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學程的搜尋結果,共29,817

  • 鼓勵學生參與公共事務 桃市青年局凝聚17校班聯會交流

    鼓勵學生參與公共事務 桃市青年局凝聚17校班聯會交流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重視校園社團發展,日前辦理「班學聯會交接日」,攜手桃園市高中職校17校班聯會相互交流,透過班聯會同學們的經驗分享,以及各校辦理特色活動等議題,凝聚共識將熱忱傳承給予接棒的學弟妹們。

  • 中山女高學生提人行道設「紅綠燈條」 蔣萬安大讚有創意

    中山女高學生提人行道設「紅綠燈條」 蔣萬安大讚有創意

    台北市2017年起推動參與式預算高中職推廣教育課程,由高中生觀察生活周遭問題,針對北市府提出建議,今年計有20校學生提出23案,中山女高學生提案在人行道增設紅綠燈條榮獲第1名,台北市長蔣萬安更大讚有創意,有助於降低交通事故,將請相關局處評估可行性。

  • 花蓮原民部落大學多元課程 助族人獲取手沖咖啡師證照

    花蓮原民部落大學多元課程 助族人獲取手沖咖啡師證照

    花蓮縣開辦原住民部落大學迄今邁入21年,提供多元課程予族人進修,今年與在地的SCA國際認證咖啡教室合作,開設咖啡沖煮課程,幫助卓溪鄉3名布農族咖啡業者取得SCA精品咖啡手沖咖啡師中級證照,未來將大幅提升當地的咖啡產銷成效。

  • 推動高職優質化 跨向素養導向評量設計教學

    推動高職優質化 跨向素養導向評量設計教學

    為扎根技職教育,教育部國教署與台師大所率領的「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計畫團隊」,自今年起,引導學校從素養導向教學跨向素養導向評量的設計,透過教師專業的評量設計,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的學習任務中,展現創意與想像力。

  • 推動閩南語沈浸式教學  全國483個班級參加

    推動閩南語沈浸式教學 全國483個班級參加

    為讓學生在校學習時也可用到閩南語,教育部國教署辦理「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將閩南語結合學校本位課程及班級主題教學,營造沉浸式語言學習環境,自106至111學年度已有213校參加,共計嘉惠全國483個班級學生。

  • 一日為師終生為母! 她21年教出千名學生終「後繼有人」

    一日為師終生為母! 她21年教出千名學生終「後繼有人」

    「一日為師,終生為母」佳話落實在桃園楊梅國中秀才分校!這裡是全台最大慈輝班,在此任教21年的訓育組長梁文玉輔導過上千學生,她說來到秀才的學生並非壞孩子,只是需要多一次的機會,讓他們翻轉人生;最讓她覺得欣慰的是退休前已有學生小慈(化名)發願回校服務,接手她的志業,照顧中輟、家庭困難的學弟妹。

  • 全國最大慈輝學校學生故事藏洋蔥  小小年紀「自立自強」惹心疼

    全國最大慈輝學校學生故事藏洋蔥 小小年紀「自立自強」惹心疼

    全國最大的慈輝學校是位在桃園楊梅的楊梅國中秀才分校,從國軍油庫改建而成,設立之初曾引起當地居民拉白布條抗議,目前該校總計110名學生,包括中輟生、家庭功能不彰以及高風險家庭,其中還有38位身障以及學習障礙的孩子。來到秀才的每個孩子背後都有段故事,但他們努力掌握主導自己生命的機會、實踐老師教誨「自立自強生活」,小小年紀懂事又努力,讓人看了心疼。

  • 台生參與廈門郵輪培訓 獲頒證書

    台生參與廈門郵輪培訓 獲頒證書

     據大陸福建海事局公告,兩名台灣在校大學生2日在廈門完成首期「國際郵輪人才培訓試點項目」,並順利通過理論、實操評估考試後,將取得由大陸海事部門頒發的「船員證書」,隨後兩人也將登上豪華郵輪跟船實習。其中一位參與培訓的李姓大學生說,這次培訓內容很充實,雖然有一點吃力但還可以適應,「郵輪工作可以讓我去世界各地看看。」

  • 越南新移民深耕台灣 吸引親友來求學

    越南新移民深耕台灣 吸引親友來求學

     台灣境外生結構出現質變,越南已成為我國最大境外生來源國。大學主管認為,新移民、新二代深耕台灣,因此吸引不少越南親友或下一代來台求學、生活,不過越生的語文能力較不足,甫抵台時,絕大多數人不具備中英文能力,學校必須先開設相關課程,助其克服語言等問題。

  • 台東 讓學生挨餓出賽 大武國中經費流向遭疑

    台東 讓學生挨餓出賽 大武國中經費流向遭疑

     台東縣大武國中5月底北上參加「2023活力舞動原住民母語歌舞劇競賽」,榮獲國中組亞軍,但家長投訴比賽期間校方以經費不足為由,讓19名學生3餐吃不飽,甚至回程一路挨餓沒飯吃,家長質疑經費流向,對此,校方澄清食宿由主辦單位包辦,但也坦承確有1餐未供餐。

  • 拓展視野 高雄3偏鄉國小赴日交流圓夢

    拓展視野 高雄3偏鄉國小赴日交流圓夢

     高雄市3所具備特色課程的偏鄉小校,組成跨校國際交流團隊,赴日本熊本縣進行5天的見學交流,興達國小將太鼓與傀儡傳藝、觀亭國小將內門藝陣絲竹樂、廣興國小將客家藍染技藝課程分享推廣,台日小學生一起升旗、共用午餐,偏鄉小校生除增廣見聞,也一圓出國夢。

  • 中原大學畢典 張善政「一席話」滿滿正能量

    中原大學畢典 張善政「一席話」滿滿正能量

    桃園市中原大學3日舉行111學年度畢業典禮,歷經3年多疫情再度迎來實體畢典,畢業生和家長都格外興奮,校園內外喜氣洋洋。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進入數位時代,與數位相關科技日新月異發展,期許同學畢業後讓自己數位轉型,且要慎用數位科技,造福人群,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桃園市長張善政也到場勉勵同學,勇於接受挑戰、充實人生每1分鐘,持續吸收經驗、精進自我能力。

  • 靜宜今辦林淑雅辦追思會 師生憶往事場面哀戚

    靜宜今辦林淑雅辦追思會 師生憶往事場面哀戚

    靜宜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林淑雅,因中捷公安意外不幸罹難,靜宜校方3日於主顧聖母堂舉行追思會,由校牧楊安仁神父主禮;透過影片與師生、好友追思,及賽德克族民族議會暨靜宜大學原住民族文化碩士學位學程師生現場的獻唱,感念她春風化雨及長期推動人權與對原住民族公共事務的付出及貢獻,場面肅穆哀戚。

  • 成大畢典循傳統集體拋帽、歡呼 新科校長沈孟儒送這段話

    成大畢典循傳統集體拋帽、歡呼 新科校長沈孟儒送這段話

    國立成功大學3日舉行112級畢業典禮時,因新冠疫情解封,吸引大批畢業生及家長踴躍出席,現場洋溢著學業有成、展翅飛翔的歡樂氛圍。首度主持畢典的新任成大校長沈孟儒,也叮嚀畢業生「常懷感恩、心寬路廣、終身學習」。最後在全體畢業生依循傳統拋帽、歡呼聲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 遭控讓學生挨餓出賽 大武國中出面澄清

    遭控讓學生挨餓出賽 大武國中出面澄清

    台東縣大武國中上月底北上參加「2023活力舞動原住民母語歌舞劇競賽」,榮獲國中組亞軍,但家長投訴比賽期間校方以經費不足為由,讓19名學生3餐吃不飽,甚至賽後在臉書PO出吃大餐的「假照片」,家長質疑經費流向,對此,校方澄清照片是在住宿飯店用餐所攝,餐食則由主辦單位包辦。

  • 海納百川》重啟陸生來台求學乃明智之舉(譚再利)

    海納百川》重啟陸生來台求學乃明智之舉(譚再利)

    據報導,受疫情及兩岸關係影響中斷3年後,大陸來台交換和研修生已於今年2月低調重啟,目前已有近300名陸生入境台灣。最新統計顯示,至少有22所大陸大學發出2023年春季(本學期)赴台交換通知,對接到台灣的33所大學。此情對改善不斷惡化的兩岸關係將有莫大助益,對「求生若渴」的台灣各大專院校不啻是一大好消息。

  • 私中以切結書作為轉學同意書 監院糾正南投縣教育處

    私中以切結書作為轉學同意書 監院糾正南投縣教育處

    監察委員田秋堇、張菊芳3日指出,南投縣政府教育處未積極督導南投某私中依法設置足額輔導人員及欠缺特教知能,就該校以密集記過方式、以「切結書」作為「轉學同意書」要求家長自辦轉學,致學生受教權益受損,未善盡督導之責。監察院通過糾正,並促請教育部加強督導,以落實維護學生權益。

  • 達人心法-依循四支柱 優化企業競爭力

     永遠用高一個維度的角度來思考企業的發展與經營。不短視近利,用上帝的眼光和視角來俯看企業與產業的經營。

  •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朝陽科大連5年進榜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朝陽科大連5年進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1日公布2023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共計全球112個國家、1591校進榜,全台僅47所大學進入排名,朝陽科技大學排名401-600,名列私立科大第一,連續5年進榜全球排名,師生致力永續發展的卓越成果廣受國際肯定。

  • 台大首創「探索學分」制度 鼓勵學生跨域學習

    台大首創「探索學分」制度 鼓勵學生跨域學習

    台灣大學近年積極推動「未來大學2.0」,建構多元跨域學習環境,為了鼓勵學生勇於嘗試跨域學習,首創「探索學分」制度。自112學年度開始,學士班一年級及二年級學生,修習非主修學系課程未達預期成效時,可以申請將課程列為探索學分,合計至多6學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