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存股的搜尋結果,共4,594筆
今年金控超級股東會,除董監改選議題受矚目外,廣大金融「存股」族今年變成「存骨」,不只多家金控配息縮水,更有三家金控沒有發放現金股利,14家金控現金股利僅約1,200億元,與去年相較幾近腰斬,更創下近九年的新低,小股東對配息失望,轉而關注今年獲利展望,及明年能否回復到正常配息水準。
存股領息是廣受台灣人熱愛的投資模式,配息型產品長年來持續獲得投資人偏愛,特別是台股高息ETF受益人與規模不斷創新高,顯示出台股高息ETF人氣暢旺,不僅適合做為長期投資標的,亦可作為投資人存股領息的收益靠山。目前市場上有11檔台股高息ETF,投資人可依照不同理財目的需求以及配息時間搭配做選擇,不過投資人一定都不希望賺股息、賠價差,因此存股也要考量成分股企業獲利成長性,若能再加上穩定配的「高配息率」,如此息利雙收,更是會讓存股族笑呵呵。
「存股領息」是廣受國人熱愛的投資模式,配息型產品長年來持續獲得投資人偏愛,特別是台股高息ETF受益人與規模不斷創新高,顯示台股高息ETF人氣暢旺,不僅適合做為長期投資標的,亦可作為投資人收益靠山。
台股本周多頭「強強滾」,時序將進入6月,上市櫃股東會邁入高峰,光是本周就有337家上市櫃公司將接力登場,法人分析,受下半年需求回溫加持,公司股東會多有望釋出樂觀展望。
許多人大半輩子辛勤工作,就是為了存夠錢,享受愜意的退休生活,但對如何規劃卻是一知半解。樂活大叔施昇輝列出4大必備條件,只需滿足這些條件,退休後不用努力賺錢,每年也能有50萬的收入,當個樂活退休族。
電動車發展長期趨勢依舊屹立不搖,在此趨勢之下,車用PCB的長期成長動能無虞,就算總體庫存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仍有相對穩定的訂單來源。
輝達(NVIDIA)正當紅,台股也出現輝達概念股,其中受惠最直接的族群莫過於半導體供應鏈,投信也積極開發台股半導體ETF市場。如以目前成立的四檔半導體ETF的前五大持股來看,台積電、聯發科、聯電都在前五大持股行列,而瑞昱、日月光控股、矽力*-KY、聯詠也是持有的重點個股。
連續12年配息且填息的紀錄保持者元大高股息(0056)將正式改為季配息,將能滿足愈來愈多投資人藉由不同天期台股ETF配息頻率打造專屬現金流。該檔基金揮別年配息後,過去一年一次的除息前後進場策略將可季季參與,且投資人不需再「季配」與「長期穩定高息紀錄」間取捨。元大投信訂定未來除息月份訂為1、4、7、10月,因此今年94萬投資人將可在7月參與首度季配息。
根據最新統計,3月台股ETF規模已經飆破兆元,有3檔高股息是規模增加最多的前4檔,顯示高股息ETF依然是存股族熱門標的。專家表示,高股息殖利率高又抗跌,尤其是復華投信推出的特選臺灣科技優息指數(00929),觀察5年年化報酬率約有15.9%,對於存股族來說頗具吸引力!
明係(6804)今(26)日舉行股東會時指出,因受疫情、通膨、升息因素影響,目前自行車產業受到市場庫存調整,中低階車種供需需求修正中,中高階車種以及E-Bike需求受到庫存調整影響較小,揮別疫情造成缺料、缺櫃之情況,產業供需已漸漸回穩改善。
半導體大廠輝達搭上人工智慧(AI)熱潮,財測亮眼,今天股價漲逾24%,市值1兆美元俱樂部近在眼前。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買盤同樣旺盛,終場大漲12%。
ChatGPT橫空出世,為AI運算帶來的核彈級商機,除NVIDIA最新獲利令分析師驚豔外,以一顆AI晶片稱霸世界的NVIDIA,也照亮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無限成長商機,法人建議,投資人賺AI財不必捨近求遠,透過台灣半導體ETF布局,可以打敗選股焦慮,趁今年第2、3季半導體庫存落底布局,2024年產業景氣恢復成長動能後,股價有機會熬出頭。台灣半導體ETF下半年衝高。
據本月19日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的受益人前一周意外下滑1萬2,650人,是今年繼1月13日當周下滑後,第二次下滑,但今年以來還是增加46萬9,748人,總受益人來到462萬5,906人。投信法人建議,台股高檔震盪下,可鎖定高息基金、ETF。
3月矽谷銀行等接連爆雷後,投資人擔心美國地區銀行還有很多未爆彈將掀倒閉潮,歷經2個月動盪後,儘管存款持續流失但速度放慢,銀行股獲喘息機會股價終見回穩。
領先指數突圍,今年以來六檔台股基金交出30%驚人報酬。加權指數本月18日站上「萬六」,同期間國內股票型基金包括日盛新台商基金、日盛MIT主流基金、日盛上選基金(A類型)、日盛台灣永續成長股息基金、野村高科技及野村e科技基金等六檔則有超過30%的報酬,相較加權指數的13.9%,有20%左右的超額報酬。
日本解除邊境管制後,旅遊復甦行情正式啟動,疫情後觀光潮湧現帶動內需消費動能,可望進一步推升日股後市表現,國內個人消費受到旅遊需求復甦和汽車供應限制放鬆的支撐,日本整體經濟仍可持續成長。
國人追求被動收入,因此偏愛金融股。根據證交所截至3月的資料顯示,定期定額前20大熱門標的,金融股就佔了6成,不過深受升息影響,其獲利與配息皆縮水,進而轉移目光至科技股。其中,由復華投信推出的00929成為值得關注的大黑馬高股息ETF,00929追蹤的「特選臺灣科技優息指數」5年累計報酬率達108%,勝過大盤及很多高股息指數。
統一投信近日一連舉辦三場「股債雙存術」北中南巡迴講座,三場近700人參與。講師團隊由統一投信新金融商品發展處資深副總張美媛,率領統一FANG+ETF(00757)基金經理人林良一及統一美債10年Aa-A ETF(00853B)基金經理人許雅惠,分享升息末段的股債雙存投資策略,鎖定今年來最受市場關注的雙A趨勢,包括AI及A級債。
投信主被動基金規模持續攀升,但主要靠債券ETF基金投資熱潮獨撐大局。據最新統計,4月投信基金規模增加749億元,來到5.42兆元,但觀察各類基金規模消長,債券ETF規模增加635億元獨占鰲頭,其他海外收益型基金、組合型基金則小幅增加,台股基金與台股ETF規模分別流失超過百億元,整體呈現債增股減、內冷外熱的趨勢。
投資台股要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ETF,從成交量來看,台股ETF交投熱度不減,48檔台股ETF近5日成交均量上萬張的有6檔,分別是元大台灣50反1、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元大台灣50、國泰台灣領袖50、群益台灣ESG低碳。整體來看,除了1檔反1ETF外,4檔是高息,另有一檔則是ESG低碳主題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