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客家文化會館的搜尋結果,共49筆
新竹市首座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新竹市圖書館關東分館」,目前正加緊進行圖書及視聽資料編目加工、上架及硬體設備設置等開館籌備作業,市府將其打造為具有客家特色的親子共讀學習空間,將成為竹市客家文化新亮點,預計今年10月前開館。
花蓮市公所今明兩天,在好客文化館舉辦「日本藝術家揮毫」暨「穀雨養生祭」市集活動,由日本藝術家曾山尚幸揮毫,開幕會上,他揮灑筆墨寫下「緣」字,希望以「緣」結緣,和花蓮市締結美好的緣分。
每年4月起,基隆市七堵區瑪陵山區的油桐花便會盛開,桐花飄落的白色花瓣,讓山間儼然成了「四月雪」。基隆市文化局與客家藝文發展協會自4月15日至5月7日連續三個周末,在富民親水公園舉辦6梯次客家桐花小旅行,讓民眾走入山林,看見桐花、客家與人文。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花蓮縣政府歡喜迎新春,在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用客家花布及燈籠妝點,增添濃厚客家年味,客家事務處更邀集花蓮縣客屬會及吉安鄉仁里萬善廟等團體齊聚客家文化會館,向花蓮客家鄉親們拜早年!徐榛蔚縣長歡迎鄉親邀請遠親近鄰於春節期間,蒞臨參觀本次「金虎歸山去‧玉兔迎春來」書法特展,感受客家文化豐富的年節氣氛。
【旅奇傳媒/記者-謝旻蒨】桃園是國門之都,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發展地,桃園的客家人口超過90萬人,是全台客家人口最多的城市,且擁有「客家第一庄」之美名,同時,桃園也是客家委員會推動重大政策「浪漫台三線」的起點,為保留客家歷史、文化與發揚客家精神。
桃園市八德區霄裡為重要客庄,當地有石母娘娘、浣衣池,客家公廳及挑擔文化等,為紀念先民保鄉衛土、表達對義民爺信仰的虔誠,13日八德區公所於霄裡玉元宮前廣場至褒忠義民廟舉行挑擔踩街活動,周邊還有安排客家文化體驗、客家歌手演唱,讓參與民眾能體驗客家茶文化及米食文化。
華夏科技大學於新北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客途華藝—客家當代隨想」活動,由設計學院謝燦羽、鄒家鈺及李明達三位教授規劃辦理,藉由現代流行文化與客家文化相結合,利用當代設計、立體雕塑、插畫、數位藝術等多媒材,重新探索客家文化的本質與藝術創作。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花蓮縣府客家處舉辦「2022賞桐一期一會〜桐花樹下音樂季」,首場孝親週進入第二週活動,天氣晴朗,桐花樹下音樂會的優美歌聲吸引了非常多鄉親及遊客入場聆聽,並現場打卡、趣味闖關與摸彩等活動,當日的音樂會特別邀請客家美聲男歌手趙德武及客家樂團精彩表演,為鄉親帶來溫暖懷舊又鬧熱的客家音樂盛宴。
桃園市爭取前瞻預算,斥資數億元興建多個特色客家場館,近期陸續落成啟用,獨特造型網路討論聲量大,但網紅拍到爆,客家局官網卻看不到挨批,客家局指出,都有透過新興社群媒體如臉書粉絲團或Youtube大力宣傳,目前正在進行官方網站更新,提供更詳盡內容。
新北哈客新店館日前已於新店區大豐國小建置完成,哈客新店館是繼哈客中和館及淡水館後,在新北市所成立的第三座優質客家聚點會館,一年一館建置客家聚點是市府持續推廣客家文化的重要政策,侯友宜市長表示,新店是一個山明水秀、人文薈萃的文教區,屬於新北市各區中較早發展的區域,新店行政園區更於今年4月完工啟用,整合了12處行政機關,樓高達30層,擁有眾多機能的複合式園區,皆是為了提供市民更便利更舒適的行政服務,以利推展本府各項政策。
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於9日下午2時在客家文化會館中庭舉行「藝響墨香 丹華生輝」花蓮縣長青書畫會會員聯展開幕式,並邀請書畫家現場揮毫,多位書法大師、客家前輩皆蒞臨現場表達祝賀。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三級警戒,並自7月13日起開始實施微解封措施,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戶外風景區、國家公園等適度鬆綁,但各地方政府仍有相關管制,以北部旅遊熱門景點為例,宜蘭所有風景區皆不開放,新北市東北角海岸線、九份遊客中心等地亦封閉。建議民眾若欲出門散心,除了仍須遵守三級警戒防疫措施外,最好也能查詢目的地開放狀況。
推廣客家文化,花蓮縣政府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及自籌費用下,今年首度聘請國內知名客家劇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前往花蓮,直接指導民眾客家戲曲表演藝術,讓有興趣的表演者免於舟車勞頓遠赴外地的辛勞外,更能讓客家傳統戲曲之美深耕花蓮。
位在花蓮吉安鄉的客家文化會館附設產業交流中心,經歷近2年的籌備轉型期,去年正式改為推廣客家音樂為主的「A May哈客會館」,除了有客家音樂專輯展示、常態性的表演及音樂講唱會外,現在還免費學習吉他與木箱鼓等課程,讓在地音樂人有一個新的交流基地。
「三媽」是指由年齡、族群、空間等3面向,投射出不同的長輩樣貌,雖稱為「媽」,卻是代表用雙手辛勤養活一家人的父母親。花蓮縣客家事務處與從事貼布畫創作多年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合作,將生命故事圖像化,完成系列「三媽」作品,即日起在花蓮客家文化會館展出。
「三媽」是指由年齡、族群、空間等3面向,投射出不同的長輩樣貌,雖稱為「媽」,卻涵容用雙手辛勤養活一家人的父母親;花蓮縣府客家事務處與從事貼布畫創作多年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合作,將生命故事圖像化,完成系列「三媽」作品,即日起在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展出。
「2020台南客家微電影徵選」於本周末在台南客家文化會館舉行決賽及頒獎,台南市遠東科技大學「流行音樂產業管理系」以憑藉自行創作歌曲及劇本「返去台南」獲得優異成績,擊敗眾多專業對手,榮獲第2名銀客獎。
花蓮縣光復鄉馬佛社區由客家、閩南、阿美族原住民三族群組成,其中大富村為富含黏土地質的在地客庄;花蓮縣府客家事務處日前邀請當地綠野香坡農村協會成員,利用馬佛土與老磚場製作生活陶器,透過「客家生活陶」展出,呈現客家族群獨特的醃漬文化與傳統工藝,喚醒花蓮客庄溫暖記憶。
熱鬧打擂台!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2019客家年度盛事「客家之星」歌謠大賽於日前開唱,客家文化會館演藝廳內「客好客滿」,總獎金高達14萬,吸引男女老少高歌飆獎金。10歲的少年組冠軍邱詒玲超齡演出,載歌載舞抱回千元獎金。客家事務處長彭偉竹表示,歌唱是最輕鬆的文化傳承,望大家每年都熱烈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