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女性收入的搜尋結果,共216筆
富達國際「2023年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在調查亞太地區民眾發現只有三分之一女性對自己財務狀況表示滿意,而台灣民眾,不管男性或女性財務狀況的滿意比重都在12%或13%,更是亞太區最低。
儘管大陸房市深陷風暴,但隨著男女平權意識覺醒,單身購房越來越成為中國女性追求性別平等的新方式。《紐約時報》近日報導,《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發現,近94%的中國受訪者贊成單身女性購買房產,三分之二的人表示這表明對性別平等的渴望。而收入增加等現實變化也有助於提高單身女性住房擁有率。
隨著男女平權意識的覺醒,單身購房越來越成為中國大陸女性追求性別平等的新方式。《紐約時報》報導,《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發現,近94%的中國大陸受訪者贊成單身女性購買房產,三分之二的人表示這表明對性別平等的渴望。而除了觀念的改變,收入增加等現實變化也有助於提高單身女性的住房擁有率。
隨著男女平權意識的覺醒,單身購房越來越成為中國大陸女性追求性別平等的新方式。《紐約時報》報導,《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發現,近94%的中國大陸受訪者贊成單身女性購買房產,三分之二的人表示這表明對性別平等的渴望。而除了觀念的改變,收入增加等現實變化也有助於提高單身女性的住房擁有率。
七夕情人節將至,不過,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升和經濟能力改善,台灣正進入單身社會時代。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一人單獨生活戶數破300萬,占所有家庭型態34%,年增約2.8%;20至44歲各年齡組均超過50%未婚;40歲以上單身人口更接近477萬人。《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則顯示,亞太區女性近半數自認經濟獨立、超過半數積極管理個人財務,儘管如此,僅三分之一對自己財務狀況表示滿意。
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升和經濟能力改善,台灣正進入單身社會時代。《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則顯示,亞太區女性近半數自認經濟獨立、超過半數積極管理個人財務,儘管如此,僅三分之一對自己財務狀況表示滿意。
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升和經濟能力改善,台灣正進入單身社會時代。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一人單獨生活戶數破300萬,占所有家庭型態34%,年增2.8%;20至44歲各年齡組平均超過50%未婚;40歲以上單身人口更接近477萬人。《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則顯示,亞太區女性近半數自認經濟獨立、超過半數積極管理個人財務,54%亞太區女性表示她們正積極管理個人財務,台灣女性比例(59%)亦為亞太區中最高。而每月擁有穩定收益是亞太區女性(75%)進行退休後投資的首要考量,台灣女性(83%)對於收益的需求尤其顯著。
「酒精使用障礙症」是影響全球的十大疾病之一,據2019年世界心理健康調查,全球約有80%人口有飲酒經驗,而有酒精使用障礙症的終身盛行率是8.6%,且有年輕化趨勢。
「酒精使用障礙症」是影響全球的十大疾病之一,根據2019年世界心裡健康調查,全球約有80%人口有飲酒經驗,而有酒精使用障礙症的終身盛行率為8.6%,其中43.9%合併精神障礙,且已有年輕化趨勢。專家觀察,過去成癮門診以中年男子居多,但如今卻常見大學畢業的年輕女性前往求助。要避免飲酒過量,應謹記「男2女1」原則,男性每日飲酒不可超過2單位,女性則不可超過1單位。
日本桌球名將福原愛曾獲得不少桌球公開賽女單冠軍,獲得不少粉絲喜愛,誰料她揮別江宏傑後,由於與一位橫濱男互動甚密,後續還被橫濱男前妻提告求償,形象重創,更成為「身為社外董事的低薪名人」榜首。而今,她的薪水也曝光了。
台灣#MeToo運動延燒,世界其他地區也充斥性別不平等現象。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UNDP)12日發布最新《性別社會規範指數》報告,10年來全球性別歧視狀況並未改善,近9成人口仍有性別偏見,甚至25%的人認為,「男人打老婆情有可原」。《路透》指出,因文化偏見和壓力持續阻礙婦權,聯合國要在2030年實現性別平等的目標恐難以實現。
因長壽風險、通貨膨脹壓力,愈來愈多人不敢提前退休,甚至有不少人或因財務壓力或因「打發時間」退休之後再找工作。根據富達國際調查,亞太區女性有54%受訪者則是透過積極理財面對長壽挑戰;另有44%台灣女性受訪者期望退休後每年投資回報率可達5%~10%。
新聞提要■過去50年,妻子收入高於丈夫的比例躍升2倍。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壓力大,妻子賺的多也有助於維持婚姻。
「媽媽,我的東西放在哪裡?」、「媽媽,我的制服洗好了嗎?」、「媽媽,我的教學觀摩日妳會來參加嗎?」……,剛過完母親節,小編對所有的媽媽們再說聲「母親節快樂!」身為人母的妳,真的辛苦了,現代女性「媽媽不只是媽媽」,同時身兼好幾個身分,是媽媽、是伴侶、是女兒,也是OL上班族,日常生活中不僅扮演著付以愛與關懷的家庭主要照顧者,今天有愈來愈多女性更是一家之主(家庭經濟支柱),新時代「女力」影響力崛起,不容小覷!
富達國際首度於亞太區發布的《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顯示,亞太區女性普遍最擔心生活成本上漲(81%)、長期經濟狀況(73%)、自身儲蓄及投資能力(70%),且僅36%對自己整體財務狀況有信心,認為退休儲蓄能維持超過20年生活,比例明顯低於男性(45%)。
隨著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退休儲蓄成為民眾越來越重視的議題,而近年不斷攀升的通膨及動盪的金融市場,更加劇個人財務管理的挑戰。首度於亞太區發布的《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顯示,亞太區女性普遍最擔心生活成本上漲(81%)、長期經濟狀況(73%)、自身儲蓄及投資能力(70%),且僅36%女性對自己整體財務狀況有信心,比例明顯低於持相同看法的男性(45%)。
富達國際首度於亞太區發布的《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顯示,亞太區女性普遍最擔心生活成本上漲(81%)、長期經濟狀況(73%)、自身儲蓄及投資能力(70%),且僅36%女性對自己整體財務狀況有信心,認為退休儲蓄能維持超過20年生活,比例明顯低於男性(45%)。
癌症連40年位居國內十大死因之首,衛福部前年發布「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十大癌症死因,女性癌症就占兩項,分別為第四名乳癌及第十名卵巢癌,婦癌對女性健康影響不容小覷。壽險業者建議,女性除必備實支實付或住院日額醫療險,也應及早規劃癌症險、實物給付型防癌險或重大傷病險等保障,轉嫁治療癌症經濟風險。
隨著口罩禁令鬆綁,疫後生活又帶來一次新改變。這場疫情對每個人的生活及工作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許多人因面對健康、育兒及其他家庭需求被迫調整工作狀態,甚至不得不離開職場,而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更揭露,職場女性在疫情間承受了較高的失業危機與收入損失風險,且即便今後景氣復原,這樣的損失仍會持續。
人口老化加上生育率低落的現象,已成中國社會結構不可承受之重。有大陸女性學者就直言,生育的成本、就業的不確定性,乃至生活方式的改變,都讓大陸年輕一輩不願生孩子;根本問題還是減負,減輕居民的生活負擔,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提高人口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