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富蘭克林華美的搜尋結果,共1,163筆
市場分析: 美國上周釋出鴿派訊息,13日美股四大指數收紅及創五個月以來新高,16日台股開高走高,指數持續向上攻堅,由於外資歸隊,重新回補電子股,加上農曆新年假期消費旺季,指數漲102.88點收在14,927.01點。
元月起多檔台股ETF即將配息,預計單次配息率自1.24%~3.1%左右,儘管台股指數狹幅區間盤整,但想先賺一筆紅包錢不難,建議趁早把握機會,在1月底前入手投資台股ETF,便有機會參與ETF除息列車,搶先取得這部分配息。
2022年高通膨、美國鷹派升息,臺灣股民歷經上沖下洗的1年;展望2023年,金兔年紅包可以自己賺,因為1月預計配息的ETF高達18檔以上,扣除投資國外的ETF,臺股相關ETF也有多達9檔即將除息,其中,季配息者包括訴求多因子模型FT臺灣Smart ETF (00905)、永豐臺灣ESG(00888)、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等,配息殖利率可望落在0.91%至3.23%之間。
台股今早大漲逾200點,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一月中旬財報公布後,若有釋出較明朗的訊息,包括科技各次產業庫存調整近尾聲訊息,則科技股有望領先反彈。
聯準會12月如預期升息兩碼,明年預估利率上看5%~5.25%間,升息即將進入尾聲,2023年有利於固定收益產品表現。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回顧過往高收益債券在升息期間的表現都不錯,主要反映在升息中後段,市場能夠在充分預期聯準會動作後、利空出盡,推升風險資產走揚,故建議投資人不妨加碼固定收益資產,積極型投資人可布局非投資等級債券。
市場分析: 經濟衰退疑雲壟罩,16日美股四大指數再度下挫,市場持續消化聯準會(Fed)釋出升息可能更高更久,終場下跌95.23點收14,433.32點。時序接近聖誕、農曆春節等假期,短期內外資在操作上不會過於積極,限縮加權指數表現空間。預期後續待電子股整理過後、明年1月初歐美補股票庫存時,有機會醞釀一波元月行情。
生技業今年上半年企業併購案總金額逾177億美元,包括輝瑞等併購案,最新傳Mirati可能被併購,刺激生技股表現,生技醫療產業於景氣衰退期間持續看好,今年併購案總金額大增,產業前景看俏,且生技醫療屬剛性需求,不因景氣變化受阻,建議利用生技基金持續定期定額布局。
市場分析 美中雙方在「拜習會」後順利重啟貿易談判,激勵18日美股指數早盤開高,雖聯準會(Fed)官員再度釋出鷹派言論,所幸尾盤買盤陸續回籠,帶動四大指數全數上漲。21日亞股普遍走跌,台股盤中再挑戰站上半年線,但因短線逢高獲利了結賣壓,呈現14,500點附近狹幅整理,下跌55.60點收14,449.39點。
美國10月通膨數據明顯下降至7.7%,美股10日報復性大漲,標普收盤飆漲5.54%,創2020年4月以來最佳表現,激勵11日台股收盤站上14,000點大關,觀察台股在利空中淬煉底部後,將較歐美股更有補漲空間,市場預期12月升息可能放緩,提供美股反攻動能,連動台股啟動補漲,布局台股基金績效可期。
美國通膨數據明顯下滑,有望使升息步調趨緩,激勵美股連二個交易日飆漲,帶動台股大反攻,雖然聯準會(Fed)官員又放鷹,美股漲勢應聲暫休,台股不甩繼續飆,但整體來看消息面影響的震動風險仍在,投信建議透過台股基金分批逢低布局,有利分散波動衝擊。
台股11日成交量暴增至3,409億元,為暌違4個月後首見3,000億元以上大量,個股成交金額以台積電(2330)的368.39億元居冠,其中法人買超過半、達190.73億元;後有欣興(3037)、聯發科(2454)等並列資金青睞前十大股,資金明顯回流電子股,僅美時(1795)、長榮(2603)為唯二非電股。
全球股市近一個月歷經先跌後漲,歐美股市各自漲幅來到4%至10%,但新興市場逆勢走跌,尤其因10月製造業循環及二十大會議影響,陸股跟台股明顯落後,預料台股延續震盪整理格局,後市關注第三季財報與聯準會(Fed)利率會議結論,布局台股基金有利穩健因應。
美股財報利多與通膨放緩,歐美股市擺脫先前弱勢格局,10月道瓊工業指數領先那指反彈,漲幅創歷年10月新高,台股有望逐步走出整理格局,逐漸止穩打底,11月聯準會(Fed)升息後由鷹轉為偏鴿,且明年第一季預估升息觸頂,台股整理將告一段落,有利逢低進場長期存股投資。
市場分析: 受美股21日上漲影響,加上金管會擴大限空令等因素,帶動台股24日開高挑戰萬三關卡,但因盤中仍震盪走低,僅上漲37.78點收12,856.98點。目前台灣與美國財報季密集登場,市場聚焦科技股第四季展望,在需求不振及庫存偏高,科技股評價下修循環將是進行式,大型權值股修正告一段落,輪到小型股整理,宜靜待時間消化不確定因素,逢低分批回補跌深績優股。
美股四大指數21日齊步反彈,加上金管會擴大限空令,股市現新契機,包括台新等八家投信研判,台股短線有機會熊市反彈,此時投資可留意「恐慌錯殺股」,著眼長期趨勢並擇優布局,包括高速運算、伺服器、電動車等前景持續看好;短線上,內需、記憶體、面板或跌深股可留意。
因通膨與聯準會態度,不斷地出乎市場預料,在這個動盪的環境之中,投資人往往無所適從。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經理人劉翠玲分析,美國聯準會現階段最大任務為控制通膨,即使需求面減弱也會升息縮表,利率上揚壓抑股市評價,加上投資人對於鷹派做法超出預期,失望性賣壓湧現,而受利空因素干擾,市場波動加劇,第四季全球股市操作面應謹慎應對,核心持有中長線看好的優質企業,或利用績效較佳之生技基金做中長期的定期定額。
市場分析: 受到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跌破3萬點關卡影響,美元走強,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殺,引起台股26日開盤即下跌,開低走低、震盪收黑跌破萬四關卡,收13,778.19點,成交值為2,212億元。
2022年受到美國鷹派加速升息、抑制高通膨影響,美元續強,新興市場資產可能受外資資金撤出影響,持續震盪,展望第四季,投信業者建議,在波動行情,建議利用「S.T.A.Y.」四大策略主軸,持續均衡股債資產配置,將資產做好中長期規劃以對應不確定。
因應市場震盪,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自第三季起,推出「金循環」投資法搭配母子基金專案,建議投資人利用2千元起開始定期定額投資精選股票基金如台股、中國、科技、生技等,每月固定扣款、持續累積單位數,當資金累積達期初扣款金額的20倍時,就啟動初期設定的母子基金機制,讓母基金繼續累積,子基金續扣達停利又自動轉換回母基金。
生技醫療產業在景氣衰退期間持續看好,主要因醫療為剛性需求,不因景氣變化受影響,且去年生命科學產業研發投入資金達470億美元、再創新高,今年又併購增溫達177億美元,各國疫情後持續投入資金發展,產業前景看俏,建議持續定期定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