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寬認定的搜尋結果,共170筆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受害救濟審議仍緩慢,繼先前多次召開記者會呼籲蔡政府加快審議速度,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再召開記者會,邀集協助受害民眾第一線法律諮詢的翁伊吟律師,呼籲政府加速疫苗受害審議時程,認定標準要從寬,以及審議申請從簡,不要讓受害人和家屬造成二次傷害,確保受害人法律保障應有的權益。
為避免雙重課稅,台灣已和34國簽署所得稅協定,財政部指出,為解決各國出具文件內容、期效不一致,及他方締約國居住者未能即時取得文件的問題,稅捐稽徵機關對居住證明出具時間將採從寬認定。
財政部表示,他方締約國居住者向我國稅捐稽徵機關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減免,其檢附屬申請時點前六個月內由他方締約國出具的居住者證明者,稅捐稽徵機關將從寬認定,解決各國出具文件內容、期效不一致,及他方締約國居住者未能即時取得文件的問題。
黑人陳建州創辦的「PLG職籃聯盟」旗下高雄17直播鋼鐵人隊,遭網路媒體上報撰文質疑背後金主為陸資,鋼鐵人隊董事長黃哲寬不滿對陳姓記者、上報董事長王健壯各求償100萬元、登報道歉。高雄地院調查後認為,黃最大的資金來源、股東確實為陸資,判黃哲寬敗訴,可上訴。
國際間即將啟動碳關稅徵收,以外銷為主的台灣企業更渴望採用綠電、急於獲得綠電憑證。台灣小水力發電浮上檯面卻緩不濟急,灰電是否能充分利用轉化被視為有效擴大綠電生態系的關鍵超速選項。而如何有效將灰電轉化為綠電?小水盟理事長洪正中認為,政府應以國家利益考量,適當放寬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對綠電限制。
證交所15日董事會通過,將修改相關法規,未來投控之被投資公司申請上市,母公司對子公司持股比率由要降到7成期限,將由「申請前」放寬到「上市前」即可;另創投公司申請上市對於新興產業投資應維持一定比率,若因投資價值提升(股價漲)而造成投資比率下降,可從寬認定。
衛福部9月15日起限縮清冠一號公費對象,65歲以下、12歲以上民眾,若無重症風險因子就無法可用,引爆中醫界怒火,隔日政策急轉彎,決定增列3項公費條件,再據情況討論調整。衛福部今召開會議,擬擴大4類對象,包括控制不良高血壓者、出血性/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患者及產婦都適用清冠一號,亦從寬認定重症風險因子。
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範圍大,許多居民陸續遷出,過去里長會運用市府編列的里基層建設經費,撥出部分預算購買半透明家用垃圾袋發放給里民,但隨民眾紛紛搬遷至其他里或區,卻領不到垃圾袋,認為應以公平原則繼續發放,引起巨量民怨,更有里長形容是「垃圾袋之亂」。對此,大園區公所與各里長協調後決議放寬認定,民眾可向新設籍里辦領取,目前執行順利。
5月連續下雨造成雲林縣食用玉米果穗分化不順,原本長度應12公分至15公分,目前只有不到10公分,且不會再長長,縣長張麗善8日陪同農改場人員抽樣勘查元長鄉的白龍王甜玉米,發現果穗長度至少短了20%;至於稻作因5月陣雨發生稻穗「空包彈」,縣府動植物防疫所8日邀請台南農改場人員8日到水林鄉勘查,初勘損失率2成,嚴重者有3至4成。
富邦產險表示,「陪同隔離」只要被保險人出具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之隔離書,即可請領隔離費用補償,同時,對住院日額保險金亦會從寬認定。針對近日大量的進件及理賠申請需求,富邦產險全體員工總動員,目標於6月底前完成所有在途件審理簽單,盡最大力量回應客戶的需求!
為滿足民眾轉嫁防疫相關風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今年初推出的「防疫隔離險」(法定傳染病綜合保險)商品,針對其中「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保險金」所衍生的「陪同隔離」理賠爭議,被保險人申請理賠時將採從寬認定。
國泰金控今下午舉辦第1季法人說明會,外界關切焦點仍是「防疫保單」;隨本土確診案例增加,國泰產險表示,每天理賠金額約1100萬元,坦言人力負荷大,由於理賠有遞延效應,預期5、6月理賠金額還會再增加。
國泰金(2882)今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子公司國泰產險公布防疫保單銷售狀況。從去年5月以來截至今年520為止共銷售130萬件,申辦沒核保的保單仍持續增加中,上周每日平均賠付約1100萬元左右。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國泰會簡化行政程序,盡到照顧的責任,如果居家照護經醫生診治開立藥方的,不管是人壽的醫療慰問金或產險的理賠金,都從寬認定。
新北市今新增確診2萬3788人,居隔列管2萬8472人,今日可解隔1萬1553人,居家照護執行中8萬8589人。新北市長侯友宜今表示,新北市確診呈現指數型海嘯上升,預計明日會繼續上升,除了希望全力度過轉型期,也希望中央儘快放寬確診認定、化繁為簡,快篩陽性視同確診不要只侷限3類人,侯友宜更三度喊話中央「不要再拖、趕快做」。
教育部今天發文給各縣市教育局處及中小學,學生家長如有基於防疫目的,為子女向就讀學校請假者,學校應從寬認定給予「防疫假」,不應強制要求提供特定證明文件,且不納入學生個人出缺席紀錄,也不扣減學業評量成績。
勞動部5日公布最新規定,確診新冠肺炎的勞工保險被保險人,不論是收治在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在居家照護期間,若不能工作導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者,自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將可依《勞工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請領傷病給付,依最高級距計算,最高可領到5,343元。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升溫,確診數連日破百例,近來防疫新指引出現「居家(在宅)照護」、「陪同隔離」等新名詞,意外引發防疫保單理賠爭議、爭論不休。
疫情大爆發,防疫新指引出現「在宅照護」、「陪同隔離」等新名詞,讓防疫保單理賠爭議大起。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指出,「陪同隔離」是自願隔離,就現有契約條款是不理賠,評議中心已有個案做出決議。至於確診輕症者「在宅照護」若有醫療、治療行為,會請保險公司從寬認定理賠。
因疫情大爆發,防疫新指引出現「在宅照護」、「陪同隔離」新名詞,防疫保單理賠爭議大起,立委林楚茵痛批陪同隔離不理賠、買防疫保單變擲筊。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指出,「陪同隔離」是自願隔離,就現有契約條款是不理賠的,評議中心也有個案做出決議,至於「在宅照護」若有醫療、治療行為,會請保險公司從寬認定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