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安妮法蘭克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安妮法蘭克基金會表示,「安妮日記」作者、荷蘭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的摯友之一漢娜.葛斯拉今天逝世,享耆壽93歲。二戰期間,兩人都曾被關在德國的伯根-伯爾森納粹集中營。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以色列動畫名導阿里福爾曼(Ari Folman)暌違8年新作品《尋找安妮法蘭克》(暫譯,Where Is Anne Frank)改編自納粹大屠殺最著名見證《安妮的日記》,以日記作者安妮法蘭克的想像朋友「吉蒂」為主角,她意外穿越到現代世界,因為不清楚安妮法蘭克在日記之後的遭遇,決定展開尋找她的旅程,本片將透過吉蒂的觀點,帶領觀眾反思當下的社會問題,也是導演第1部以兒童為目標觀眾的作品。7月9日在坎城影展舉行世界首映後,獲得許多歐美權威影視媒體的好評。
據美國太空科學(SPACE.com)網站報導,透過日記向納粹德國(NAZI Germany)傳達無聲的抗議、二次大戰中最著名的受難者之一,來自德國的猶太裔女孩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其日記迎來問世75週年的紀念。《安妮日記》(Het Achterhuis)在戰後出版,簡潔有力和帶有恐懼的心理,也成為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這本從她13歲逃至荷蘭躲藏,一路寫到2年後被逮捕為止,雖然家中唯一倖存的父親奧托(Otto Frank)在出版日記時有稍作刪減,但仍使《安妮日記》從1952年出版後,名列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圖書之一。
新竹市光復高中納粹變裝案引發社會關注,《公視主題之夜》30日周五晚10點,改播驚悚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紀錄片《安妮的集中營》,提醒世人認清納粹筆挺軍服下扭曲的真實面貌。映後也邀請台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伍碧雯與主持人蔡詩萍對談,深度分析納粹政權相關議題。
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當年可能不是遭人告密背叛,而是意外被逮捕。
二戰結束以來,維持了70年出版禁令的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首次在德國書店公開上架。這本由權威納粹研究機構慕尼黑當代歷史研究所(IFZ)推出的評註版《我的奮鬥》(Mein Kampf),受到全球學術界和輿論矚目,並引發兩極評價。而除此之外,法國一名學者和一名國會議員也將著名的《安妮日記》原文,張貼在網路上。這兩者屬於二次大戰以來的作品,引發人們的好奇。
東京31個市立圖書館內250多本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的「安妮日記」遭毀損,在日本政壇向右傾的此時引發警訊。
小賈斯汀(小賈)12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造訪《安妮日記》作者安妮法蘭克故居紀念館,竟在館方的留言簿親筆寫下「希望安妮是我的粉絲」。許多網友斥責他不當的留言,冒犯勇敢面對納粹大屠殺的小女孩,且自私自大,怎能在參觀完充滿傷痛、發人深省的紀念館後,只想到自己。
從小到大,無論哪一類競賽,我從來都不是第一名,如果是,那麼對手大概只有一兩位,例如和我媽媽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