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寫詩的搜尋結果,共187筆
作者/王紅林出版社/斑馬線文庫
夢想淘心室8月2日【曉宇宙~曉曉問大大】邀請到詩齡長達48年的詩人—靈歌。近日他新出版的詩集,《前往時間的傷口》登上網路書店詩作類的銷售第一名,並且很快的二刷,到底他的作品有什麼魔力呢?靈歌說:一天沒讀詩,會覺得自己沒有活著。他曾任野薑花詩社副社長,創世紀、台灣詩學同仁。獲2017吳濁流文學獎新詩正獎、61屆中國文藝獎章(新詩類)、洪建全兒童文學獎。作品選入《2015~2018台灣詩選》。著有《破碎的完整》、《靈歌截句》、《漂流的透明書》、《夢在飛翔》、《雪色森林》、《靈歌短詩選》(中英對照)、《千雅歌》(三人合集)等詩集。這本新書收錄了他寫作高峰的作品,主持人邀請大家一同來認識這位勤於筆更且逆光生長的詩人。
炎焱
二O一二年秋天,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文訊》執行「臺北文學季」特展,當時訂的主題是「臺北文青生活考」,展覽於二O一三年三月開幕。展出戰後以降,雅好文學、藝術青年的生活用品、書籍、雜誌。籌備期間,《文訊》邀請不同世代作家、藝術工作者,撰寫「我們這一代的文藝青年」,並自二O一二年十一月(三二五期)開始刊登,至二O一三年三月(三二九期)共五期,有八十一位,分屬一、二、三、四、五、六、七年級的作家、學者、文藝工作者(一九二七~一九八五年出生)參與撰稿。
記得第一次讀到沙穗的詩〈失業〉,被詩中主人翁對「失業」慘況的描述「嚇」到:一個來自異鄉的打工仔,沒有工作了,獨自走在當年的台北街頭,饑餓、疲累與孤單交相襲來……
不再逆光的詩人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我開始從事編輯工作,也勤快寫作,發表一些文學評論,也陸續參與文壇活動,認識了許多年齡相若的寫作人,時相往來的不少。很快便結識了陳煌。他來自高雄,世新廣電畢業,寫詩和散文,做編輯工作,曾任《愛書人》雜誌編輯,參與《陽光小集》的創辦,記憶所及,他在《幼獅》相關刊物及各報副刊發表過很多作品。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淡水國中展開一系列「悅」書活動,學校閱讀推動小組透過為你朗讀、為你寫詩、傳香漂書展等活動,讓學生聽見文字的繽紛、將書名排列組合寫成詩展現創意,透過傳遞書的溫度分享有書讀與愛讀書,引起學生熱烈迴響,到圖書館選書找書成為下課時間學生相揪的時尚活動。
花了二十年終於寫完並出版《台灣新詩史》後,我便覺得時機已至,該為自己做點事了。卸下文學史家的利刃與盔甲,回到一個理想的文學讀者位置,此為其一。掙脫學院圍牆與評論規範,召喚久違之創作衝動,此為其二。而在解讀者與創作者兩種身分之間,過去的我,未免向前者傾斜太久。未來的我,亟思回到後者隊伍間,並努力尋求抵達中年以後的人生平衡。
知名作詞人李坤城因2013年認愛小40歲的林靖恩,「爺孫戀」轟動全台,但兩人不甩流言蜚語,今年交往剛滿10周年,卻不敵大腸癌8日晚間病逝醫院,享壽66歲。李坤城生前在臉書寫下許多詩,沒有提到林靖恩卻字裡行間都是她,更曾許諾「好想永遠在一起」,可惜如今天人永隔。
各網企接連推出自家版本的類ChatGPT服務,繼百度的「文心一言」後,阿里巴巴7日宣布其大模型「通義千問」開始邀請用戶封測,主打中文寫詩、甚至寫情書的文本生成。
嘉義市民生國中8名學生錄取嘉義高中科學班,約占科學班25個總名額的3分之1,學生們都規律作息、認真上課、放鬆玩樂,他們喜歡做感興趣的事,如打球、寫詩、下圍棋,幫助他們增強記憶、理解力,促進學習效率。
北島從1989年4月開始,展開流亡旅居國外的生涯,輾轉於瑞典、挪威、德國、法國、荷蘭、美國等國家,也曾於1996年來臺北訪問,當時剛過40歲的他,風華正盛,我在內湖與他見過一面,聽他談創作,談使用電腦寫作後,難以確認修改的版本,充分感受到他面對書寫的虔誠。
我們必須
五月天7日在桃園國際棒球場舉辦第7場「諾亞方舟10週年進化復刻限定版演唱會」。魏嘉瑩今晚擔任開場嘉賓演唱,邀來「木曜女神」溫妮一起合唱吳克群〈為你寫詩〉,不過日前因宋逸民和老婆陳維齡出面開記者會,有網友把畫面剪輯搭配〈為你寫詩〉,更把「為你寫詩」諧音成「維齡斜視」,台下粉絲熱情合唱。
「什麼才叫同志詩?為同志運動而寫?為同志而寫?還是由同志寫的詩?」詩人陳克華自創作新詩迄今,總是不脫「同志」標籤,他曾認為詩、文學都是談人性,沒有性別之分,自己也不需要被定義為同志詩人,而只是詩人!
矗立,海上的敘事詩──金門大橋隨想
任教職長達30年,退休教師賴文誠今年以〈大夜班的護理紀錄〉獲時報文學獎新詩組首獎,以護理師的大夜班歷程為題,從「清點剩餘的自己與藥物」到「收拾好已免疫的猶豫」,賴文誠說,「起心動念在於女兒今年開始擔任護理師了!」
任教職長達30年,退休教師賴文誠今年以〈大夜班的護理紀錄〉獲時報文學獎新詩組首獎,以護理師的大夜班歷程為題,從「清點剩餘的自己與藥物」到「收拾好已免疫的猶豫」,賴文誠說:「起心動念在於女兒今年開始擔任護理師了!」
1.如何思索一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