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娛樂性用藥的搜尋結果,共07筆
新興毒品是近年來興起之濫用藥物的統稱,常見有強力搖頭丸PMMA、搖頭丸、搖腳丸等,又被稱「俱樂部用藥」或「娛樂性用藥」。台中市和平警分局長陳祥麟上警廣電台接受專訪談到,新興毒品多以飲料方式偽裝,易吸引青少年好奇初次使用,藥頭多以行銷話術如「只是會high的咖啡及茶」等,致新興毒品使用人數快速增加,其中又以笑氣最容易取得,吸入過量甚至可能缺氧、死亡。
若出現早洩或陽痿等症狀,男人都會難以啟齒,甚至認為要像謎片男主角一樣,金槍不倒幾小時才是正確的,但其實並非如此。泌尿科醫師表示,早洩是性功能障礙裡最常見的狀況,他也分享「早洩8大危險因子」,其中包含肥胖與愛喝酒。
針對北市議員質疑「娛樂性用藥減害手冊」有教導民眾吸毒之嫌,疾管署澄清表示,「娛樂性用藥減害手冊」是疾管署補助民間團體編印,提供第一線專業人士輔導使用成癮藥物者的參考,為避免一般民眾閱覽造成誤解,該民間團體已於數月前從其官網撤除,專業人員如有需要可直接向該團體索取。
民國黨台北市議員徐世勳臉書今(17)日貼出日前質詢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影片,質疑應該教民眾戒毒的衛福部,卻贊助出版「用藥」手冊教人吸毒。柯文哲聽到後大吃一驚,還疑惑地問「娛樂性用藥是指毒品嗎」?
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2日在市議會報告「針對校園不當教材,教育局如何把關」專案時指出,針對議員要求在市府性別平等委員會23席中增加家長代表席次,在明年3月新屆期開始後,家長席次可望由1席增為5席,其中國小家長代表為兩席。至於各級學校性平會也鼓勵校方多元邀請,廣拓對話平台。
反同婚家長團體質疑疾管署防疫醫師疑變相鼓勵同志跑趴使用娛樂性藥物。疾管署指出,不可能鼓勵任何能造成愛滋病傳播的行為,強調歡迎批評,但希望是出於善意和基於事實。
用藥助「性」,小心開春染愛滋!長達6天的春節連假,不少年輕族群縱情夜生活。新北市衛生局提醒,狂歡時,除應避免嘗試用藥,性行為也務必全程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