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宦官的搜尋結果,共63

  • 靠一張嘴就能娶公主 明朝皇室奇葩規定 無賴爽當駙馬

    靠一張嘴就能娶公主 明朝皇室奇葩規定 無賴爽當駙馬

    古代封建社會,歷代王朝幾乎都曾發生外戚干政的事件,明朝皇室為了杜絕此一風險,下令不許和大臣武將聯姻,所以皇家公主的婆家大多都是寒門之輩,在政壇上的地位不高。不過也因為如此,經常發生明朝公主屢次被無賴騙婚的畸形亂象。

  • 南漢皇帝專寵宦官 理由太荒唐!想當大臣必先自宮

    南漢皇帝專寵宦官 理由太荒唐!想當大臣必先自宮

    歷史上存在許多極具特色的朝代,其中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就以「宦官」而聞名,每一任皇帝都相當信任且重用宦官,因為他們認為士大夫如果有了家室,就會為了顧及妻小而無法盡忠,發展到最後甚至演變成「想要當官必先自宮」的地步。

  • 西漢古墓出土2000年前紙地圖 比蔡倫造紙還早

    西漢古墓出土2000年前紙地圖 比蔡倫造紙還早

    有些人誤以為紙是東漢蔡倫發明的,但他其實只是改良造紙技術。大陸考古學家在甘肅天水放馬灘一座漢墓裡,發現繪有山河的殘紙,不僅光滑平整,而且薄軟又有韌性,屬於西漢文景時期的地圖,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紙質地圖,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紙張。

  • 明成祖為何派宦官鄭和下西洋?2關鍵原因非他不可

    明成祖為何派宦官鄭和下西洋?2關鍵原因非他不可

    明朝時航海業發達,宦官鄭和曾七度下西洋,歷時28年,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等地,總航程達到7萬多海里,然而下西洋這麼大的行動,為何明成祖會指派鄭和成為負責人呢?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是因為鄭和是外籍宦官,精通西洋語言與文化,第二則是因為他相貌堂堂且能力出眾。

  • 明朝能臣眾多 皇帝為何派鄭和下西洋 全因3優勢

    明朝能臣眾多 皇帝為何派鄭和下西洋 全因3優勢

    明成祖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還有穩定朝貢體制等,因此從西元1405至1433年,派鄭和率領船隊前往西洋,不過明成祖底下能臣眾多,為何偏偏挑選宦官鄭和,主要是因為他對西亞非常了解,而且才思敏捷又通曉外語,從下西洋過程中就能看出他的統兵能力。

  • 古代宮人過世怎處理?唐朝墓地出土 20座墓主是女性

    古代宮人過世怎處理?唐朝墓地出土 20座墓主是女性

    古代皇宮中除了皇帝、皇后等皇室成員以外,還有大批專門服侍的宮人,然而他們一生庸庸碌碌,卻很少會被記載於史書中,就連過世後被埋葬在何處也很少人知曉。近日陝西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挖掘出57座唐朝宮人墓葬,其中20座是年紀落在20到30歲的年輕女性,此外還找到了4座宦官的葬地。

  • 古代太監不識字 怎麼宣讀聖旨?真相出乎意料

    古代太監不識字 怎麼宣讀聖旨?真相出乎意料

    古裝劇中經常出現太監拿著聖旨,宣達皇帝命令,但一般人認知,太監多半是因為家境貧困,才會從小就被去勢而送進宮,照理說根本不識字,為何又能代替皇帝宣讀聖旨呢?事實上皇帝並沒有擬旨的權力,古代也少有太監宣旨的情況,一般太監所宣讀的大多是宮中嬪妃的口頭命令,與識字並無關係。

  • 清朝最衰太監 沒錢買麻藥含淚閹割 進宮不久就民國

    清朝最衰太監 沒錢買麻藥含淚閹割 進宮不久就民國

    古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宦官的記載,在每一朝代的叫法更是不同,稱為閹人、寺人、太監、內監,清朝時太監權力大,不少貧困人家為了謀生,會將兒子送進宮內當太監,清末就有一名男孩被爸爸親自閹割,未料被送進宮不久就民國了。

  • 厚黑學念到博士 他超會當官 唐玄宗寵信19年

    厚黑學念到博士 他超會當官 唐玄宗寵信19年

    清末民初學者李吾宗提出「厚黑學」,指臉皮要厚而無形、心要黑而無色,才能成為英雄豪傑,後世也多將此觀念引用到職場上。唐朝宰相李林甫深知「官場厚黑學」,不但掌握唐玄宗喜好與想法,還用各種手段在無形中排除異己,讓自己受到玄宗寵信19年。

  • 和珅不夠看!北宋第一大貪官 瘋狂斂財比皇帝還有錢

    和珅不夠看!北宋第一大貪官 瘋狂斂財比皇帝還有錢

    說到歷史上的大貪官,大部分人第一個都會想到清朝的和珅,然而北宋六賊之一的王黼(音同甫)才是史上第一大貪官,他靠著投機拍馬屁,不但官階連跳八級,成為宋朝開國以來第一人,還藉由權勢貪汙斂財,比皇帝還有錢。

  • 蘇貞昌自比袁崇煥 游淑慧狠酸他更像「這位宦官」

    蘇貞昌自比袁崇煥 游淑慧狠酸他更像「這位宦官」

    行政院長蘇貞昌挨批「撒幣保官位」,他15日引用明末大將袁崇煥,指「袁崇煥不死,清兵怎麼入關?」要大家不要像父子騎驢一樣,這樣也罵那樣也罵,扭曲抹黑、中傷分化。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表示,蘇這句話是講給蔡英文總統聽的,而重點是蘇搞錯歷史,蘇不是袁崇煥, 他比較像宦官王振,因為他欺上瞞下、控制朝廷。

  • 蘇貞昌搞錯歷史了?台大學妹神解「袁崇煥說」:更像這宦官

    蘇貞昌搞錯歷史了?台大學妹神解「袁崇煥說」:更像這宦官

    對於全民領6000元等政策挨批大撒幣保官位,行政院院長蘇貞昌15日回應,不要像父子騎驢一樣,這樣也罵那樣也罵,扭曲抹黑、中傷、分化,「袁崇煥不死,清兵怎麼入關?」身為蘇台大學妹的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則表示,蘇不是袁崇煥, 他比較像宦官王振,因為他欺上瞞下、控制朝廷,不僅慫恿明英宗開啟戰火、御駕親征,最後更發生土木堡之變,甚至還讓昏君被人俘虜了。

  • 皇子裝傻37年被當傀儡推上帝位 登基首道聖旨讓百官傻了

    皇子裝傻37年被當傀儡推上帝位 登基首道聖旨讓百官傻了

    古代封建社會,宦官干政的事件不勝枚舉,即便是國力強盛的大唐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公元840年,唐武宗登基為帝,不僅內政上表現出色,對外也即退了回鶻人,保衛邊疆和平穩定,無奈因為操勞過度,稱帝6年後就過勞死。此時,權勢熏天的宦官馬元贄與宰相李德裕,竟打算秘密合謀擁立一位裝瘋賣傻的傀儡皇帝,殊不知對方竟成功逆襲,上位後第一道聖旨就把百官嚇壞了。

  • 古代最危險職業 兄弟為寫5個字 竟有3人喪命

    古代最危險職業 兄弟為寫5個字 竟有3人喪命

    古代官員太史,在西周、春秋時主要負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但如果所有事情都如實記載,很可能會替自己惹來殺身之禍。齊國大夫崔杼因為不滿齊後莊公總是調戲自己的妻子,於是殺死了對方,太史誠實寫下「崔杼弒其君」5個字,卻被崔杼殺死,而太史的大弟、二弟也因為同一件事喪命,直到三弟,崔杼才終於放過他。

  • 皇帝短命陷惡性循環 外戚宦官大亂鬥 這王朝為代表

    皇帝短命陷惡性循環 外戚宦官大亂鬥 這王朝為代表

    皇帝的家事往往就是國事,皇帝的壽命,尤其是在位時的壽命,以及有沒有兒子、兒子的年紀多大,都會影響到當代王朝的興衰,甚至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引發外戚弄權、小皇帝利用太監清除外戚、太監跟大臣間政治鬥爭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王朝滅亡。

  • 史上唯一太監王朝 想當官得先淨身 除了皇帝無人倖免

    史上唯一太監王朝 想當官得先淨身 除了皇帝無人倖免

    太監又稱宦官,是古代皇宮中待在皇帝、嬪妃身邊服侍的人,容易得到皇親貴族信任、賞識,不少朝代因而發展出宦官干政的局面。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皇帝劉鋹相當看重宦官,他認為大臣們如果有家室,就無法盡忠,想被進用就得自宮,因而形成史上唯一的「太監王朝」。

  • 史上唯一太監出身王爺 手握兵權20年 結局卻慘被斬首

    史上唯一太監出身王爺 手握兵權20年 結局卻慘被斬首

    古代皇帝或後宮嬪妃身邊,總會有太監跟在一旁服侍,雙方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有不少太監藉機博取皇帝或后妃的信任,希望能被委以重任,甚至是進一步掌握大權。北宋時期的太監童貫深得宋徽宗賞識,仕途一帆風順,甚至還受封廣陽郡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太監出身的王爺。

  • 史話》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東漢滅三國起(歐陽聖恩)

    史話》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東漢滅三國起(歐陽聖恩)

    《禮記‧中庸》曰:「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三國演義》、《洪秀全演義》均有相同記載。中國歷代更替多此亂象,如今亂象再起,切莫不慎不察!

  • 扮豬吃老虎 他為保命裝傻36年 騙倒宦官被拱當皇帝

    扮豬吃老虎 他為保命裝傻36年 騙倒宦官被拱當皇帝

    無論在哪個朝代,皇子會為奪王位殺手足。唐朝出現一名最會隱忍的皇帝「唐宣宗」,他是唐憲宗的第13個兒子,由於他的母親出身卑微,地位較低,為了保命他裝傻長達30多年,在唐武宗駕崩後,宦官認為他個性愚鈍容易控制,因此拱他當皇帝,未料他登基後勵精圖治,嚴懲貪官汙吏,宦官才驚覺被騙了。

  • 明朝最荒淫乳母和2太監有染 還害皇帝斷子絕孫

    明朝最荒淫乳母和2太監有染 還害皇帝斷子絕孫

    在古代許多皇室貴族都不會讓生母親自哺乳,而是另外聘請「乳母」來餵養孩子,因此很多乳子與乳母的關係比親生母親還深厚,同時也造成不少問題。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私生活混亂,不但和宦官魏朝、魏忠賢有染,還仗恃著受皇帝寵愛四處作亂,害死數個被熹宗寵幸的嬪妃,連皇子、皇女都不放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