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家有險的搜尋結果,共79

  • 壽險不動產租金 去年首破300億

     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去年租金首破300億元,21家壽險公司中,共有16家有投資性不動產,去年底投資帳列金額共1兆4,805億元,比前年增加近535億元,去年全年租金收益達328.3億元,比前一年增加近32億元,等於年化租金收益率達2.22%。

  • 《金融》防疫雙險2月失血稍緩 前2月仍賠逾417億元

    金管會公布防疫雙險最新理賠狀況,2023年2月防疫保單理賠金額153.8億元、疫苗保單理賠金額43.11億元,合計防疫雙險理賠金額196.02億元,雖較1月220.52億元下降,但累計前2月理賠金額仍達417.44億元。

  • 惡夢未了 防疫雙險前二月賠逾417億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每日破萬、防疫險惡夢未了!金管會保險局主秘古坤榮7日公布最新理賠統計,今年前二月防疫險、疫苗雙險共計理賠件數逾101萬件,理賠金額總計為417.4億元,不過,2月份理賠並沒有高於1月份。對於指揮中心宣布即將開放輕症免隔離是否能緩解防疫險理賠壓力還待細節公布,然而,六家產險業目前已增資破千億元。

  • 新壽守護偏鄉 用數位翻轉長者健康

    新壽守護偏鄉 用數位翻轉長者健康

     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平均5人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輩,高齡人口增加與相關失智症健康問題,對醫療照護體系造成衝擊,加上偏鄉地區因交通不便,民眾缺乏充足醫療資源,健康醫療照護需求較其他地區更殷切。鑑此,新光金控(2888)子公司新光人壽積極落實公平待客、推廣普惠金融,友善高齡,2022年起攜手數位人道協會合作遠距健康促進偏鄉公益計畫,透過數位工具,提供偏鄉長者線上健康課程及專業醫療諮詢,幫助長者達到前端預防疾病及延緩失能,展現具體成效,並將遠距服務據點由四個再擴增至六個,擴大守護偏鄉長者生命健康安全。

  • 《金融》福爾摩莎產險申設純網保遭駁回 金管會釋疑

    福爾摩沙產險籌備處向金管會申設純網路保險公司,惟金管會進行審查時發現,該公司因未符合法定資格,22日宣布駁回申設案,目前僅剩中信網路產險1家有機會取得純網保執照,審查結果預計明年4月底前出爐。

  • 避雷 壽險投資大陸創25季新低

     投資前景不明、先規避風險。壽險業投資大陸股債金額連六季下降,到9月底降為新台幣1,485億元,創2015年第四季公布此數據以來、即25季的季底新低,壽險業者表示主要是中美關係及地緣政治不穩,大陸封控政策仍持續,又發生產業整改、爛尾樓及村鎮銀行無法取款等,因此先調整投資,降低不可控的風險。

  • 刑事局公布第三季高風險賣場 這家有905件居冠

    刑事局公布第三季高風險賣場 這家有905件居冠

    刑事局統計,今年第三季受理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案件,排名高風險賣場前5名分別為「博客來網路書店」905件、「旋轉拍賣」529件、「鞋全家福」277件、「生活市集」220件及「迪卡儂」191件;民眾皆為接獲假冒客服電話,以工作人員操作錯誤,導致誤設分期付款、重複扣款或升級成VIP會員,要求客戶前往操作ATM、購買遊戲點數或使用網路銀行、App解除設定等話術進行詐騙。

  • 防疫險重挫產險業 黃天牧:傷筋動骨 不致倒閉

     防疫險加計疫苗險理賠金額9月底已破千億元,仍在持續增加,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日回應立委質詢是否有產險公司因此倒閉時表示:「有傷筋動骨,但不至於倒閉」。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亦表示,六家產險公司今年因防疫險預定增資金額將破800億元,創產險史上單年新高。

  • 20張海外醫療險 年底前重新上架

    20張海外醫療險 年底前重新上架

     入境「0+7」政策將於10月13日上路,並取消禁團令,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在9月陸續重新上架,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統計,年底前將有10家產險、10家壽險,共20張保單重新上市,不過,多數新版條款不賠法定傳染病,即海外感染新冠肺炎,無法獲得保險理賠。

  • 防疫保單 6月新安東京賠最多

     12家有推出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中,近期陸續公布6月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就各公司公布防疫保單理賠金額來看,金額最高是新安東京的43.28億元,理賠87,765件,其次是富邦產的32.84億元,理賠件數也是81,879件,國泰產險理賠16.9億元,和泰產險的6.42億元,其他產險6月份理賠金額都在億元以上。

  • 疫苗險陸續停賣 27日起產險恐剩2家銷售

    產險疫苗陸續停賣,目前只剩3家可投保,不過,第一保表示,該公司疫苗險將在27日停止接新保單,仍接受續保。在第一保停售疫苗險之後,恐就只剩下南山和兆豐產兩家有條件接受民眾投保。

  • 大陸村鎮銀行取款難發酵 共1651家有122家屬高風險

    大陸村鎮銀行取款難發酵 共1651家有122家屬高風險

    隨著河南多家村鎮銀行爆發「取款難」亂象事件,大陸市場將目光再度聚焦在此,雖然該類銀行業務規模不大,但數量上卻是最多。據大陸銀保監會資料,截至2021年底,全大陸的村鎮銀行數量為1651家,占銀行類金融機構總數約36%。

  • 史上最大!國泰產現增百億 解決防疫保單理賠缺口

    史上最大!國泰產現增百億 解決防疫保單理賠缺口

     國泰金控7日公告,將對國泰產險注資100億元,這不但是產險業中第一家獲得母公司挹注,解決防疫保單理賠資金缺口的產險公司,更是史上產險最大額度的增資金額,預估6月底之前即可完成。

  • 賣防疫保單 12家產險公司 5家討論增資

     保險局2日表示,12家有開賣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有十家已向董事會提報因應計畫,富邦產險及兆豐產險是6月才提董事會,而承保防疫險前六大公司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有二家是以資本適足率(RBC)低於250%,就會啟動增資。

  • 防疫保單理賠驚人 已5家產險公司提增資計畫

    防疫保單理賠驚人 已5家產險公司提增資計畫

    隨著疫情升溫、確診人數增加,保險公司銷售防疫保單理賠驚人、財務也受到衝擊。金管會表示,已經有10家產險公司董事會已經提財務計畫,剩餘2家應等到6月開董事會,其中5家提增資計畫。

  • 12家賣防疫險產險公司 已有5家討論增資

    12家賣防疫險產險公司 已有5家討論增資

    財務壓力逐漸顯現。保險局2日表示,12家有開賣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有10家已向董事會提報因應計畫,富邦產險及兆豐產險是6月才提董事會,而承保防疫險前六大公司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有二家是以資本適足率(RBC)低於250%,就會啟動增資。

  • 防疫保單理賠指引 5月底前出爐

    防疫保單理賠指引 5月底前出爐

     國內確診案例輕症者眾多,防疫保單對「居家照護」從寬認定;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赴財委會面對「防疫保單相關爭議及處理情況」質詢時承諾,本周將請產、壽險公會召集會員公司開會,就輕症診療、用藥等議題做討論,防疫保單理賠標準應於5月底前訂出指引,讓民眾申請理賠時能有所依循。此外,快篩陽即確診本周將上路,黃天牧指出,醫生診斷確診,就符合保險理賠規定。

  • 防疫險理賠潮來襲 金管會:部分業者有增資壓力但無倒閉危機

    防疫保單亂象掀起朝野立委關注,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目前產險業沒有面臨倒閉危機,有幾家業者出現增資壓力,但只要增資就沒有問題;另考量特別準備金還需應付未來可能事故,准用額度會再斟酌。

  • 產險日賠2億 增資壓力暴增

    產險日賠2億 增資壓力暴增

     大型產險公司面臨成立以來最大危機。產險業者透露,5月下旬每日賠款金額已暴增,推估各公司合計已接近每日賠出2億元的規模,5月全月賠款金額恐在30~40億元間,加上要提列「自留未報」及「保費不足」準備金,金額也極驚人,估計6到8月之間承保防疫險的前六大公司,面臨極大增資壓力,增資金額恐達數百億元。

  • 產險業研議防疫險理賠 數位證明不會是審查唯一文件

    產險業研議防疫險理賠 數位證明不會是審查唯一文件

    產險公會建議業者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書面診斷書,目前旺旺友聯產、國泰產已同意可採納數位證明替代診斷書,各大產險公司仍在研議中;但業者表示,認可數位證明只是形式之一,考量責任歸屬效力落差,應不會視為理賠審查唯一文件。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