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家長職業的搜尋結果,共71

  • 中國「慢就業」正夯 8年飆升22%

    中國「慢就業」正夯 8年飆升22%

     澎湃新聞報導,2023年大陸大專院校畢業生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0.9萬人,創歷史新高。惟應屆畢業生「慢就業」比例呈升高趨勢。為了解上海市23.6萬名畢業生就業形勢,大陸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今年4月專題調研4000多人,發現38.0%受訪者選擇「慢就業」,其中32.0%是為繼續深造,6.0%選擇暫緩就業。選擇「慢就業」的畢業生,對職業規畫和職位條件往往有更高期望,家庭經濟條件改善和家長支持,也提供了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持。

  • 大陸專題調研 大專院校應屆生為何選擇慢就業?

    大陸專題調研 大專院校應屆生為何選擇慢就業?

    澎湃新聞14 日報導,大陸應屆畢業生「慢就業」比例整體呈升高趨勢,2023年大陸大專院校畢業生達到1158萬人,上海就有23.6萬人,同比增加0.9萬人,創歷史新高。為了解上海市就業形勢和面臨問題,大陸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於今年4月中旬,開展4000餘名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專題調研。發現38.0%受訪者選擇「慢就業」,其中32.0%是為了繼續深造,6.0%選擇暫緩就業;「慢就業」背後有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和家長的支持;「慢就業」畢業生對職業規畫和職位條件有更高期望。

  • 大陸出現新職業「兒童成長陪伴師」 月薪最高8萬人民幣

    大陸出現新職業「兒童成長陪伴師」 月薪最高8萬人民幣

    香港01引述大陸《紅星新聞》報導,近日,大陸招聘網站出現「兒童成長陪伴師」、「家庭成長陪伴師」等新職位,因薪水豐厚,從1萬到8萬元(人民幣,下同)不等,引發關注。

  • 朝陽科大飛航系 招生成績亮眼

    朝陽科大飛航系 招生成績亮眼

     勞動部日前公布最新國內薪資職業排名,第一名是機師,平均月薪有27萬,年薪高達401萬,不少家長爭相詢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機會就讀飛航系。

  • 高職生人數為何直直落? 家長:傳產科系對學生不具吸引力

    高職生人數為何直直落? 家長:傳產科系對學生不具吸引力

    為什麼愈來愈多學生不讀高職、而去讀高中?家長表示,台灣的高職都是一些傳統或夕陽產業的科系,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但高職校長則說,成績好讀高中、成績差才讀高職的說法,對技職教育造成重大傷害。

  • 潔哥遭曲解支持使用平台 嘆「帶風向很簡單」吐教育女兒日常

    潔哥遭曲解支持使用平台 嘆「帶風向很簡單」吐教育女兒日常

    大陸短影音平台內容洗腦、有趣,但除了被擔心有資安疑慮,近來更因網路神曲《黑桃A》被老師拿去幼稚園帶動唱,因歌詞涉及夜店裡的糜爛生活,受到家長抗議,對此,網紅潔哥曾發表意見稱「與其禁止不如引導正確的觀念」,引起媒體報導,卻被網友曲解成支持小孩使用平台,讓她感嘆:「原來帶風向真的很簡單。」

  • 家長挑女婿最愛職業!這行秒贏富二代 網曝3優勢

    家長挑女婿最愛職業!這行秒贏富二代 網曝3優勢

    過年親朋好友見面,不少人會帶另一半去見家長,一名網友好奇詢問,家中長輩最喜歡哪種職業的伴侶呢?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其中最多人喊「醫師」,認為當醫師的人多金又聰明,而且醫師社會地位高,擁有這樣的女婿或是媳婦特別有面子。

  • 恐龍家長現身!他穿「這樣」接小孩 網爆笑:龍的傳人

    恐龍家長現身!他穿「這樣」接小孩 網爆笑:龍的傳人

    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在路上巧遇一位真的「恐龍家長」,帶著2個小孩上學,並附上一張逗趣照片。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網友們看完笑稱「龍的傳人」。

  • 陸家庭教育程度越高 在子女職業導向上越傾向專業技術

    陸家庭教育程度越高 在子女職業導向上越傾向專業技術

    大陸共青團主管的《中國青年研究》雜誌近期刊發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大陸,家庭財富水準越高,在子女職業導向上越呈現「自由擇業」傾向;家庭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子女職業導向上越傾向於專業技術導向,表現出「子承父業」的特徵;家庭權力地位越高,在子女職業導向上越傾向於社會服務導向。

  • 媽媽在醫院工作 學童竟被「換到後排坐」 北市國小遭監院糾正

    媽媽在醫院工作 學童竟被「換到後排坐」 北市國小遭監院糾正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監委王幼玲調查發現,北市東園國小2年級學生遭班導師以其家長在醫院工作為由,調整座位至教室後方,調整後也未於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且被傳到LINE家長會群組,東園國小事後還涉洩漏個資等相關爭議,監察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今通過糾正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屬的東園國小。

  • 康寧大學結合科技與藝術 培養人才

    康寧大學結合科技與藝術 培養人才

     111年度國中教育會考即將在5月21日至22日連續兩天舉行,國中生在最後準備階段無一不卯盡全力為自己的成績努力衝刺。在國中進入下一個升學階段,往往會因為會考成績高低而選擇學校科系有所變化,就有網友發起論戰,到底是要以興趣為主,還是要以未來職業選擇思考,這也讓許多國中生家長頭痛不已的難題。

  • 南市民代建議對停課學生家長 發放「孩童家庭防疫津貼」

    南市民代建議對停課學生家長 發放「孩童家庭防疫津貼」

    疫情不斷升溫,台南市議會定期會勞工局27日進行業務報告時,多位議員均關切與防疫相關的議題。許又仁為勞工朋友請命,除建議市府應向中央爭取對停課學生的家長發放「孩童家庭防疫津貼」外,也呼應立委蔣萬安的主張,希望市府向中央建議針對居家隔離、居家照護、足跡重疊篩檢等勞工,無法申請防疫補償金的日數,可申請勞保傷病給付。王家貞也擔心,台南市的逃逸外勞達600多人,恐將成為防疫缺口。

  • 雙胞胎受傷家長控托育員失控傷子 中市社會局:調查中

    雙胞胎受傷家長控托育員失控傷子 中市社會局:調查中

    台中市1對雙胞胎委託一家私立托嬰中心照顧,日前家長發現雙雙受傷,家長審視監視器發現疑是托育員「故意」踢桌子,導致桌子撞到雙胞胎的哥哥臉頰瘀青受傷;托嬰中心說,托育員用腳挪動桌子,桌緣不慎撞到已向家長致歉。社會局20日強調,目前由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和兒少福利科循線調查中。

  • 瑄瑄初見長輩竟被問「會不會睡機長」?哈孝遠一句話成豬隊友

    瑄瑄初見長輩竟被問「會不會睡機長」?哈孝遠一句話成豬隊友

    中天綜合台《同學來了》明(21日)晚9點播出主題「第一次見家長是一場戰爭!一出ㄘㄟˊ就被笑一輩子?!」,邀來布蘭妮、王思佳、楊昇達、瑄瑄等來賓分享第一次見家長的緊張過程。第一次見家長需要注意的事情其實不少,像是談吐落落大方、衣著整齊不暴露、禮貌禮數要周到等,已升格阿嬤的布蘭妮分享自己看重的是「禮貌」,送禮和幫忙做家事則是展現出誠意就可以,但王思佳卻忍不住吐槽:「別看她這樣說,敢來我們家的女生就很厲害了!」

  • 媽怒吼不讀書以後撿垃圾 兒竟離家出走路邊夾寶特瓶

    媽怒吼不讀書以後撿垃圾 兒竟離家出走路邊夾寶特瓶

    大部分小孩都很活潑調皮,時常會被媽媽教訓。大陸一名母親日前在輔導11歲兒子寫作業時,忍不住對他說出「不好好讀書,以後只能撿垃圾」的氣話,沒想到兒子竟然把這句話當真,離家出走到附近撿寶特瓶,讓母親感到十分自責。

  • AV女優引退後幸福嗎? 日媒曝:不少人與粉絲結婚

    AV女優引退後幸福嗎? 日媒曝:不少人與粉絲結婚

     新聞網站「日刊現代數位版」報導,日本傳奇AV女優及川奈央近期宣布離婚消息,引發針對該職業女性引退後生活的討論;風俗作家蛯名泰造透露,近年有許多AV女優引退後與粉絲結婚,但是否能長期維持幸福生活則因人而異。

  • 給孩子輕鬆 但不放鬆的暑假

     全國停課一個多月了,有老師開玩笑的說,沒有學生的校園裡,這學期真的是靜悄悄的來到尾聲!

  • 支援職業媽媽 全家夯蕃薯、鬆餅輕鬆吃

    支援職業媽媽 全家夯蕃薯、鬆餅輕鬆吃

    全家便利商店針對居家辦公,還要準備點心或早餐給家人的職業媽媽們,推出輕食系手卷、「鮪魚蕃茄冷義大利麵」新品,讓人瞬間開胃,及家庭號包裝的「冰夯番薯」、媽媽煮藝「親愛的鬆餅」,覆熱即食快速又方便。

  • 疫情嚴峻 家扶:已有逾千戶弱勢家庭受衝擊

    疫情嚴峻 家扶:已有逾千戶弱勢家庭受衝擊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據家扶基金會統計,受到疫情影響的家庭達1087戶,包括收入減少、無薪假、停業等情況,家扶基金會呼籲社會各界伸出援手,一起陪伴弱勢家庭度過難關,接住每個需要幫助的孩子。

  • 觀策站》匆忙上路的「停課不停學」(徐惠)

    觀策站》匆忙上路的「停課不停學」(徐惠)

    我國本土新冠疫情升溫,在短短的兩週內,本土病例從5月8日前的不到百例,爆增到5月25日已超過5000例。照這樣疫情發展速度,全台將持續處在三級警戒及全國高中以下「停課不停學」的狀態。目前許多學校的教師及補習班,也改採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但有許多地處偏遠、家裡長輩「沒有能力」或「沒有時間」協助小孩學習的這些孩子,肯定就是「停課也停學」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