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存活期的搜尋結果,共44

  • 每年7千人罹攝護腺癌 「4症狀」是警訊!這處疼痛已晚期

    每年7千人罹攝護腺癌 「4症狀」是警訊!這處疼痛已晚期

    台灣每年約有7,000人罹患攝護腺癌,泌尿科醫師表示,攝護腺癌症狀常見症狀包括血尿、排尿不順、夜間頻尿、解尿不完全,當出現這些狀況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攝護腺癌,千萬別等會陰部疼痛、轉移出現時才就醫。若病灶轉移,平均存活期僅2年左右。

  •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療法」有助延長存活期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療法」有助延長存活期

    肝癌多年來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名,由於肝癌早期身體通常不會有不適感,因此常讓人掉以輕心,經常一發現就已經邁入晚期。醫護表示,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免疫治療再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已成為對抗晚期肝癌的第1線治療選擇,但也呼籲民眾若有肝症狀問題應定期追蹤。

  • 預測死亡紀事 中榮研發末期病患存活期演算法

    預測死亡紀事 中榮研發末期病患存活期演算法

    當死亡已不可逆,還需要積極治療嗎?對於末期病患準確預測其存活期,可以減少病人不必要的無效醫療,也讓親屬把握時間好好道別;台中榮總利用60多項指數成功開發AI演算模型,準確預測非癌末期患者1至3個月死亡機率,準確度達87%,日前更在2023年亞太安寧療護會議中發表,獲各國廣大迴響。

  • 男性健康殺手是它!年紀越大越易中 癌轉移僅剩2年

    男性健康殺手是它!年紀越大越易中 癌轉移僅剩2年

    台灣男性罹患攝護腺癌人數增加,目前為國人癌症第5大死因;醫師提醒,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開始出現症狀時,可能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差不多,因此許多人會掉以輕心,建議50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應定期檢查。

  • 貧血、不明瘀青要當心 惡化成癌「存活期恐不到1年」

    貧血、不明瘀青要當心 惡化成癌「存活期恐不到1年」

    前台視主播、前復興航空發言人,現任好好聽文創總經理劉忠繼因血癌病逝,享壽65歲。好好聽文創指出,劉忠繼於2022年5月確診「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及骨髓纖維化」,歷經幹細胞移植、洗腎等治療,仍不敵病魔。醫師提醒,如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出血、疲倦、虛弱、瘀青,務必盡速就醫。

  • 長期消化不良竟罹膽道癌 新療法有助延長存活期

    長期消化不良竟罹膽道癌 新療法有助延長存活期

    57歲劉先生5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一進食就脹氣,症狀持續半年後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發黃,進一步檢查為肝內膽管癌第三期。醫師指出,膽道癌早期難發現,約6、7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過去因治療方式有限,五年存活率小於5%,而最新跨國三期臨床試驗發現,免疫療法合併化療可提升整體存活期,目前該治療已獲我國衛福部核准。

  • 易被忽略的深水炸彈!壺腹癌晚期存活期僅4個月

    易被忽略的深水炸彈!壺腹癌晚期存活期僅4個月

    壺腹癌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疾病,每年發病率約千萬分之2到6,僅佔消化系統癌症的0.6%~0.8%。過去三十年間,發生率逐漸增加,平均診斷年齡為 60 至 70 歲,遺傳性息肉病綜合徵(FAP)患者發病年齡則較早。壺腹癌沒有明確的風險因子,早期診斷或篩檢較為困難。早期壺腹癌沒有附近組織或淋巴結的侵犯,能開刀清除乾淨,通常預後良好,5年存活率可達3~6成以上。無法切除的壺腹癌,其平均存活期約4 ~6 個月。壺腹癌的形成過程與大腸直腸癌相似,由壺腹腺瘤演變而成,因此壺腹腺瘤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

  • 背痛半年竟是癌王3期 她改變生活扭轉1年存活期

    背痛半年竟是癌王3期 她改變生活扭轉1年存活期

    46歲的陳姓病患3年前因為背痛,無法睡覺,食不下嚥長達半年,檢查診斷為胰臟癌第3期,因腫瘤太大且淋巴轉移無法開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鍾智淵,鍾智淵安排病患進行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鍾智淵表示,病患定期治療追蹤,改變罹病心境,調整生活型態,過著有機生活健康自然飲食,下田耕種流汗曬太陽,加上樂觀的態度,雖然罹患的是癌中之王胰臟癌,存活期預估1年,但陳姓病患現在過得自由又快樂,從治療副作用中很快復原。

  • 新型標靶藥 可延長胃腸道基質瘤存活期

     胃腸道基質瘤由於無明顯症狀,透過一般癌症篩檢或內視鏡不易察覺,確診往往已是晚期且併發轉移,隨著腫瘤長大產生阻塞,容易引發部位出血及食慾下降,若伴隨吐血、解黑便及疼痛等症狀,情況相當棘手,如今治療出現曙光,新型第四線標靶藥物,已被證實能有效阻斷癌細胞訊號傳遞,可提升病患存活期。

  • 再生緣引進日本細胞治療技術 獲特管法通過

    再生緣生技27日宣布,日本癌症治療權威醫院-南東北病院日前發表治療研究顯示,透過「NK細胞治療」合併癌症常規治療之胰臟癌患者,有機會多一倍的存活期。該公司已將此治療技術移轉入台灣,與彰基醫院等醫療機構合作,並獲特管法通過,將為國內癌症患者帶來新治療契機。

  • 《生醫股》解盲失敗 杏國胰臟癌新藥三期主要療效指標未具顯著差異

    杏國(4192)新藥SB05PC全球胰臟癌三期試驗解盲結果今(21)日下午揭曉,主要療效指標未具顯著差異,公司表示,將繼續完成臨床試驗報告,待臨床試驗結束後,再依臨床試驗數據進行細部分析及討論,定訂後續開發策略。

  • 醫師說的存活期、反應率是什麼?癌友必知的重大關鍵字

    醫師說的存活期、反應率是什麼?癌友必知的重大關鍵字

    癌症就是惡性腫瘤,是指一群生長迅速不受控制的癌細胞,侵犯身體器官和周圍組織,並且會經由血液或淋巴循環轉移擴散到其他器官組織,破壞身體功能甚至危及性命的疾病。

  • 這3類肝癌不宜手術仍有救!合併治療可增存活期

    這3類肝癌不宜手術仍有救!合併治療可增存活期

    「林醫師,我爸已經90歲了,但檢查出肝癌晚期,該怎麼辦……」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移植外科主任林毅志醫師回想,近年子女推著年邁父母就診的場景漸增,因台灣人口高齡化,癌症好發年齡之中位數也逐漸提升。

  • 智擎胰臟癌新藥報喜 逾5億元里程碑金將入袋

    智擎(4162)胰腺癌新藥安能得(ONIVYDE)營運大報喜!受惠日本市場銷售暢旺,帶動歐亞地區第一期銷售里程碑達標下,預計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 5.6 億元)銷售里程碑授權金將入袋,約可貢獻EPS約3元。

  • 想擺脫洗腎、延長存活期 專家:關鍵是這兩件事

    想擺脫洗腎、延長存活期 專家:關鍵是這兩件事

    台中市一名五十八歲的王小姐(化名),十八年前確診為末期腎衰竭,每週需往返醫院三次接受洗腎治療,生活品質大打折扣,而且因為頻繁請假接受洗腎治療而無法正常工作,長期下來對身體和心理都造成龐大的負擔。所幸,在妹妹主動表示願意捐腎後,陳小姐順利完成腎臟移植手術,術後不僅恢復良好,而且在穩定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情形下,也從未發生器官排斥的現象。直到現在,姊妹倆仍時常相約出國遊玩,享受健康新生活。

  • ASCO展頭角!生華科膽管癌新藥併用標準療法 延長患者存活期6個月

    生華科(6492)新藥開發傳捷報!旗下Silmitasertib在膽管癌一線治療I/II期人體期中分析療效數據,獲選將於1月15日登場的ASCO國際胃腸道癌症研討會(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Symposium)以口頭及壁報形式發表,該療法顯著優於標準複方化療近一倍時間,同時延長病患生命達六個月以上。

  • 台灣大腸癌地圖出爐 這幾區盛行率最高

    台灣大腸癌地圖出爐 這幾區盛行率最高

    據最新資料顯示 ,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2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為提升民眾對大腸直腸癌早期篩檢與治療的重視,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發布「大腸直腸癌治療地圖」,其中以2014至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以南區(雲嘉南)、台北區(高屏澎)及高屏區(高屏澎)盛行率高。

  • 國衛院開發轉移性胰臟癌化療複方 可延長存活期11.4個月

    國衛院30日宣布,該機構聯合台等4家醫學中心,特別為台灣胰臟癌病人量身定作更具療效的治療複方SLOG,目前已共同完成第I/II期臨床試驗(T1211),證實能有效延長台灣胰臟癌病人整體的存活期達11.4個月,特別是有效降低血液毒性的副作用,成果令人滿意。

  • 中胰臟癌最多活半年 NK細胞療法成新救星

    中胰臟癌最多活半年 NK細胞療法成新救星

    胰臟癌被稱為「癌症之王」,惡性度極高,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5年存活率不到1成,平均壽命為3到6個月。日本免疫細胞治療專家照沼裕博士發表的NK細胞治療胰臟癌研究中顯示,胰臟癌患者存活率可由原本的3至6個月延長至13個月。今再生緣生物科技已將此項專利技術引進台灣,盼嘉惠國內癌症病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