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寶武鋼鐵的搜尋結果,共43筆
大陸鋼業限產儘管已實行一段時間,無助壓抑原物料行情,鐵礦砂本周有機會挑戰每噸120美元,澳洲煉焦煤價格也重回每噸270美元價位,煉鋼原物料行情居高不下,強化鋼廠提價信心,預估接下來越南和發、大陸寶鋼、鞍鋼及本鋼等一級鋼廠的10月新盤,不排除加大漲幅。
澎湃新聞報導,2023年中國品牌日10日開幕。全球最大鋼鐵企業中國寶武亮相中國品牌博覽會,並對外發布了寶武2022年度品牌報告。這也是中國鋼鐵企業首份年度品牌報告。
菲律賓亞洲鋼鐵公司攜手全球最大鋼廠中國大陸寶武鋼鐵,計劃投資1,080億元比索、約合人民幣135億元,在菲國興建年產量300萬公噸鋼廠,為亞洲鋼市投下震撼彈,鄰近的台灣中鋼和越南河靜鋼都處於暴風圈內,引發外界關注。
大陸政府為了提升產業整體實力與經營績效,近年加速推動國企整併,鋼鐵業是官方鎖定的重點行業。大陸國資委21日宣布,寶武鋼鐵與中國中鋼集團進行重組,中國中鋼從此併入寶武鋼鐵集團,這令大陸打造「鋼鐵航母」的計畫再邁出一步。
全球最大的粗鋼生產商寶武鋼鐵和礦業巨擘力拓14日共同宣布,斥資20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力拓投資13億美元、寶武投資7億美元),開發位於澳洲西部Pilbara地區的西坡鐵礦砂項目。兩大巨頭再續前緣,備受市場關注。
外媒報導,全球最大的粗鋼生產商寶武鋼鐵擬斥資30億至40億美元,收購全球鎳業巨頭青山控股在印尼的部分不鏽鋼及含鎳生鐵廠的控股權。雙方已針對幾個關鍵條款達成共識,目前正在討論收購後的營運與銷售等細節。
俄烏戰爭爆發與國際地緣政治動盪,讓長年做為結算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美元,頻受到人民幣的挑戰,今年以來,傳出多起改以人民幣付款的國際商品交易。其中剛曝光的澳洲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與中資企業交易鐵礦砂,改採人民幣結算的消息,在澳洲市場引起震撼,這也是首批用人民幣結算的澳洲鐵礦砂。
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砂進口國,並考量到和西方國家的緊張關係,希望加強對發展所需資源的控制,中國大陸將成立一家新的直屬中央企業,主要負責掌管所有煉鋼原料進口,預期可藉此加強對外採購鐵礦砂的議價能力,減少長年來對跨國礦業企業的依賴。
全球各主要鋼廠設立碳中和目標,2050年達成碳中和是大家的共識。而今年受到疫情嚴峻影響的大陸將如何因應其在能源短缺、經濟問題之間的關係,中鋼(2002)董事長翁朝棟也表示,大陸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擴大鋼廠限產力道,今年粗鋼產量必須低於去年水準;同時加嚴低碳排標準,使得環保成本推高鋼廠生產成本,支撐鋼價走勢,有利現階段這波鋼價回測後加速築底,尋求回升。
儘管大陸政府提出嚴格的減碳要求,並嚴防鋼鐵產能過剩,但最新公布的全球前50大鋼企中,陸企仍有多達28家上榜,寶武鋼鐵集團更以1.2億噸的粗鋼產量蟬聯榜首。合併重組後的鞍鋼集團則成為全球第三大鋼企、大陸第二大鋼企。
大陸推行「雙碳」目標,鋼鐵產量明顯受到抑制。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最新報告預估,2021年和2022年大陸鋼材消費量將分別年減4.7%和0.7%。專家分析,大陸鋼鐵業須提高集中度,以減少同質化競爭。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2日報導,中國大陸日前公布五年期戰略計畫。在計畫中,北京擬將國內鐵礦生產量提升30%,並大幅增加對海外礦山的投資,以及加強廢鋼鐵的回收,進而打破長期以來過度依賴澳洲鐵礦的窘境。
大陸全國碳交易市場16日正式啟動,令市場高度關注。中國鋼鐵業龍頭寶武鋼鐵集團日前宣布與合作夥伴簽署協定,發起成立大陸最大、總規模人民幣(下同)500億元的碳中和主題基金。此外,中國寶武還著手與中國銀行旗下中銀資產共同謀劃發起設立碳中和二期基金。
大陸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日前聯合約談鐵礦砂、鋼、銅、鋁等重點企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表「鋼鐵行業自律倡議書」表示,鋼鐵企業應抵制惡性競爭行為,共同營造公平穩定、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受到北京當局要求2060年實現碳中和政策衝擊,大陸鋼鐵業正面臨關廠和大規模裁員的危機,由於限產導致供給下滑,鋼材報價一路飆升,用於汽車和電子產品的熱軋鋼捲已上漲約10%,在製造商成本拉高之下,將波及汽車和家電業。
大陸雲南省國企「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一夜之間管理層發生大變動。該公司董事長杜陸軍14日被調查,兩名副總經理主動投案。此外,還有28人接受或配合調查。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始建於1939年2月,前身是中國電力製鋼廠和雲南鋼鐵廠,2019年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下同)。
近期中鋼協多管齊下抑制礦價,但鐵礦砂價格仍居高不下。其中,普氏62%鐵礦砂價格指數6日收漲0.48%至每噸167.95美元,近三個月累計大漲36.38%。大商所鐵礦砂期貨主力2105合約7日收漲2.96%至每噸人民幣1,061.5元。
近期國際財經媒體透露消息指出,為對抗澳大利亞鐵礦霸權,中國大陸在非洲加緊攻城掠地搶進大量鐵礦區,近日傳出中西非地區的姆巴拉姆─納貝巴(Mbalam-Nabeba)鐵礦己有部份礦區落入一家有中國大陸官方背景的陸企手中,除保障了鐵礦的來源,也增加了大陸手中用以對抗澳洲的籌碼。
近期以來,中澳關係急轉直下,而澳洲又是中國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國,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鐵礦石大幅漲價,因此有人認為澳洲會以此為由進一步壓制中國。但有澳洲經濟學家卻警告,前有日本為鑑,為了降低風險,中國一定會另尋出路,加大從巴西和非洲進口、最大限度利用廢金屬生產鋼鐵,而對於澳洲來說,遲早要受這當頭一棒。
大陸近5年「去產能」後,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入推進。從量變到質變,競爭力增強、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的鋼鐵業,正在加速兼併重組步伐,鋼鐵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業內人士表示,大陸經濟進入轉型換擋期,鋼鐵業也進入調整升級期,產能合理化與產業重組是這個階段的重要特徵,預計鋼鐵行業重組將是今後3年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