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學校規定的搜尋結果,共909筆
學生時期有各種校規,管理學生服裝儀容與行為,每所學校幾乎大同小異,但IG粉專雲林點則分享,雲林各校有些奇特的校規,包括考到駕照也不准騎車,禁止學生吃棒棒糖,不能留瀏海和不能尖叫等等,每一項都讓人看了目瞪口呆,也引起網友討論。
雞蛋是校園營養午餐的常見食材之一,但近日傳出有爭議的進口蛋與國產蛋混合成「液蛋」,流入校園或課輔班成學童餐點食材,可能危及學生身體健康。教育部今天表示,依規定營養午餐蛋類要用國產蛋,如廠商違反規定,學校應依規定終止契約。
近期進口雞蛋引發食安疑慮,苗栗縣政府啟動專案稽查計畫,除查核市場通路,也清查全縣學校雞蛋使用情況,20日公布查核結果,全縣學校營養午餐皆使用國產洗選雞蛋,並要求學校嚴格落實食安管理,倘發現蛋類等國產可溯源食材有混充或假冒等不當情事,學校依契約規定予以懲處,最重可終止或解除契約。
教育部要求代理老師比例降至8%,台中市目前國中小代理教師比例「超標」。台中市藍、綠議員12日在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要求教育局評估,沒有減班之虞的學校應開出正式老師缺額;教育局回應表示,這兩年已招考1345個正式缺,會持續輔導各校,逐年將比例降至8%。
針對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等團體要求政府增加高教投資以消彌公私校差異,教育部回應,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2期(112-116 年)編列5年970億元經費, 相較第一期成長134億元,有助學校形塑優勢特色並培養具備關鍵能力之人才。
開學後學生們回歸校園,營養午餐也已正式供餐,目前營養午餐在台灣國中小學的普及率已近100%,兒盟今(9)日公布「2023台灣兒少營養午餐調查報告」,結果發現高達74.8%的學生說營養午餐有他不喜歡的菜色;且22個縣市餐費各異,扣除食材、人事、水電等成本,難以想像廠商在所剩不多的預算如何做出營養好吃的營養午餐,呼籲政府設立營養午餐專法,以提升營養午餐品質並促成價格透明。
台中市某公立高中生疑遭霸凌輕生案,針對涉案的前學務主任,學校教評會認為涉不當管教,並非霸凌,僅做出記過處分,台中市教育局無法接受並直接介入,1日召開專審會,決議對前學務主任處以停聘1年。教育局並要求學校徹底檢討教評會審議程序,盡速汰除不合時宜的校規與獎懲規定。
台中市1所市立高中日前傳出學生疑遭霸凌輕生案,校方首次調查結果遭退回,但重啟調查仍認定霸凌不成案,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今(30日)痛斥,校方調查報告相當離譜、不能接受,教育局已退回,並將依《教師法》介入取代學校教評會,藉專審會審議前學務主任有無解聘、不續聘、停聘的必要。
近日,廣東東莞一間學校的午休「趴桌睡一學期收費200元」引發熱議,不少大陸網友質疑,為何學生趴在桌子午睡也得收費?對此,涉事學校及東莞市教育局等相關部門回應表示,相關收費是老師的課後看護費用,經過政府部門批准,家長自願選擇。
法國教育部長艾塔爾(Gabriel Attal)周日(27日)宣布,從9月的新學年開始,將禁止學生穿伊斯蘭長罩袍(abaya)上學,並認為這項規定公平且有必要。
教育部8月17日預告「校園霸凌防治準則」修正草案,兒福聯盟等民團今與立委攜手開記者會,質疑「倉促施行校園霸凌防治準則,把校園變法院?」民團指控,部版的修正草案強調納入輔導先行概念,但輔導篇幅比重卻銳減,且未有任何說明,又規定校方自行認定,恐有球員兼裁判的爭議,無法實際解決霸凌問題。
高中以下學校即將在8月30日開學,在校園防疫措施方面,教育部表示,自8月15日起,篩檢陽性輕症、無症狀者,取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支持性給假措施,自主健康管理天數由10天調整為5天。意即快篩陽性輕症或無症狀者,可到校上課;不過,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情形、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仍建議佩戴口罩。
高中以下學校即將在8月30日開學,在校園防疫措施方面,教育部表示,自8月15日起,COVID-19篩檢陽性輕症、無症狀者,取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支持性給假措施,自主健康管理天數由10天調整為5天。意即,快篩陽性輕症或無症狀者,可到校上課;不過,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情形、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仍建議佩戴口罩。
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將於8月30日開學,教育局公布新指引,除了學校健康中心及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者應戴口罩外,取消校園內及校車強制戴口罩的規定,北市教育局也呼籲,全國腸病毒仍處於警戒期,各級學校及幼兒園應加強師生防疫宣導,教導學生正確洗手步驟。
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將於8月30日開學,教育局公布新指引,除學校健康中心及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者應戴口罩外,取消校園內及校車強制戴口罩的規定。
中小學30日開學,預估全國2、30所國高中沒有交通車送學生上下學,但中華民國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魯孝亞今天表示,這些年物價上漲非常厲害,遊覽車業者不願做賠本生意,如果家長每天願意多付約50元,學校缺交通車的狀況就能解決。
花蓮的大漢技術學院表示,擬將現有3系所停招,然後新設「在地重生與智慧有機農業科技系」,如果教育部同意,預計113學年實施。教育部稱尚未收到大漢技術學院增設或停招申請。
位在花蓮的大漢技術學院今天表示,研擬將現有的3個系停招,然後新設「在地重生與智慧有機農業科技系」,如果教育部同意,預計113學年實施。教育部則表示,目前並未收到大漢技術學院增設或停招申請。
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將「師對生」與「生對生」調查處理機制分離,同時針對生對生霸凌不再強調持續性,增訂嚴重「肢體動作」如暴力行為,或「網際網路」侵害行為,若超出一般社會可忍受程度,即使只發生一次,學校應準用本準則調查處理。
少子化影響,偏鄉學校人數逐年減少,面臨裁併校危機,花蓮縣125所國中小,符合裁併校比例高達4成5、共57所,不過,由於縣境狹長,加上多數小型學校地處偏遠,停辦或併校恐產生衝擊,不僅衍生學生通勤問題、社區走向凋零,資源整合也是一大考驗,縣府不敢貿然推動,正尋求地方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