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媽媽不見了的搜尋結果,共33筆
每個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明明東西就在手裡卻沒發現,還一頭霧水地到處尋找。大陸一名媽媽日前在家裡照顧孩子,她一邊滑手機一邊晃動學步車,未料一抬頭竟發現寶寶不見了,她著急地起身尋找,不久後才驚覺,原來寶寶一直被自己抱在手上。
熱心民眾牽著一位神情慌張的男童至新北市中和警分局安平派出所,民眾向警方表示在四號公園遊樂區看到男童和朋友玩耍,但過了許久男童家屬都沒有出現,疑似迷失兒童,因此請求員警協助。
喝醉喝成春光乍現!大陸廣東街頭近日一早出現1名女子「沒穿褲」蹲坐地上,路人一問得知女子昨晚喝醉斷片、睡在路邊,一早起來時發現外褲不見了,卻想不起昨晚發生什麼事,女子心慌之下大哭,甚至喊著找媽媽,最後用外套裹著下半身、坐計程車回家;此事在當地瘋傳,網友大肆討論起褲子失蹤原因。
82歲黃姓婦人於14日被送到高雄大同醫院治療,雖然其他病人搞錯導致認錯人,但院方16日上午在黃婦清醒後,通知家人林小姐到院方探視,林小姐感謝高市府與大同醫院的幫忙。
新冠肺炎確診病人不只對抗疾病,被隔離時須面對一家人被分散治療的「生離」困境。20歲慢飛天使「小靜」心智年齡只有5歲,確診時已是重症,從新竹轉至台中慈濟醫院治療,不時出現焦慮情緒。社工師與醫護團隊協調在其他縣市治療的家人轉入,讓他們得以團聚病房,病況也逐步好轉,已經可以返家自主健康管理。
我媽媽不見了!台中市八旬失智楊姓阿嬤,在醫院看完診後竟走失。台中市警第二分局育才所員警獲報後,立馬擴大調閱周邊路口監視器展開尋人大作戰,發現阿嬤曾出現在台中火車站附近,調閱火車站周邊的監視器影像,發現她搭上往南下的一列火車,員警將阿嬤的照片轉發至鐵路警察群組,終於找到阿嬤。
基隆市搜救隊2日前往花蓮支援太魯閣號408次出軌意外救災,一路挺進最慘的第7、8節車廂。搜救人員回憶,當時隧道、車廂內陰暗潮溼,空氣間充斥血腥味,還有個倖存媽媽著急指愛女僅尋獲上身,哭求救難員「要找回下半身」,還女兒一個全屍,當尋獲下半身的消息傳來,這名慈母一度泣不成聲,讓在場人員無不紅了眼眶。
18歲無照的蔡男18日晚間9時許,偷開父親賓士車,行經新莊壽山路時,撞上違規左轉的28歲傅姓男重機騎士後再撞上民宅,該騎士送醫後宣告不治,肇事少年右腿受傷在林口長庚醫院救治中;肇事少年的父親表示,18日吃飯時孩子就不見了,會找時間與對方致歉,談後續事宜。
台中市太平區黃姓1家4口日前到921地震公園玩耍,當時爸爸開車載姐姐,媽媽騎機車載5歲女童前往,1家人返家後,卻發現5歲黃姓女童不見了,原來在公園內,媽媽以為小女兒跟著爸爸、姐姐坐同1台車回家,然後媽媽獨自騎機車回去,回公園遍尋不著情況下,經警方通知,約在公園領回女童,結束1場驚魂記。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小壯丁九歲時,我在某集團擔任總經理特助,經常代表老闆接待參訪貴賓,每天工作朝九晚十。
小薰27日過31歲生日,工作行程滿檔的她,前一晚欣賞去年拍攝的驚悚靈異劇《76号恐怖書店》內部試片。她笑稱這是「最驚嚇的一次生日」,有好幾場戲都被嚇得說不出話,心有餘悸的她隨後在張書偉、饒星星等好友簇擁下提前慶生,許下今年最大願望「希望爸爸的身體健康,沒有病痛」,她說,自從母親生病過世,她就不忍心看到也無法承受家中長輩遭受病魔襲擊。
家庭裡有了寶寶,有時不僅可以做夫妻關係的調味劑,甚至有時候還可以幫助大人們做一些事情。在國外就發生一件不可思議的家庭「趣事」,爸爸在外喝醉酒,打電話要老婆去接他,氣瘋了的媽媽打死不去接,結果5歲的兒子就獨自開著「跑車」,還真的將醉酒的爸爸接回家了。
小時候不聽話,很多人的爸爸媽媽都會拿出「家法」伺候,有的是雞毛撢子,有的是棍子,還有人被熱熔膠條「修理」過,而這些東西也都成為大家童年最恐懼的物件,甚至現在看到都還會「剉」一下。
大陸江蘇有一對父母平時因為在台灣工作,近日特地帶著一對2歲4個月大的雙胞胎女兒回鄉過中秋節;20日早上媽媽去廁所時,其中一名女兒竟從28樓住處墜落身亡,當場慘死吸引百人圍觀,畫面十分令人痛心。
彰化縣34歲施男6月26日晚間7點52分酒後駕車,在彰化縣溪湖鎮二溪路大突巷,逆向超速撞上呂姓女騎士,竟將呂女繼續拖行達77公尺,直到無法前進才停下,呂女傷重不治,彰檢認施男四度酒駕還肇事致人於死,且犯後不知悔改、死不認錯,依公共危險、肇事逃逸等罪起訴,求處十年重刑,20日下午彰化地院在延押庭中裁准繼續羈押。
最心疼的謊言!大陸廣東東莞一名3歲女童,因罹患胚胎型橫紋肌肉瘤,導致視神經遭壓迫,造成她的右眼幾乎失明,目前已接受6次化療,身體相當虛弱且頭髮已掉光,但病狀仍未好轉,之後還得進行8次化療,而乖巧的她儘管病情嚴重,但不忍看見媽媽傷心,還曾謊稱自己看得見。
看完這齣戲,激動的情緒伴著淚水,從不多愁善感的我卻久久不能自己。這部戲演的就是人生,值得你我品味深思的人生!隨著劇情流轉,許多的曾經不斷湧上心頭,也許時間已經久了,懷念的情懷多過於對辛苦的感受,但它的確讓那份刻意封鎖在內心深處的記憶又再一次湧現腦海。
「少有所安、老有所養」,向來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