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家文化的搜尋結果,共2,166筆
新北客家局為推廣客家戲曲藝術文化,今年特別邀請到客家戲曲界的龍頭「泰斗榮興劇團」,演出兩場大型客家文藝展演活動-客家大戲,首場大戲已於三峽新北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成功演出,第二場大戲《碧波塵緣》將在10月15日義民爺文化祭活動期間,於下午2點在新北市政府3樓多功能集會堂演出。
配合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在台灣館旁設置「串客派對」青創市集,本月30日將舉辦「眾青迎天光—串客夜戲Party」,邀請劇團、馬戲之門、扯鈴藝術家方庭良等精彩演出,還有消費滿額抽獎活動,邀請民眾踴躍參加。
前陣子的#MeToo現象,讓軍中開始強調「重視受害者的主觀經驗、不能質疑受害者的動機、加害者要先調離現職」。
參加世界客家研究大會暨全球客家研究聯盟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的國際相關客家研究學者,24日由縣長楊文科及局處長陪同參訪新竹縣,欣賞客家八音、傳統山歌和現代流行歌等表演,並到新埔褒忠義民廟祈福,深度體驗在地客家信仰和客庄風情。
2023全球客家文化會議24日在桃園登場,來自全球25個國家300多個客家社團代表與會,行政院長陳建仁受邀參加開幕典禮,他說,台灣在客語及客家文化發展花了很多心力,讓客語及相關文化保存,希望大家一起推動台灣客家的發展,也希望各國代表在台灣找到客家原鄉的感動。
因應世界客家博覽會展期,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辦理文化教育體驗遊程,9月18日及21日帶領偏鄉推動客華雙語學校計132名學童,至桃園參觀世界客家博覽會,讓客庄地區的小學生認識世界及台灣各地的客家文化。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趁著世界客家博覽會展期,辦理文化教育體驗遊程,9月18及21兩日帶領偏鄉推動客華雙語學校計132名學童,至桃園參觀世界客家博覽會,讓高雄客庄地區的小學生認識更多世界及臺灣各地的客家文化。
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滿足大眾對於文化藝術空間的需求不斷增加,政府陸續在台北市打造南海園區、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國家兩廳院等,都是台灣重要的藝文搖籃,現在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三段的空軍總基地,也是全新的藝文基地,未來的可能性,也將在本屆文博會的《打開空總 X AI多重未來》展覽,邀民眾一起思考。
不少保養品乃至香氛產品都會融入自身國家特色,以國家的鮮明風格做為主打。源自台灣的自主香氛與保養品牌不少,從電商起家的簡單Jan Dan就是其中之一。簡單Jan Dan今年主打周年慶活動推出的玫瑰護髮香氛噴霧,結合小原木梳打造限量組合發售。其中成分除了天然大馬士革玫瑰精油、玫瑰天竺葵精油外,富含維它命B5、水解大豆蛋白也是持續補髮肌的好幫手,更結合MIT廠商打造小木原梳,打造最道地的國家香氛產品。
雲林詔安客家文化有武術、布袋戲、開口獅等三寶,今年詔安客家文化節於9月23日舉行為期1個月,受矚目的是布袋戲大師廖昭堂在4所國小教的布袋戲是詔安客語,66歲廖昭堂表示,愈來愈多小朋友喜愛布袋戲,詔安客語口白雖然不那麼熟悉,但只要有興趣學都很快。
大陸商務部等13部門此前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以下簡稱《計畫》)提出,到2025年,在全大陸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開,推動多種類型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服務優質,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規範有序、商居和諧的便民生活圈。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支持返鄉青年趙孝嚴,復興花蓮大陳新村文化,她開發「大陳小花漫遊者虛實劇場」遊程,讓在地居民成為遊戲角色,帶領遊客探索大陳文化,有趣體驗也吸引旅遊Youtuber「我是Haven」探訪,她造訪在地信仰,跟著居民揉年糕、曬薑,感受最美風土人情,有感的說「社區營造原來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為落實客語扎根,因應各學習階段採取不同策略,辦理適性師培與輔導,增進客華雙語教學之專業,高雄市政府長期致力於推廣客語沉浸式教學,三年內學習人數成長69%,領先全國完整銜接幼兒園、國小至國中,更以全國首創之姿創辦客語沉浸式非營利幼兒園,為六都之先成立客家兒童合唱團,更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客語通行語佳等,以及各項客家文化系列活動與積極完成環境營造,象徵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並強化客家主流化,共同為凝聚客家文化力量打拼!
「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負責人邱適珩,原在海外工作,近年回到高雄美濃當英文老師,同時將童年許下退休後要開書店的願望大幅提前實現,以自己長大的地方為書店命名,希望透過閱讀改變家鄉。她不只賣書,也辦講堂、錄製Podcast、做文史田野調查等,以行動集結其他美濃後生,透過文化深耕推廣客庄文化;開書店已經5年,這名回鄉女子為家鄉所做的努力,不僅獲得文化部獎項,也獲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的青創補助。
桃園市觀光旅遊局10日邀請新北市家庭及學童,由客家事務局長林素琴率隊,一行人造訪龍潭台灣客家茶文化館,雙縣市「以茶會友」,並共同宣傳各自的茶文化觀光景點。桃市觀旅局長周柏吟說,在世界客家博覽會期間,邀請各縣市民眾造訪並規畫文化體驗遊程,讓舉辦活動更有意義。
全球最大單一屋頂綜合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自2018年成立,今日迎來成立5周年生日,催生衛武營各界人士出席敬賀,表示衛武營讓大眾改變了高雄是「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此外,台灣證券交易所今日與衛武營簽署「綠色永續文化夥伴」合作備忘錄(MOU),共同為環境永續貢獻力量。
苗栗縣府為有效推動客家整體發展及推展客語為通行語相關措施,特設「苗栗縣客家事務推動委員會」,落實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為通行語計畫」及「地方客家發展計畫」,並於6日召開第一次工作會報,聽取廣納委員意見,作為推動客家事務相關政策及作法參考,以期打造「客家就係生活,生活就係客家」的當靚苗栗。
一年一度民雄大士爺祭今起一連3天登場,今早紙糊大士爺神尊開光點眼後,由嘉義縣長翁章梁與各界循古禮舉行恭祝大士爺聖誕團拜儀式,祈求保佑嘉義縣合境平安,加上民間有一說,今年是60年一次的黑兔年,農曆7月有「最兇鬼月」之稱,民眾除參與大土爺祭典、逛雨傘節市集,也盼參與祭典能消災解厄。
桃園平鎮褒忠祠舉辦客家義民祭活動,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都前往參加,兩人並一起致贈廟方「忠烈垂範」匾額。侯友宜台上致詞時也說,未來若有機會擴大服務大家當選總統,一定會讓客家文化傳承。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4)日與桃園市長張善政、立委參選人魯明哲、呂玉玲、多名桃園市議員,以及平鎮褒忠祠主委范振修陪同下,在平鎮褒忠祠向義民爺參拜。侯友宜說,他當選總統一定會廣建「哈客館」、推動「客家創生」,讓客家文化、客家語言不斷傳承,他都會逐一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