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家電類股的搜尋結果,共119筆
滬深兩市大盤27日震盪反彈,滬指午後拉升漲超1%,創業板指翻紅。各行業類股普漲,其中又以房地產類股強勢領漲,並帶動家裝建材、家電等相關產業鏈走高,新城控股、天地源、中南建設等多股漲停。中船系個股表現最佳,中國動力、中船科技、中工國際漲停。氫能源概念股反彈,京城股份、華電重工等近十股漲停,旅遊、酒店等消費板塊表現活躍,曲江文旅、長白山、西安旅遊漲停。
隨著天氣轉熱,進入家電銷售旺季,年初起推動的30億節能家電補助效應遞延發酵,推升電器股的聲寶、禾聯碩、三洋電等業者,擺脫去年第四季以來因消費力保守出現的衰退,業者樂觀預估,第二、三季可望重新回到成長的軌道。
大陸股市19日開盤下跌。上證指數開盤報3,288點,跌8點或0.26%,深成指開盤報11,061點,跌16點或0.15%。
追蹤華爾街隔夜上漲的步伐,歐股早市走高,並獲得企業強勁財報的支撐;同時之間,投資人也在觀望歐元區GDP數據的公布,以評估歐元區經濟的強勁程度。
A股三大指數20日強勢反彈,滬指2023年以來首次漲逾2%,創業板指數午後拉升翻紅漲1.3%,上證50指數大漲超2.7%。概念股方面,家電類股持續強勢,券商、保險相關類股走高,虛擬數位、AIGC概念等數位經濟類股集體走強,傳媒、有色、煤炭等概念股活躍;新冠藥物類股持續低迷,國防軍工類股表現不佳。總體來看,個股呈普漲態勢,兩市超過3,800檔個股上揚,今日成交人民幣(下同)9,498億元。
大陸股市9日開盤偏軟。
A股三大指數25日開盤後震盪走低,創業板指跌逾1%,滬指和深成指跟隨下行,太陽能、風電等賽道板塊全線下挫,釩電池、鈦白粉、汽車整車等板塊跌幅居前,猴痘病毒防治、動力電池回收概念較為活躍。
A股三大指數25日開盤後震盪走低,創業板指跌逾1%,滬指和深成指跟隨下行,太陽能、風電等相關概念股全線下挫,釩電池、鈦白粉、汽車整車等板塊跌幅居前,猴痘病毒防治、動力電池回收概念較為活躍。
A股三大指數11日集體低開,隨後一路震盪下行,深成指、創業板指早間雙雙跌逾2%。午後指數延續低迷,滬指一度失守3,300點,尾盤前拉回3,300點失而復得。
A股三大指數30日集體收升,滬指升1.1%逼近3,400點,報3,398.62點。深證成指升1.57%,報12,896.2點。創業板指升1.52%報2,810.6點,本月累計升近17%。兩市成交額近人民幣(以下同)1.25兆元,連續第六個交易日突破1兆元,交投氣氛熱烈。
為了拉抬低迷消費以提振經濟成長,大陸工信部等五部門17日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展綠色智慧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行動,目標是到2025年時,大陸輕工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並擴大消費與內需規模。利多消息帶動當日陸港股市家電類股盤中急漲。
A股三大指數31日震盪走高,延續反彈走勢,創業板指漲超2%,科創50指數大漲逾3%。概念股方面,農業相關類股集體大漲,消費電子、食品飲料、白酒等大消費類股全線走高,半導體、工業母機、家電等類股相繼走強;汽車整車、基建股陷入回檔,煤炭、教育等類股走弱。
大陸股市今年來表現相對失色,不過投信法人指出,陸股中仍有部分產業挾著獲利成長優勢,特別是第一季獲利成長的產業與個股,如原物料、交通、食品飲料、服飾、家電、銀行等,可望吸引低接買盤進駐,參與未來的彈升契機。
中國股市今年來表現相對失色,不過,保德信指出,陸股中仍有部分產業挾著獲利成長優勢,特別是今年第一季獲利成長的產業與個股,如原物料、交通、食品飲料、服飾、家電、銀行等,可望吸引低接買盤進駐,參與未來的彈升契機。
誰是大陸A股2021年的大輸家?不少券商點名利潤連年縮水的白色家電族群。為挽回投資人信心,大陸家電三巨頭年內攜銀彈入市,大買逾人民幣(下同)300億元的庫藏股,提振士氣。
滬指24日早盤收報3585.65點,跌0.10%,成交額人民幣(下同)2943億元。深成指早盤收報14894.60點,跌0.07%,成交額4556億元。創業板指早盤收報3480.34點,跌0.36%,成交額2056億元。科創50指數早盤收報1483.50點,漲0.49%,成交額376億元。
大陸市場從第三季以來,不斷受到政策監管的影響,近期再次推出房產稅的議題,加上之前消費稅的討論,稅制改革成為近期的新話題。
A股三大指數30日集體開高,隨後走勢分化,創指一度衝高漲1.8%。概念股方面,石油開採類股大幅拉升,磷化工、氟化工等化工股持續強勢;機場航運、醫美相關類股下挫,家電、豬肉概念股低迷。
法人指出,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上資金淨流入A股2,237億人民幣,超過2020年全年規模,顯示A股對外資仍有長期配置吸引力;北上資金偏好大消費優質龍頭,因其業績穩定性最高,看好大消費未來仍將是股市上漲引擎。
大陸官方加重新監管措施,要求教育類股不能上市融資、外資不得透過併購或加盟等方式參股,消息發布後,不僅教育類股暴跌,連帶整體陸港股的震盪。法人表示,因為大陸管控政策,會使陸股短期震盪,但對陸股中長期看法依然未變,建議逢低可分批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