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央行適度的搜尋結果,共96筆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三表示,歐元區薪資快速增長可能使通膨高漲的時間拉長,因此直到明年,歐洲央行都應該將利率維持在歷史高點或接近該水準,以消除物價壓力。
美國聯準會(Fed)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中央銀行緊接23日舉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仍偏高,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全體理事一致通過,維持去年以來「溫和緊縮」基調,決議升息半碼,累計已連續五季升息,重貼現率上揚至1.875%,回到2011年7月水準。
美國貨幣政策風向逐漸改變,台灣選擇大膽做出升息半碼決策,利率連5升,出乎市場意料,不過央行總裁楊金龍定調「適度緊縮」,是憂心外食費易漲難跌、電價調漲帶來的通膨預期,究竟台灣通膨情勢如何、央行升息到頂了嗎?9大關鍵問答一次看懂。
FTX大型虛擬資產交易所倒閉,引發市場連鎖效應。中央銀行在第四季理事會後首度提起,金融代幣化的行為,其實只是將標的資產以代幣替換,「並未改變業務本身固有的金融屬性」,未來主管機關對虛擬資產等高風險的投資宜適度漸進納管,祭以相對應的金融監理。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9日指出,台灣過去面臨數次通膨衝擊,央行運用多元政策工具,適時調整貨幣政策,有效減緩通膨衝擊,政策工具箱包括利率、匯率,及貨幣與信用管理三大工具,透過資金借貸成本及數量,影響實體經濟,落實多重目標,使得長期以來通膨維持低且穩定。
澎湃新聞報導,上海第五屆進博會5日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近年來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和新冠疫情等持續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擾亂全球經濟秩序,拖累經濟增長,加劇通膨壓力。大陸央行採取多方面措施,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央行總裁楊金龍3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報告針對近期台股震盪走跌,外資大量匯出,導致新台幣匯率貶值且波動加劇,央行將落實四大對策因應,除了建立場內外監理機制、提供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外,並隨時備妥充沛外幣流動性,以便適時進場調節匯價。
中央銀行12日代財政部標售300億元10年期公債,最高得標利率1.78%,創逾九年新高,且較前一期8月標售的1.192%,大幅上揚58.8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券商主管表示,主要是反應央行9月再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及年底將再升息的預期。
今年以來美歐央行因應通膨飆高,全面強勢鷹派升息應對,不惜經濟陷入衰退之虞,引發國際美元指數一飛衝天,面對雙率強震來襲,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採取緩步升息、積極進場干預阻貶新台幣,力穩雙率,可說面對2018年上任以來最大的挑戰。
國際美元指數居高不下,外資大舉自東北亞撤軍,新台幣7日重貶1.82角至30.928元的近三年新低價,單日貶幅創逾三個月最大,總成交量19.605億美元,其中匯銀推估外資至少匯出12億美元,新台幣8日將演出31元保衛戰。
最近中央研究院公布「台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針對金融制度、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提出建言,並指出「長期的低利率、低匯率政策,為台灣帶來很高的代價。」同時,認為台灣的貨幣政策已走到三大「十字路口」的挑戰,並建議中央銀行應更具獨立性、透明度。建言中認為長期低利率、匯率偏貶,加上金融制度未國際接軌,並指出貨幣政策造成資源錯置、產業扭曲、房價飆漲,不利經濟發展,也使台灣陷入失落的20年。
中央銀行5日公布7月底外匯存底為5,478.11億美元,月減11.52億美元,結束連續二個月增加,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變動主因是歐元等貨幣對美元升貶,折計成美元後增減,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加上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拋匯調節的結果。
根據中央銀行發布6月第二季理監事聯席會議貨幣政策議事錄摘要,14位理事中,除理事陳吉仲(農委會主委)請假外,參與開會的13位理事中,十位偏鴿派贊成升息半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三位較認為應升息1碼、相對偏鷹。
貨幣政策介入房地產市場,根據央行說法,在於房價爆衝會影響金融穩定。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指出,支持亞太地區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即逐季緊縮貨幣政策,適度抑制各地住宅市場的過熱價格和交易活動,前一波央行升息的韓國、澳紐市場已出現政策效果。目前已有八個亞太經濟體調升官方利率,但打炒房措施今年來已減少很多。
近期台股震盪大,甚至一度失守萬六,與投資人所期待的「萬八」背道而馳。中信金財務長邱雅玲18日在法說會表示,雖然2022年有「疫情、戰爭、通膨、升息」四大不確定因素,就整體經濟來看,產業需求穩定、疫情正消退,只要央行適度升息穩住通膨,近期過度被砍的金融資產價格可回到基本面,「台股仍值得投資」。
央行今天宣布明天起升息1碼,跟進美國聯準會腳步,大出市場意料之外。學者認為,央行急著升息可能是考量進口物價壓力,不過急著升息將可能衝擊內需消費,且央行後續貨幣政策難度將會提高,必須在抑制通膨和經濟表現間取得平衡。
儘管俄烏戰事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激烈震盪,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10日表示,美國聯準會仍會依照自己的方式,以升息對應高通膨,3月會升息一次,接下來還會緩步升息,可能較原先估計的3次升息,因為現在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升息應該會多1、2次,台灣會適度跟進升息。
美國聯準會(Fed)27日發布今年首場利率決策會議結論,確立更為鷹派的立場,3月看來升息升定了,反觀我中央銀行也發布2021年第四季理事會的議事錄摘要,透露今年不排除升息,就看三指標而定,即主要央行均升息、物價續漲、企業紓困具成效,市場預料,最快時點可能是第一季或第二季理事會跟進。
中央銀行16日理事會維持政策利率連七季不調整,重貼現率停留在1.125%的歷史最低點,但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去年降的1碼(0.25個百分點),會適時調回來,明年就是朝向緊縮的方向」。楊金龍的談話,無異預告央行明年會升息,且次數不僅一次。
美國聯準會(Fed)加速減少縮減購債,並且預估明年升息3次,今(16日)央行第四季年終理監事聯席會議,對於台灣是否跟進美國腳步升息,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灣升息須關注3個條件,包含關注物價波動、經濟復甦情況和其他國家資金移動等條件;另外,楊金龍提醒房市青年首購族小心升息所帶來的影響,應提早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