射線暴,並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已經在太空中搜尋天空超過30年,雖然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佔盡了所有的風采,但是哈伯太空望遠鏡仍然是老當益壯,昨天(24)它帶來了最新成就,發現了一個名為UGCA 307的不規則星系(amorphous galaxy)這個星系位於烏鴉座(Corvus the Crow)距離地球約2600萬光年。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令天文學家頭痛了!它所拍攝的宇宙最早期照片,嚴重衝擊現有的宇宙學理論,應驗了科學界的一句俗話「所知愈多,問題反而更多」。
中國在2022年底正式建成了天宮號太空站後,今年太空站很可能還會多一個大型望遠鏡,即中國自行研發的CSST大型巡天太空望遠鏡。它具有哈伯太空望遠鏡300倍的視野,將與天宮並軌飛行,預計今年發射。
人類最後一次踏上月球已經是1972年時的阿波羅17號登月任務,近50年來再也沒有人登上月球,美國航太總署(NASA)前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表示,根本障礙並非是科學或科技技術的不足,而是來自預算和政治的變化。
大陸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航太愛好者,英文電子雜誌「Go Taikonauts」創辦人之一陳藍2日撰文指出,10月31日下午3點37分,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場,長征五號B遙四火箭點火升空。約8分鐘後,它攜帶的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未來中國太空站將成為一、太空探索和科研創新的前哨基地;二、提升中國形象、激勵青少年、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行銷達人」;三、國際合作大平台;四、推動商業航太的助推器等四大目標,可以期待。
周一下午,海南島文昌衛星中心的長征5B火箭順利發射,搭載的「夢天」實驗艙與「天河」核心艙順利對接,這意味著天宮太空站的T型主體結構正式完成,這對中國大陸的太空發展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攝了令人驚訝的新照片,這次的目標是有「幻影星系」(Phantom Galaxy)之稱的M74螺旋星系,紅外線譜下的M74,排除了過亮恆星的干擾,清楚呈現了星系的結構,是科學家研究星系演化的重要資料。
韋伯太空望遠鏡又有一項重大科學發現:它首次檢測到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有二氧化碳的跡證。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到壯麗的木星影像,捕捉到木星的兩個小衛星、朦朧光環與南北極的極光。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22日公開2張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下的木星(Jupiter)照片,畫面顯示木星的南北極出現藍色、綠色、橘色極光,南半球的大紅斑風暴也大到可以吞噬整個地球,前所未見的景象連科學家也讚嘆:「沒想到會這麼好。」
日前法國知名科學家艾蒂安·克萊因(Étienne Klein)在推特公布一張令人嘆為觀止的「恆星」照,聲稱是由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拍下,吸引上萬人朝聖。不過上周卻主動向大眾據實以告,認了其實是一片「西班牙香腸」的特寫照,反遭不少網友罵爆。
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韋伯太空望遠鏡2日展現了車輪星系(Carwheel Galaxy)的混亂之美,揭示了關於恆星形成和銀河系中央黑洞的新細節。在強大的紅外線攝影機下,產生了車輪星系和附近兩個比較小的伴星系(companion galaxy)的詳細影象,並為車輪星系過去數十億年來的變化提供了一個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