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季增年率的搜尋結果,共198筆
美國商務部24日公布,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4.7%高於預期,顯示通膨升溫依然火熱,加上勞動市場持續強勁,加劇投資人對於Fed可能拉長升息周期的擔憂。
日本官方14日數據,當地經濟成長在2022年10到12日期間,季增年率達0.6%,一掃第3季衰退1%陰霾以及避免進入衰退期。日本景氣再度好轉,但出口受到全球需求疲弱影響,上季GDP漲幅明顯較市場預估值2%要少許多。
市場分析: 全球主要股市在台股封關期間普遍延續年初反彈氛圍,其中NASDAQ、費半在市場預期美國經濟軟著陸機會轉濃下漲近5%,而陸、港也因防疫解封利多發酵再創波段新高,台積電ADR於封關期間上漲約7.49%;NASDAQ、費半、歐股及港、韓股自國曆年開年漲幅已逾10%最強勢,台股補漲可期。
拜消費者支出增加所賜,美國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初值季增年率為2.9%,顯示在高利率環境下,經濟依然強勁。報告亦顯示通膨明顯下降,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者支出(PCE)物價指數,上季增加3.2%,大幅低於第三季的增加4.8%。
拜消費者支出增加所賜,美國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初值季增年率為2.9%,顯示在高通膨、高利率與潛在衰退憂慮環伺下,美國經濟依然表現強勁。
日本經濟成長捎來一絲好消息,經修正後七到九月GDP衰退幅度縮小,但還是沒有從負數轉正數。不過,日本政府從十月開始解封,在大開國門歡迎國際遊客訪日下,本季GDP有機會向上成長並走出衰退的窘境。
聯準會鷹式升息推高房貸利率,打擊美國房市買氣,並連帶影響木材需求,使得它被名列跌幅最慘的大宗商品之一,而且木材市場前景短期內恐怕難以改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1月交割的任意長度木材期貨(random-length lumber),11月29日以每1,000板尺(board feet)423.8美元作收。該合約今年來已跌63%左右。
聯準會鷹式升息推高房貸利率,打擊美國房市買氣,連帶影響木材需求,位列跌幅最慘的大宗商品之一,而且木材市場展望短期內難指望改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1月交割的任意長度木材期貨(random-length lumber),11月29日以每1,000板尺(board feet)423.8美元作收。該合約今年來已跌63%左右。
根據日本官方今公布的數據,在七到九月期間,日企對工作場所以及設備裝置方面的支出還是有成長。專家學者認為,代表這些公司還是有在投資未來,準備迎接新冠疫情漸漸式微後的反彈行情。
主計總處29日公布最新預測指出,考量全球經濟降溫,下行風險升高,出口動能下滑,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3.76%大幅下修至3.06%,此外,預測明年出口將出現四年來首次衰退,因此明年經濟成長預測也不保三。
受到日圓暴貶、通膨升溫與全球成長減速打擊,日本第三季經濟意外陷入緊縮,此為一年來首見,與前季比較換算年率衰退1.2%。雖然日本重啟國門有利觀光產業,但日圓走疲推高進口成本,第四季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
美國周四公布上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率季增2.6%,不僅擺脫連兩季負成長,也高於市場預期,經濟重返擴張至少顯示通膨疑慮暫時得以紓緩。
儘管汽油價格大跌,但8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仍分別月增0.1%與年增8.3%,高於市場預期,顯示通膨率(即CPI年增率)仍居高不下,聯準會(Fed)不僅下周例會將再升息3碼,激進升息策略恐會延續到2023年。
由於日圓貶值導致進口物價大漲,日本8月企業物價指數(CGPI)年增9%,連18個月高於去年同期,且連五個月改寫歷史新高,顯示原物料成本高漲壓縮企業獲利。但日本央行(日銀)將於9月21~22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該央行料將維持超寬鬆貨幣立場不變。
拜解封後消費者支出增加所賜,日本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達2.2%,已連續三季成長,經濟規模也回復疫情前的水準。
拜解封後消費者支出增加所賜,日本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達2.2%,已連續三季成長,經濟規模也回復疫情前的水準。
儘管也有通膨壓力,不過在抗疫規範鬆綁後,日本消費陸續回籠,5月當地零售銷售,就年增率來說已連續3個月都是成長的。不過,月增率的增幅卻是愈來愈小。
根據聯準會的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在歷經上季衰退後,第二季經濟成長可能僅0.9%。
日本在2022年首季受到新冠另波新疫情衝擊,GDP呈現萎縮狀態。不過,在民間消費大力支持下,雖然企業資本支出減少,當地經濟成長經修正後,衰退的程度也沒原先想的這麼多。
加拿大周二(5月31日)官方數據顯示,儘管今年首季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強勁,但第二季仍將維持一定動能。而這強化加拿大央行可能於本周會議升息2碼的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