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實質總薪資的搜尋結果,共72筆
通膨吃薪!行政院主計總處15日公布1月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5,376元、年增2.3%,但扣除CPI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72%,創下近6年最大減幅。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是受到同期物價平減之下的結果,其中一部分是過年期間物價有年節效應導致。
萬物齊漲,薪資漲幅被通膨吃光光,1月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皆落入負成長;主計總處昨公布薪資統計,1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376元,年增2.3%,不過,通膨超過3%,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542元,年減0.72%,創6年來最大減幅。
主計總處今公布,1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376元,年增2.3%,由於適逢農曆年節,受年節獎金發放效應,平均總薪資達10萬7736元,年增1.52%;不過,1月通膨超過3%,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542元,年減0.72%,為近6年來為為大減幅,實質總薪資為9萬8632元,年減幅度達1.49%,皆顯示高通膨吃掉實質薪資、呈現「倒退」現象。
外食費、雞蛋價格飆漲,全民皆感受到通膨壓力,受僱員工實質薪資連續2年負成長;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昨在立法院財委會上表示,當物價上漲、實質所得降低時,薪資就應做出調整,而軍公教薪資2年沒有調整,可能會不公平。
薪水愈來愈薄!主計總處昨日公布2022年12月及全年受雇員工薪資調查,2022年度受到通膨因素影響,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為4萬1357元,年減0.15%,不僅連續2年負成長,更創10年來最大減幅。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批評國內經濟環境,民進黨新聞部主任張志豪今表示,蔡英文總統及行政團隊一直高度重視年輕世代所關心的居住正義、低薪等問題,相信陳建仁內閣也會在過去的政策基礎上,持續提出改革方案,穩定經濟環境,同時改善相關問題。
主計總處昨公布111年11月全體受僱員工薪資調查,1至11月平均經常性薪資4萬4371元,年增率達2.86%,是近22年來最大增幅,不過,企業努力加薪的成果,卻被通膨吃掉了,因為同時期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高達2.97%,考量物價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345元、年減0.11%,減幅還比110年同期的0.04%擴大,等於實質經常性薪資呈連續第2年負成長。
主計總處今(11)日公布薪資統計指出,111年1~11月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0.11%,為近六年同期最大跌幅,也是連續第二年負成長。
主計總處今公布111年11月全體受僱員工薪資調查,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1至11月經常性薪資4萬4371元,年增率達2.86%,是自民國90年以來同期最大增幅;不過,通膨偷薪,同時間的通膨壓力把企業主加薪吃掉了,同時期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高達2.97%,考量物價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345元、年減0.11%,減幅較110年同期的0.04%擴大,為連續第2年負成長。
企業今年加薪成果,恐怕都被通膨吃掉!主計總處今公布,今年1至10月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減幅,從上月年減0.07%,擴大至年減0.13%,主計總處官員坦言,最主要是受到物價所影響。
11月主計總處所公布的9月工業與服務業薪資與生產力統計相關,結果出現了異於近兩年的現象:受雇員工總薪資雖然上升0.82%,但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總薪資則年減達1.89%,除1與2月份的年節調整外,這是自疫情以來單月跌幅最深的一次。此外,原先深受疫情影響的服務業總薪資年增2.43%,實質總薪資年減0.32%,有逐步回復的趨勢;但工業的總薪資一反常態地年減1.27%,實質總薪資更年減達3.93%。實質薪資的變動反映著勞工購買力的變化,但前述的變化亦顯示工業與服務業的衰榮正處於反轉交替之秋。
主計總處昨公布9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417元,年增2.39%,1至9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319元;不過,通膨連續維持2%、甚至3%以上水準,薪資漲幅跟不上物價,今年1至9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1369元,年減0.07%,是9年多來首見負成長。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9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417元,年增2.39%,1至 9 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 4萬4319 元;不過,通膨連續好幾個月超過2%以上,考慮物價上漲後,今年1至9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1369元,年減0.07%。
最近由於國際貨幣基金(IMF)看好台灣今年每人GDP將升至3.5萬美元,一舉超越日、韓,引起大家好奇,何以台灣每人GDP這麼好,而我們卻幾乎無感,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物價居高不下,上班族薪資不敵通膨壓力,都感受到荷包持續縮水;主計總處昨公布1至8月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311元、年增3.08%,創23年同期最大增幅;不過,薪資追不上物價漲幅,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嚕」,年減0.02%,6年來首見負成長。
物價居高不下,上班族薪資上漲不敵通膨壓力;主計總處今公布1至8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311元、年增3.08%,創23年同期最大增幅;不過,考量物價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卻年減0.02%,為6年來同期首見負成長。
主計總處昨公布最新薪資統計調查,今年1至7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每人經常性薪資為4萬4286元、年增3.1%,創近22年最大增幅;不過,受俄烏戰爭影響,我國通膨壓力高居不下,今年前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3.17%,考量通膨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7%,顯示企業努力替員工加薪,仍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主計總處今公布最新受僱員工薪資調查,1至7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萬4286元、年增3.1%,創近22年最大增幅,不過,受俄烏戰爭影響,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3月以來連續突破3%,考量通膨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呈年減0.07%,企業努力替員工加薪,卻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主計總處11日公布薪資統計指出,雖然1~5月經常性薪資增幅創22年同期新高,但由於通膨率更高,以致「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2%,為近六年同期首度負成長。另受疫情影響,5月受僱人數月減8千人,以住宿餐飲、批發零售等內需服務業的衝擊最大。
物價飆漲,加薪跟不上通膨,實質薪資倒退嚕!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公布1至5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4252元、年增2.83%,創近22年同期最大增幅;不過,連續好幾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超過3%,扣除物價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2%、為近6年同期首度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