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寵物殯葬業的搜尋結果,共22筆
國內犬貓登記數量已直逼全國0至11歲人口,但全台嚴重缺乏合法寵物殯葬業者。農業部日前公告修訂「非都市土地申請變更為寵物生命紀念設施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放寬在非都計土地的申設面積可在10公頃以下,不過,業者認為仍窒礙難行,想在後年4月底期限前合法,難度高。
隨著國人觀念轉變,很多飼主視寵物如小孩般疼愛,面對毛孩離世,悲慟不亞於親人,寵物殯葬業因應需求興起。據農委會統計全台寵物犬貓數量有222萬隻,以每年死亡率5%計算,光火化商機就超過5億元,加上進塔、追思、周邊紀念商品等,寵物生命紀念業商機上看10億元。
桃園市去年發布實施《寵物屍體處理及寵物生命紀念業管理自治條例》,率先輔導業者成立全台唯一合法寵物生命紀念園「幸福美地」落腳新屋,提供火化、塔位、紀念品製作及樹葬等服務。台灣寵物生命紀念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龔澤民指出,5月起試營運,顧客諮詢量多,也接收處理公家流浪動物遺體,桃園的處理量預估1年逾60公噸,若加外縣市合作量就相當可觀,預計10月開幕。
寵物殯葬業目前除了無法令管理,且大多有用地不符分區使用的問題。積極輔導業者合法申請的新北市動保處坦言,如用地涉及保育地和水源地,未來就算中央通過專法,也無法輔導業者就地合法化,加上部分用地涉及2025年國土計畫,使問題更加複雜。
毛小孩被當成寶貝捧在手心上,不少飼主都希望毛小孩身後事比照人類處理,坊間出現愈來愈多寵物殯葬業者,但政府卻沒明確的主責機關,以致出現管理漏洞。農委會將於22日邀集各縣市研商寵物生命紀念設施審查作業要點草案。
新北市犬貓登記數34萬隻,數量全台第一,去年6379隻犬貓過世,飼主希望有合法安全的公辦寵物生命紀念館,除了收費可統一,處理寵物身後事也能更圓滿、有保障。新北市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未來若中央專法通過,將優先輔導業者合法化。
寵物是現代人的心肝寶貝,但相關法令不足,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昨總質詢指出,新北在寵物長照、殯葬法規不夠完善,新北至少20幾家寵物殯葬業者,但僅1家合法,應在中央訂定專法前,推動暫行條例,解決衍生的消費糾紛及環境問題。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動保處會主動輔導業者合法,若是違規「該處理就要處理」。
高雄市家犬家貓數量破27萬隻,高居全國第2,為讓毛小孩善終,高市多名議員長期催生「高雄市寵物生命紀念自治條例」,今(5)日由議員李雅慧等人舉辦公開會,盼強化高市寵物生命紀念服務更健全,然而目前寵物殯葬業者面臨最大難關在於土地合法化,高市府正研議解套之計。
根據全台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統計,台南市目前寵物登記達10萬9000隻,毛小孩數量與日俱增,但台南寵物殯葬專區只聞樓梯響,台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指出,目前已就白河、佳里、歸仁3區6處完成遷葬的殯葬用地,進行可行性評估,明年1月規畫報告出爐,再徵求民意認同後,將建置樹葬、灑葬的寵物殯葬專區。
寵物被不少人視作家人,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昨總質詢質疑,有愈來愈多寵物殯葬禮儀公司,新北市府卻「不管不理」,不僅收費不透明,火化、禮儀與納骨塔更涉環保問題,要求市府加速訂立寵物殯葬管理自治條例。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中央目前缺乏專法,新北願訂定自治條例補充不足。
寒流來襲,不僅人受不了,怕冷的「毛小孩」貓咪死亡率更是大增,台灣有「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民間習俗,不僅有礙觀瞻,更造成環境汙染與衛生問題,最近北港溪防汛道路兩旁路樹常出現「死貓吊樹頭」,雲林縣北港鎮公所將加強宣導,若發現違規者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1200至6000元罰款。
國內飼養貓狗寵物風氣盛行,許多民眾把貓狗視為「毛小孩」百般呵護,但面對「毛小孩」身後事,目前僅宜蘭縣、高雄市、嘉義縣等少數縣市政府設置公立寵物殯葬專區,其他縣市則需委託民間寵物殯葬業代為處理,衍生不少問題,有賴相關單位設法解決。
提供寵物火化、下葬等服務的寵物殯葬業者,新北市約有10家,但除了淡水的玖隆寵物禮儀公司為合法登記外,其餘均不合法,環保局2年內已接獲4件投訴案,有的指控寵物火化過程造成空汙、有的控業者排放屍水、散發惡臭,民進黨多位議員要求市府正視;動保處表示,寵物殯葬業者尚未確認主責機關,會盡量輔導合法化。
北市環保單位過去在清掃街道或遇民眾通報動物屍體時,派員以垃圾袋清除並依廢清法規定焚化處理,環保局去年底與動保處訂定「台北市街道犬貓遺體處理作業流程」,清潔人員若發現死亡犬貓,將使用專用禮箱裝運至冰櫃冰存,並通報動保處派員掃描犬貓遺體晶片,通知飼主領回或付費委由動保處轉介專業寵物殯葬業處理後事,沒晶片犬貓遺體將由環保局委由業者處理。
喵星人、汪星人大舉進攻,近年有愈來愈多的大陸民眾甘當鏟屎官。據統計,2017年大陸飼養寵物的家庭約有5,912萬個,占比17%,帶動大陸寵物行業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
今年2月全國開始落實收容所零撲殺,市府在寵物源頭管理的執行力及收容能量都面對嚴酷的考驗,每個欄位塞4至5隻狗,發生互咬及疾病傳染的問題很嚴重,市議員范綱祥坦言太過殘酷,看了很不忍心。
今年2月全國開始落實收容所零撲殺,市府在寵物源頭管理的執行力及收容能量都面對嚴酷的考驗,每個欄位不到1的空間卻塞4至5隻狗,發生互咬及疾病傳染的問題很嚴重,他坦言太過殘酷,看了很不忍心;而劉茂群議員指出,她的狗兒過世,打電話到動保處,桃園沒有單獨火化的地方,「寵物如家人,怎忍心當廢棄物燒掉」。
台灣近年動保意識當道,許多飼主願將寵物身後事比照人類安葬,成為另類商機,多數縣市政府尚無法源規範。今年號稱台灣寵物零人道撲殺元年,寵物安葬制度話題再起,飼主們希望官方制訂法規,並有公辦機構投入經營,提供保障。
「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是過去對往生寵物的處理方式,但由於人與寵物情感日益親密,往生寵物的「後事」逐漸被重視,目前全台共有21家寵物殯葬業者,如三芝「陽明山寵物紀念天堂」,推出24小時專人專車,還有主打骨灰製做「生命寶石」的頂級服務,要價數十萬元。
環保署等部會今天赴立院衛環委員會備詢,新科立委洪慈庸今登記第一位發言,她質詢去年台灣各地發生的垃圾大戰,依她掌握的資料,焚化爐可以處理的量是焚燒總量的2倍,每年還有127萬公噸的餘裕量,為何還會發生垃圾大戰,對此環保署做了什麼檢討?她也要求各單位不要推來推去,「這樣台灣不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