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學運團體的搜尋結果,共80筆
1990年2月第一屆國大第八次會議召開,將改選第八任正、副總統,國民黨爆發二月政爭,不滿李登輝台灣獨立傾向的國民黨籍國代意欲擁護林洋港和蔣緯國挑戰國民黨提名的李登輝和李元簇。
7月15日蔣經國總統宣布台灣地區除金門、馬祖解除戒嚴,台灣民主轉型進行自由化的階段,這也為校園的自由化帶來新的空氣,校園民主與學生自治運動在全國各大學迸發開來,7月16日,大學法改革促進會成立,這是在劉一德進入社會運動界領導工運和學運結盟的《南北通訊》以及呂昱《南方雜誌》的串聯基礎上擴大設立的跨校組織,對《大學法》的訴求有三:大學自治、學生完整公民權、廢除軍訓教育。
泰國反政府示威團體今天聚集民主紀念碑前,表達對政府不滿。抗議人士用揮舞彩虹旗、滑滑板以及踢足球等幽默詼諧方式,高呼要總理下台。這是示威團體連續第8天上街抗議。
泰國抗議團體提出王室改革議題,截至今天已有23人遭警方以刑法112條冒犯君主罪傳喚,是泰國當局近3年來最大規模動用刑法112條的一次。
今年,泰國經濟飽受新冠疫情摧殘,首都曼谷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也自7月持續發酵至今。上周12名示威活動領袖因違反《冒犯君主罪》被捕,進一步引爆民怨。11月25日,抗議民眾無懼政府警告,呼籲泰王瓦吉拉隆功放棄高達數百億美元的私人資產。分析人士認為,泰國可能已處在政變、甚至是爆發革命的邊緣。
《美聯社》報導,自7月以來持續不休的泰國反政府抗議遊行繼續發酵,示威團體29日包圍陸軍第11步兵團營區。除表達反對政變外,抗議團體還高呼第11步兵團的指揮權,應由泰王手中回歸陸軍接手。
台北地方法院昨天下午判決台北市警局應賠償參與太陽花學運等14人各10萬至20萬元不等判決,總金額超過百萬元,國民黨立院黨團今開記者會,強烈抗議北院法官判決結果,同時要求警政署、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務必上訴到底,為警察嚴正執法做後盾,堅守執法尊嚴。
野百合學運26周年,這場學運促成解散國民大會,在記錄團體「綠色小組」的重新剪輯下,將在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放映「你怎麼不憤怒!野百合學運」,重返台灣民主化進程。
馬習會明(7)日將於新加坡登場,為了抗議馬習會匆匆舉辦,並要求停止貨貿談判,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農村陣線等318運動參與團體共20個組織,明日將親赴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遊行抗議。
包含島國前進、人民作主、一九八五行動聯盟及割闌尾計畫等團體10日舉行「410還權於民」運動並包圍立法院,出席成員們將印有「補正公投法」與「修改選罷法」的台灣造型圖板傳遞到立院正門,表達此次活動的訴求。
多個學運團體今天上午向香港駐台經貿文化辦事處抗議,雙方溝通無交集,不歡而散。
學運分子林于倫、李品涵、洪崇晏等人,今年4月11日因「路過」中正一分局事件,台北地檢署今天傳喚他們說明,永社、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改會、公投護台灣聯盟、台左維新等民間團體,為聲援他們,今天上午9時30分到台北地檢署前,抗議警方濫權違法,捍衛和平集會權、反對訴訟追殺與惡法簎制。
台北地院今天開庭審理反服貿民眾自訴行政院長江宜樺等涉殺人未遂案,江宜樺出庭,學運領袖陳為廷等上百人到場嗆聲。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今天下午赴烏來參訪,學運團體成員魏揚等人以鐵鍊綁身體阻擋車隊,遭警方逮捕送辦。
學運團體今重回立院舉行「服貿週年忌」晚會,在濟南路群賢樓外搭起「葬禮式」舞台,批評政府推行服貿協議一連串作為,酸味十足。至晚間約20時半,現場約聚集500民眾,但根據統計,為避免學運闖入議場再度上演,警方派出700員警大陣仗維安,比民眾還多。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民主黑潮學生聯盟、民主鬥陣」學運團體今日共同表示,包含監督條例、服貿協議、示範區條例等草案,由於極具社會爭議,不應於臨時會中審議,應納入下個會期妥適審查,甚至舉行更多公聽會,廣納意見。
太陽花學運雖然已經落幕,學生們激起的社會與政治運動卻方興未艾。學運期間的電視鏡頭前,街頭那些單純而質樸孩子們的臉孔,展現出細膩的規畫力與有條不紊的執行力,莫不讓大人們刮目相看,讓學運贏得國人一定的肯定與支持。
3月18日當天晚上,室友激動的告訴我:「反服貿那群人衝進立法院了!」我心想,天啊,連立法院也衝了,這下台灣肯定又要承受新一波動盪。後來室友問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到現場,基於對台灣民主發展的歷史性觀察機會難得一見,我決定跟他一起前往。
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今天(20號)出席國民黨青年團主辦的「青年公民論壇」,和在學與社會青年交換意見,出席座談會的青年發言踴躍,馬總統和閣揆江宜樺也一一作答,還有一位曾參與太陽花學運醫療組的青年出席發言,自嘲「深入敵營」,還當場自己「打臉」表示歉意,讓現場人士都大吃一驚(繆宇綸報導)
台北市電腦公會監事會召集人宣明智表示,學運學生表達不滿是好事,社會對學生可「少一份責難,多一份尊重」,學生可「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