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學術研討的搜尋結果,共26筆
臺灣期貨交易所與工商時報28日共同舉辦「2023 NEW FUTURES期貨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邀請產官學各界專家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下,除了對金融市場造成結構上的改變之外,高通膨、美聯準會快速升息等壓力來臨,也讓多元交易、避險需求大幅提升,帶動衍生性商品多元化及國際化發展,台灣期貨交易市場邁向新里程碑。
歷時兩年半工期、造價7.8億元,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第二學生宿舍「養浩學舍」8月2日舉辦落成典禮,提供學生們嶄新、舒適且現代化的居住環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在民國90年澎湖舉辦第1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當時澎湖縣長賴峰偉剛當選縣長,期許有朝一日「澎湖學」成為一方之學。研討會開辦以來,已逾22個年頭,27日上午在福朋喜來登酒店舉辦第22屆研討會,適逢荷蘭人第二次(1622年)抵澎建築風櫃尾荷蘭城400年,爰以「荷蘭人築城風櫃尾400週年(1622-2022)」為主題,探討400年前澎湖的歷史發展。
疫情擋不住國際研究交流!臺北科技大學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3月29日起一連三天舉辦的跨國線上聯合研討會圓滿落幕;此次因疫情影響,首度將聯合研討會改採視訊方式舉行,北科大校長王錫福感謝同仁夥伴精心規劃、克服時差,運用視訊科技,共同成就一場專題座談會。
國內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學術研討會「2020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於12月10日由醫策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及台灣醫院協會共同舉辦,今年主題為「營造醫療品質新價值-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
新北市立圖書館與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臺北州建州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40位國內外學者以視訊方式研究新北文化保存,其中新北市圖珍藏的日治時期行政文件「臺北州檔案」也在研討會中展出,新北市府副秘書長劉和然表示,研討會除了向國際分享新北地方經驗,也能提升城市運作效能,讓新北市更進步。
為建構國內氫分子醫療產官學合作平台,暨提倡氫分子醫學研究及輔推教育與應用,藉以提升氫分子在醫療科技相關合作交流研討與發展。台灣氫氧機研發製造商友荃科技,歷經多年努力,致力結合產學醫研界專業人士,日前,共同籌組正式成立「台灣氫分子醫療促進協會」。隨即進行協會首屆理監事票選及理事長選定會務,在眾所期待下,即由高雄長庚醫大附設醫院小兒科郭和昌醫師當選擔任首屆理事長。
為提升學術界對期貨產業的關注度及學術研究能量,期交所與《工商時報》於11月19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合辦「New Futures期貨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從金融科技、產品創新、國際趨勢、法令規範等觀點,探討期貨業的前瞻願景及發展方向,總計逾200位學界及業界人士參加。
為發揚關聖帝君的忠義形象、提倡傳統道德與文化,財團法人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舉辦「關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針對關帝使用的兵器、關帝信仰與扶鸞等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也到場參加開幕,他強調,透過推廣,盼讓中華傳統信仰與道德文化薪傳至下一代。
致力培育商管人才與學術交流的中華商管科技學會,今(29)日在龍華科技大學舉行第十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今年研討會以「人工智慧浪潮下的商管新思維」為主題,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及論文發表,並透過「商管院長論壇」,共同探討在AI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各領域應用已趨成熟及因應少子化的挑戰下,各校商管教育應有的發展思維及未來走向。
中華結構安全耐震補強協會將與中華民國建築技術學會共同舉辦「結構安全耐震補強研討會」,研討會將於5月3日下午12點30分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科研大樓」舉行,會中將邀集業界及專家學者參與研討,期許藉由此次研討會的交流平台,將學術成果與技術應用具體展現在實務上,藉以提升台灣建築耐震的安全性,同時研討補強結構的專業技術,盼由該一活動的舉行,增進與會人員對該專業領域的瞭解。
「2018全球華人企業管理高峰論壇暨第12屆海峽兩岸企業管理學術研討會」27日在朝陽科技大學登場,邀請17所大陸985與211高校及學術期刊主編參與,專家們針對「智慧時代的企業創新」等議題探討,並發表42篇論文,藉以激盪出新理論、新觀念與新的經營策略。
由法務部調查局與學術界共同舉辦的「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年學術研討會」,29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主持開幕式時表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已快速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人工智慧、基因改造等領域都處在領先地位,但巨大成就勢必帶來很多相應的問題,因此邀集學界討論這人類歷史上巨大的演進過程。
法務部調查局與學術界共同舉辦的「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年學術研討會」,將於29日展開為期2天的學術研討,除了由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及政治大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的政治、經濟教授外,大陸的四川省社科院政治研究所、廈門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的學者專家共同參與討論。
「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今年8月24日至8月31日將在台中市舉行的賽事。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表示,「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是重要的國際賽事;期許各中央機關及地方政府之反恐維安措施將威脅危害風險降至最低,以維護各國參賽選手及觀賽群眾安全,保障賽事順利進行。
「2017東亞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上週五(6日)及週六(7日)在佛光大學舉行。來自國內、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比利時等國學者蒞會,參加連續兩天、八個場次的研討會。針對東亞漢文學、佛教文學、漢學思想、漢學文獻、文化交流等相關研究議題,展開一場豐富的學術與思想之旅。
「2017通識教育理念與實務學術研討會」16日在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建工校區舉行,各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通識教育理念為主軸,除發表相關論文21篇,並由台灣通識教育策略聯盟理事長劉金源專題演講,及多位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進行經驗分享。
「公共行政的創新與改革」學術研討會2日在高雄義大皇家酒店揭開序幕,來自國際產官學界共計600位代表共襄盛舉,就「新南向政策」和「五加二產業政策」等6項議題,聚集各方意見及經驗。台灣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理事長劉鴻陞表示,本次研討會特邀請約100位國際公共行政專家針對政府政策推行問題,匯集共識與提出具體建議,希望讓政府施政更有感。
第四屆國際盃美容美髮大賽11至13日在苗栗巨蛋體育館登場,將有美、英、德、日、韓及中國大陸等10國好手角逐美學桂冠,安排流行時尚演示會及國際學術新技術研討。主辦單位昨以精彩的蔬果整體造型走秀,為美麗饗宴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