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家新上市的搜尋結果,共39

  • 陸獨角獸達357家 創新高

     根據日前發表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3」(簡稱報告),2022年大陸獨角獸企業數量年增13%至357家,創歷史新高,其中98家為新晉獨角獸企業。此外,潛在獨角獸企業年增9.7%至653家。

  • 證交所 今年聚焦四大新興策略

     立法院財委會委員24日至證交所視察,由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進行業務報告。簡立忠指出,證交所2023年將重視「形塑特色產業聚落」、「資本市場國際盃」、「碳權交易平台」,以及「投資人教育投資」四大新興策略,目標推動32家掛牌上市,促進市場發展。

  • 露營車 玩家神隊友

    露營車 玩家神隊友

     國內車宿、露營風氣持續盛行,每逢假期前就可以看到大量車流往山海之際,收假時又可看到返還車潮,雖然多數人還是以日常用車為主,但是越來越多人轉而購買露營車,包括福斯商旅、台灣賓士都提供所謂的原裝露營車,國內中華汽車則提供原廠授權改造合法露營車。

  • 再生能源產業聚落漸成形 申請創新板 雲豹能源過關

     繼今年8月18日錼創科技-KY創以首家創新板掛牌後,泓德能源已於12月12日證交所審議會過關,接下來,雲豹能源21日也獲證交所審議會通過,預期泓德能源及雲豹能源可望於明年第二季掛牌。證交所表示,未來加入這兩家新生力軍,創新板再生能源產業聚落可望逐步成形。

  • 《國際產業》科技IPO變毒蘋果 僅格羅方德沒墜入熊市

    今年科技業的首發上市從搖錢樹變成了毒蘋果,近來高價、高成長但仍處虧損的個股吸金功力大減,使2021年上市的公司湧現拋售賣壓。根據CNBC分析,今年透過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和直接掛牌(direct listing)等方式在美國上市的55家科技公司中,只有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沒有墜入熊市。

  • 北交所新成員 威博液壓搶頭香

    北交所新成員 威博液壓搶頭香

     北京證券交易所官網26日發布消息,威博液壓公開發行及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請獲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這也是北交所開市以來的首家「過會」企業(提出IPO申請並且通過發審委審核的企業)。若註冊獲同意,威博液壓將成北交所第83家上市企業,計畫募集資金1.4億元(人民幣,下同)。除威博液壓外,目前已有164家新三板公司在接受券商輔導,計畫未來在北交所上市。

  • 北交所15日開市 首批逾80家上市

     大陸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官網10日公布,中設諮詢、科達自控、漢鑫科技等10家精選層公司分別公告,公司股票將於15日在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上市。此舉意味著北交所開市時間終於底定,首批上市公司逾80家。

  • 陸頒雙碳工作意見 概念股起舞

     大陸中央24日最新公布「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意見,成為接下來「雙碳」發展的頂層規劃時間表。此一利多消息帶動25日A股市場的碳中和概念股迎風起舞,包括首航高科、積成電子、中國電建等多股更是開盤不久直接漲停鎖死,足見資金追捧的盛況。

  • 香港首季IPO集資1,300億港元 年飆8倍

    香港首季IPO集資1,300億港元 年飆8倍

     陸企和美股中概股赴港熱潮在2021年持續強勁,在2021年第一季包括快手、百度等大規模上市集資的帶動下,香港整季新股集資額大增逾800%,突破1,300億港元。且全年總規模有望上看4,600億港元,劍指全球新股集資王座。

  • 《證交所》IPO拚谷底回升 今年上市家數朝24家邁進

    去年受疫情影響,延緩公司申請上市進度,申請家數19家較過往稍減,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許璋瑤表示,今年第3季推出「台灣創新板」,加上去年下半年經濟情勢穩定後許多公司送件申請上市,希望今年努力維持過去每年平均24家新上市掛牌家數。

  • 安普新IPO競拍 最高衝上161.1元

     安普新(6743)初次上市普通股股票承銷(IPO)案,11月30日進行競價拍賣,競拍結果最高得標價衝上161.1元,相較安普新在興櫃成交參考均價約131.37元,高出近30元,溢價幅度近達23%,若與承銷價100元相較,則溢價超過六成。安普新預計於12月14日上市掛牌。

  • 通用周二發表電動悍馬車

     通用汽車周二將發表其旗下品牌GMC的純電動悍馬車Hummer,為了配合新車發表還會廣告火力全開,從美國職棒總冠軍賽「世界大賽」(World Series)、歌唱比賽《美國好聲音》、到各社群媒體和影音串流平台等大做廣告來吸睛。

  • 搶救殭屍股 金管會出招

    搶救殭屍股 金管會出招

     面對體質好、卻叫好不叫座、成交量少的「殭屍股」橫行問題,金管會準備出招。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4日表示,證交所與券商公會已著手研擬對於財務體質佳、但欠缺流動性的「殭屍股」祭出造市制度,目前規劃時程訂在2021年6月底完成。

  • 搶救殭屍股、IPO 金管會出招

    面對體質好、卻叫好不叫座、成交量少的「殭屍股」橫行問題,金管會擬出招。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4日接受媒體聯訪表示,證交所與券商公會已著手研擬對於財務體質佳、但欠缺流動性的「殭屍股」祭造市制度,目前規劃時程訂在2021年6月底完成。

  • 台灣下半年IPO  看好生技醫療、科技產業

    台灣下半年IPO 看好生技醫療、科技產業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3)日發布安永《2020年上半年首次公開募股報告》,今年上半年全球IPO共41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95家,籌資額667億美元,下滑12%。

  • 上市櫃掛牌 金管會祭特赦令

    上市櫃掛牌 金管會祭特赦令

     新冠肺炎擾亂上市櫃規劃,金管會將祭「特赦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5日表示,各主要市場IPO掛牌家數近年都減少,下半年金管會除要求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儘可能達成年度KPI外,亦會創設新創板等,證期局局長張振山則表示,會放寬上市櫃審查標準,祭出暫行措施,讓受疫情影響的公司能如期掛牌。

  • 嚴控買殼 港創業板IPO急凍

    嚴控買殼 港創業板IPO急凍

     成立20年,卻始終難以壯大的香港創業板(GEM),近兩年靠著大陸南下資金積極「買殼」上市,IPO件數與集資總額一度出現難得榮景。但在香港監管部門嚴控陸資買殼後,創業板又跌回寒冬期,2019年IPO件數創下近7年最低紀錄。

  • 5家新上市 12月報到

    5家新上市 12月報到

     進入12月,今(108)年剩下倒數一個月不到,將有5家生力軍相繼報到。冠星-KY(4439)5日以每股158元上市,上市首日大漲28.48%收203元,台股再添一檔百元俱樂部,緊接著和潤企業(6592)、嘉基(6715)、美時(1795)及惠特(6706)等四家公司,將密集於12月底前上市,這些個股都有機會成為「準百元俱樂部」之一員。

  • 賣股閉鎖期屆滿 美新上市科技有難

    美國部份新上市的科技公司股價年底前可能受衝擊,因為限制上市前就取得股票的公司內部人士和原始股東等賣股閉鎖期(lock-up)將陸續解除,凡是業績沒起色甚至持續虧損的公司股票可能承受龐大賣壓。

  • 三家新上市公司 4/24舉行業績發表會

    證交所預計於4月24日舉行2019年「新上市」主題式業績發表會,將邀請南寶(4766)、上海商銀(5876)及復盛應用(6670)等三家去年第四季新上市公司,舉行業績發表會,每家上市公司簡報30分鐘及意見交流10分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