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央行副總裁的搜尋結果,共368筆
前中央銀行副總裁、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南光8日表示,台灣央行透過強力干預手段,多次安度金融風暴,但將因應金融危機的工具常態化,可能造成市場機制扭曲,呼籲央行應公開更多匯率干預的歷史資料,供外界檢視,並評估政策後續效應及代價。
對於中央銀行與金融穩定議題,前中央銀行副總裁、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南光8日表示,台灣央行透過強力干預手段多次安度金融風暴,但央行將因應金融危機的工具常態化,可能造成市場機制扭曲,呼籲台灣央行應公開更多匯率干預的歷史資料,供外界檢視央行說法,並評估政策後續效應及代價。
中央銀行4日公布第一季理事會議事錄摘要,會中理事普遍考量國內通膨,一致通過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有理事認為,過去央行升息過於謹慎,以半碼的速度調整政策利率在國際上非常態,會導致台灣長期低利率,落入流動性陷阱,建議未來升息應以1碼為基礎來調整。
中央銀行4日公布第一季理事會議事錄摘要,第一季央行理事普遍考量國內通膨,一致通過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也有理事認為,央行升息過於謹慎,以半碼的速度調整政策利率在國際上非常態,會造成台灣長期低利率,落入流動性陷阱,建議未來升息應以1碼為基礎。
我國中央銀行去年以來五度升息,對於央行升息壓抑通膨效果,台大經濟系教授、央行鷹派理事李怡庭認為,寬鬆貨幣政策會影響到資產價格,例如房價上漲會移轉到房租,去年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95%,但歐洲央行(ECB)經驗,若CPI編制納入房價,CPI則會增加0.3至0.4個百分點,建議台灣央行應編制更多元的物價指數,幫助貨幣決策上更全面考量。
澳洲政府周四(20日)宣布,將對澳洲央行進行逾30年來最大規模的改造,當中最受矚目的是成立新的利率政策委員會,以及減少每年開會次數。然而這些改變,也將削弱央行官員對包括利率等重要決策的影響力。
澳洲政府周四(20日)宣布,將對澳洲央行進行逾30年來最大規模的整頓,當中最受矚目的是成立新的利率政策委員會,以及減少每年開會次數。然而這些改變預料也將削弱央行官員對包括利率等重要決策的影響力。
台灣在通膨未止,以及央行的貨幣緊縮應該趨嚴或從寬的爭論聲中,今年3月間接續出現數樁令國人關注、與物價相關的事件:一是中旬韓星團體在高雄演唱會門票因奇貨可居,導致搶票與黃牛猖獗亂象;二是缺蛋問題長期難解,蛋價欲漲又止;三是台電因不堪虧損,宣布自4月起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四是央行在下旬決定再次調升政策利率半碼,以對抗通膨。
美國聯準會(Fed)強勢升息,使債券價格劇烈下跌,導致美國矽谷銀行(SVB)等金融體系倒閉,朝野立委關心中央銀行大量持有美債,是否也恐有類似隱憂。央行副總裁嚴宗大答詢強調,央行外匯存底約7成為美元配置,當中雖大量持有美債,但都是持有到期、每年固定收取利息,不會影響收益,亦不出現類似SVB的情況。
中央銀行23日將舉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市場關注央行利率決策。央行副總裁嚴宗大20日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指出,利率決策主要考量三大因素,通膨率只是其中一項,還包括經濟成長和金融穩定,但最終仍要由理監事會共同決議。
美國聯準會(Fed)和全球主要央行聯手採取行動,表示透過常設美元流動性互換額度以提高流動性供應,因應不斷擴張的銀行危機。我國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今(20)日在立院備詢認為,此措施雖非新設,但做出調整,對於國際金融體系絕對有幫助。
中央銀行23日將舉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市場關注央行利率決策。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今(20)日在立院備詢指出,央行的利率決策,主要考量三大因素,通膨率只是其中一項,還包括經濟成長和金融穩定,但最終仍要由理監事會共同決議。
新聞提要■英國央行高層提到,針對目前研議中的數位貨幣,規劃每人最高持有上限為2萬英鎊。
缺蛋風暴刮進中央銀行,主計總處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恐怕都在2%上下,國內通膨壓力難抑,加上聯準會主席鮑爾持續釋出鷹派訊號,讓本月23日將登場的央行理監事會可能急轉彎,原本預期升息循環將畫下句點,如今是「未完待續」,金融圈推估續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機率激增。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發表鷹派談話,釋出擴大升息幅度訊息,終端利率可能高於預期,美國3月升息2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的預測已大幅上升。市場聚焦台灣中央銀行3月是否再度跟進升息,有匯銀主管斬釘截鐵說「不會」,歸納三大因素,即台灣通膨率、經濟成長率及央行理事會變動,預料央行本月應會按兵不動。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發表鷹派談話,釋出擴大升息幅度訊息,終端利率可能高於預期,美國3月升息2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的預測已大幅上升。市場聚焦台灣中央銀行3月是否再度跟進升息,有匯銀主管斬釘截鐵說「不會」,歸納三大因素,即台灣通膨率、經濟成長率及央行理事會變動,預料央行本月應會按兵不動。
鷹派退場!中央銀行高層人士洗牌,力主強勢升息的副總裁陳南光任期屆滿,由曾任3屆央行理事、政大前副校長朱美麗接任。是繼郭婉容後,央行第二位女性副總裁。雖然央行出現新面孔,不過金融圈認為,因理事會採共識決,加上已處升息循環末段,推估現行央行貨幣政策不會太大改變。
中央銀行「鷹派」副總裁陳南光任期至本月4日,各界關注其去留問題。總統府3日發布總統令,公告央行第20屆理事會理事並為常務理事陳南光已准辭職、應予免職,並任命由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朱美麗,接任央行副總裁,成為繼郭婉容後,央行史上第二位女性副總裁。
早在擔任央行副總裁前,陳南光的鷹派作風就令人印象深刻,原本外界期待這樣背景的人能改變央行。不過進了央行後,陳南光仍舊做自己,以副總裁身分批評決策,身分混淆行事作風,在央行內部累積不滿聲浪,終究無緣更上層樓。
中央銀行新任副總裁朱美麗3月5日正式上任,同時擔任央行理事會常務理事。經濟學者出身的朱美麗接任新職,為自己、為央行、為行政院團隊增添佳話,可把近40年的經濟學術研究,轉作貨幣政策實務,亦為央行44年來第二位女性副總裁,提升行政院團隊的女性成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