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實質交流的搜尋結果,共111筆
為促進臺灣與印度科技合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林敏聰副主委率團一行10人於12月5日至8日訪印。臺灣與印度自2007年起定期召開兩國政府科技次長級聯席會議,第12屆臺印度科技合作聯席會議於12月6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由國科會林副主委及印度科技部次長卡蘭迪卡爾(Abhay Karandikar)、我國駐印度代表葛葆萱共同主持開幕,以及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Manharsinh Yadav)以視訊方式共同主持。
李明儒於2023年10月21日上任中華TJ臺日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理事長,TJ臺日交流協會為非營利組織,宗旨在協助會員與政府相關單位共同合作與發展,並致力推廣台日雙方經貿文化交流。擁有藝術與健康醫療背景的李明儒,結合自身經驗與強項提出六大方向規劃:經貿、教育、文化藝術、醫養農學、國際觀光交流、創新創業,其中文化藝術、醫養農學、創新創業列為主力重點,期盼任期三年時間內將自己擅長領域做出最大化貢獻。
波蘭格丁尼亞市(Gdynia)副市長巴托謝維奇(Bartosz Bartoszewicz)10月31日至11月1日率團訪高,特別拜會高雄市長陳其邁,高市府安排貴賓參訪高雄智慧運輸中心、台灣港務公司、高雄港旅運中心、台灣碳權交易所、輕軌、駁二藝術特區及在地企業,加深訪賓對高雄的認識。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10月31日說明前日與美國出席香山論壇代表卡萊斯的互動細節,認為透過論壇讓雙方見面是很好的開始,但也提到交流應不只是為了交流,關鍵要有實質內容,希望美方採取實際舉動。同時大陸軍方學者也致贈卡萊斯,並希望代送給美國防部長奧斯汀一塊臂章,表達中國愛好和平的意涵,並就台海問題上,表達「對台灣問題我們沒有時間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近日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拜登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等人會面會談,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認為,中美元首11月在舊金山會晤基本上已是「板上釘釘」,拜登應認知到這兩年對中國戰略的錯誤、必須更改方向,能藉由元首會晤讓中美關係重新定位,開啟新一輪包含合作在內的新博弈,並更看好二次「拜習會」後,中美應會有更實質交流進展出現。
受疫情影響,已中斷多年的兩岸大學校長層級交流終破冰!廈門大學獲國立金門大學之邀,經教育部專案許可下,由廈大校長張宗益領軍的參訪團一行6人,今(27)日經由小三通抵達金門,與金大展開為期兩天的專業學術交流。首度造訪金門的張宗益對兩校的交流充滿期許,他說,未來除了擴大交換學生及學術交流之外,更希望深化合作、共促金廈兩門大學與兩岸青年之發展,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實質效益。
侯友宜訪美之行表現超越外界預期,不僅跨過了「不失分、不出錯」的低標線,還藉由進入華府連見16位參眾議員、分赴布魯金斯研究院等四家重要智庫交流,以及奔走於紐約、紐澤西、華府、舊金山四城僑界等行程,硬是比頂著副總統頭銜、必須低調穩當過境的賴清德,掀起更多的媒體曝光效應,堪稱「後發優勢」的一次生動呈現。
苗栗縣參訪團赴大陸湖北省展開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交流,18日在武漢市登場, 縣長鍾東錦率縣內各界重要人士出席,一方面增進兩地互相了解,強化雙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同時也建立合作平台,不僅在農產的品質、銷售及休閒農業緊密合作,尤其對盛產期採購苗栗縣優質的文旦柚和芋頭等農特產品,落實互惠互助原則,共創互利雙贏局面。
交通部觀光局升格為觀光署,預算與員額將大增,產業界無不期待觀光產業的困境得以翻轉。觀光署掛牌後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能否順利達成今年600萬觀光客的目標,然能否達標關鍵在大陸,大陸團客至今未開放,達標是艱鉅的挑戰,若連600萬低標都不能達成,台灣觀光產業如何翻轉?
桃園市長張善政13日於桃園市政府與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李殷鎬交流,雙方針對電影產業、高科技產業、市政治理、觀光、經貿投資等面向進行意見交換,張善政期盼與韓國實施智慧治理的城市進行交流,並開創更多實質互動。
無論何黨在台北市主政,都需要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的持續性,唯有維持對話的機制才能維持兩岸互動的穩定;參與雙城論壇,在現階段台灣中央法規的規範下,以行動創造機會。台北市長蔣萬安都在此背景下,不論他的出身,也不管他的黨派色彩,雙城論壇是屬於台北和上海市全體市民。
台北市長蔣萬安29日將率團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據了解,陸方對蔣的規格,將比照前總統馬英九今年3月訪陸一樣重視,由於是新冠肺炎爆發後雙方恢復實體交流,隨團議員認為,雙城論壇將是兩岸交流停擺後,再次了解彼此的一扇窗。
台北市長蔣萬安將在29日率團出訪上海參與雙城論壇,今年包含正、副議長在內,有13名北市議員隨團出訪,國民黨議員張斯綱認為,希望蔣能落實兩市實質交流,議員楊植斗表示,蔣應會在九二共識的論述下,增加兩岸的了解互信。民眾黨議員陳宥丞則期許,蔣應放大格局替台灣民眾爭取權益。
台灣南投日月潭、大陸杭州西湖第15屆「兩湖論壇」17日於杭州登場,南投縣長許淑華率團赴陸傳捷報,南投縣農會與2家企業簽訂4億元茶葉MOU,總計將簽訂10.25億元的農產品採購合作意向書。許淑華說,近年受疫情及兩岸關係冰凍影響,南投茶滯銷上萬噸,很開心此行將簽訂逾10億元MOU,盼他們來南投觀光,促進雙方交流。
距離明年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下半年的時間,主要參選人相繼對兩岸議題表態,希望主導議題方向,爭取選民認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3日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對九二共識表態,提出願意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也反對蔡英文總統汙名化的九二共識。《華爾街日報》5日登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投書,表示願在互利、尊嚴原則,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對話。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強調「兩岸之間還是實質的交流應該先恢復,雙方不要執著在名詞上面」。
工研院近期參與歐洲規模最大的研發組織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Technology Organisations,EARTO),被推舉為EARTO旗下「應用研究國際合作組織」(RTOs International Network;RIN)主席。同時爭取2024 RIN首長會議來台主辦權,並且引領創新推動RIN人才交換機制。
經濟部工業局於6月20日在工業區環境保護中心,舉辦112年「圖利與便民區辨諮詢廉政治理研討會-低碳轉型、法遵同行」中區場次,邀請中部地區工業園區廠商、公協會理事長及政府機關主管等一起參與,從「簡政便民」、「法令遵循」、「公私協力」、「永續經營」的角度,透過公私部門的研討交流,凝聚雙方合作目標共識。
首屆汕頭·台灣周以「深化汕台交流合作 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6月19日在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開幕。同期並舉辦2023南澳論壇,台灣媒體汕頭行、台胞台商看汕頭,汕台農業合作交流會,汕台農產品展銷活動等系列活動,進一步鞏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台灣日月潭、大陸杭州兩湖論壇實體交流,暌違3年預計下月在對岸登場,南投縣長許淑華將率隊參加,縣內最大宗農產品茶葉也恢復出口,12日舉行7825斤茶葉裝櫃儀式,將行銷到對岸。許淑華說,兩岸破冰為農民帶來更多實質經濟收益,相信她率隊出訪一定有豐碩成果,不怕被貼親中賣台抹黑標籤。
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抵美履新,表示他是為了捍衛中國利益與增進中美交流合作而來,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妥善處理台灣等重要敏感問題,爭取中美關係回歸正軌。大陸學者專家表示,謝鋒履新是近期中美高層重啟接觸互動的又一進展,但兩國關係能否實質「解凍」,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