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威尼斯雙年展的搜尋結果,共93筆
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之2024年「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代表參展藝術家袁廣鳴、策展人陳暢偕同北美館團隊,於今日宣布展名「日常戰爭(Everyday War)」,將集結展呈藝術家近三十年來創作生涯的核心觀念,以其專擅的錄像藝術,結合裝置作品建構出一處「日常」的類居家場域,尋索我們目前所處之真實生活,及「棲居難以為詩」背後的隱慮及威脅。
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參展單位自5月開展以來便引起各種爭議與關注,從台灣館定位到歐洲文化中心(ECC)邀請展受補助,均有不認同的聲音。今年作為台灣館策展人的曾瑋指出,與其討論台灣以什麼名義參展,更應該在意的是台灣是否提出了自己的建築論述而受到重視與關注。
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2024年「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由袁廣鳴獲推選為參展代表。
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正式宣布退出正在舉行的國際藝術文化展覽 - 威尼斯雙年展。主因是有參展者展出有關新疆拘留營情況的裝置作品,為此抗議不實。實際上在5月22日的第18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築展開幕之際,中方大使館就曾發表聲明,強烈反對將新疆拘留營的視覺投影納入其中。
義大利威尼斯居民昨(28)日上午起床嚇壞了,原來大運河(Grand Canal)其中一段被染上了「螢光綠」,當局已緊急抽驗,懷疑是環保團體所為,不過目前沒有任何團體證實犯案,更有環保團體被問道時急澄清「不是我們」。
科學研究顯示,植物和人類一樣,也能感知到周圍聲波,若一場音樂會是以植物為主要觀眾,會如何呈現?今年台北藝術節由藝術家林人中擔任策展人,以現今人類最關切的環境主題為主軸,想像一個萬物共生的未來,節目內容包括《給植物的音樂會》、2019威尼斯雙年展金獎作品《太陽與海》,都將在台灣登場。
闊別三年,重回柏林影展。過去最常造訪的兩座影城,一個早已歇業,一個則把座椅加寬加長還有升降腿墊;無論消失或改裝,皆是因應觀影人口巨變以及新冠疫情衝擊的結果。而影展持續舉辦,對創作和產業都別具意義。好久不見,也成了影人相見最常互道的第一句話。
今年代表比利時參與威尼斯雙年展,亦是名列Artfacts線上藝術數據庫中全球百大藝術家的法蘭西斯.艾利斯,首次在台個展以「遊戲」為題,進而反思氣候變遷、不平等、戰爭等議題。
新竹縣文化局舉辦「新竹縣優秀藝術家薪傳展」邁入第26年,今年邀請在地藝術家許賓香接棒展出「境.域」油畫展,19日在美術館105展廳盛大開展,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與許賓香推出的文創包也亮相登場。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溫柔,對藝術家來說,是什麼樣的畫面?如何讓溫柔永續。逆境,如何自處,藝術家怎麼表達逆境、挫折與絕望!?年輕藝術家林家弘(1984-)作品中,總是出現帶著水汪汪大眼睛的人物,令人又愛又憐。
走進易若家筆下的世界,本該是給人厚重感的油畫,每一個細節卻都充滿了輕巧而靈動的筆觸,畫中人物的表情更是生動而活潑。每一隻狗、每一隻貓、每一隻大象、每一隻鳥都像是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在畫布裡的世界,過著多采多姿,令人艷羨的生活。
五年一度的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堪稱全球當代藝術界的重要盛會,過往台灣藝術家卻甚少參與,而本屆卡塞爾文件展上則有4組共計23位台灣藝術家參展,其中藝術家張恩滿的《蝸牛的漂浮系統》,以船屋形態漂流於卡塞爾市的富爾達河面,成為融入地景的展件。
由於歐美國家的疫情解封,因此許多品牌開始恢復疫情前的投資力度,4月起先是報復般的舉辦時尚派對活動,接著Dior、LV與Gucci紛紛宣布5月起早春或秋季時裝秀舉行地點,名單令人眼睛發亮,Dior在韓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LV將在美國加州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Gucci於義大利蒙特城堡(Castel Del Monte)分別舉行時裝秀,藉校園、研究中心與世界遺產的知性與獨特性,呈現振奮人心的作品。
宏達電(2498)旗下VIVE Arts宣布, 與藝術家、電影製作人與表演者曾吳合作2022年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雙年藝術展的特別藝術項目-大型影像和聲音裝置《Of Whales》。此作品將於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期間展出作為塞西莉雅.阿萊馬尼(Cecilia Alemani)所策劃的「夢之牛奶」(The Milk of Dreams)主題展覽中一部份。雙方所合作的《Of Whales》全新沉浸式VR藝術作品,為曾吳首件展出的VR創作,預計將於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Switzerland)中展出。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風吹髮散、懷念威尼斯,創傷夢境、里奇歐尼宮台灣館招手中⋯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台灣當代藝術家曾御欽(毛氏),4月10日起程赴歐,準備發展,他自詡是一隻被切斷雙腳的鴿子,必須視死如歸、勇敢飛出去,不再給自己留後路。
本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經歷臨時因參展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疑涉妨害性自主事件而終止合作,25日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宣告,展覽計畫將以《不可能的夢》為題,改為文獻展示與國際論壇並進。
「畫中描繪的威尼斯是跨越世紀,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源泉」蘇富比環球藝術品部主席布魯克.蘭普利如是說。莫內畢生僅造訪威尼斯一次,創作了系列作品共37幅,相隔百餘年後,系列中的《威尼斯大運河與安康聖母教堂》將在4月20日回到它誕生的城市,也慶賀兩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在疫情中順利開展。
本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經歷臨時因參展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疑涉妨害性自主事件而終止合作,25日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宣告,展覽計畫將以《不可能的夢》為題,改為文獻展示與國際論壇並進的形式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