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寶瓶文化的搜尋結果,共67筆
以我個人的詩歌閱讀進程來看,有兩位彷若意象魔術師般的詩人,儼然詩壇雙璧,一個是嚴忠政,另一位是李進文。他們的詩就像是超現實主義洛特雷阿蒙(Lautreamont)出版於1868年的《馬爾多羅之歌》(新雨出版,2020年)寫的:「他美得像猛禽爪子的收縮……尤其像一台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檯上的偶然相遇!」充滿著無與倫比的想像與塑造,教人驚奇難忍。
只是因為穿著制服,連買東西都要遮遮掩掩。只是因為穿著制服,連吃東西都會被問罪。就算是買公務用品,還是要特地換上便服。
我從沒想過當警察會當到要穿制服做鐵工,修理槍櫃。
警察一向習慣大事化小,把種種問題歸因於執行者個人或底層管理者,刻意忽略其中的結構性問題。
「老師,我們只是在和他一起玩啊!你不是說要我們多和元元一起玩遊戲?大家一起玩得很開心啊!」
「大家趕快騎到他的背上!」元元帶著痛苦的表情,臉上很勉強地擠出笑容。「疊上去,疊上去!」俊吉大聲叫囂,同學們紛紛騎到元元背上。
身為臨床醫師,總是不可避免地遇到有一天要送手頭上的病人回家。有時候,家屬會希望我們幫助延長病人的生命過某個時間,好讓他們能夠完備一些事情,以迎接病人最後的時刻到來。
人一生下來就不可避免地要往死亡之路走去。
安寧之路給住院的重病者帶來很多的壓力,諸如:對陌生者的懼怕、自憐、統整性的壓力、被分離的焦慮、失去身體功能變成廢人、害怕愛被剝奪、悔恨與愧疚感,或追尋另一個希望。這是一連串的變化,很多病人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不斷地適應,當然心理支持者,如社工或家人、朋友,人數愈多則適應愈快。
編按:各界期盼的「臺北文學館」在多方促成下,將從《文訊》「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現有規模出發,成立「臺北文學館籌備處」。《文訊》邀集百位文化人發聲,人間副刊特摘錄名家發言分三天刊登,期能共繪一個臺北文學藍圖。
年紀大了,皮膚多斑點、暗沉、皺紋、乾燥,也有的皮膚薄如蟬翼,容易受傷。究竟皮膚是如何變老的呢?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講一位女性挑戰年齡限制的故事。主角是美國的林賽女士,她從十五歲開始跑馬拉松,目標是進入奧運國家代表隊,但是多次被淘汰。跑到三十歲後,身旁的人認為她沒希望,她也接受了,也就淡忘了自己的潛力。
「你最近過得怎麼樣?」每一次的晤談,幾乎都是從心理師這一句話開始。很多時候,心理師沒有真的問出來,而是用關心的眼神和姿態看著你,然後你就會開始觀察自己的狀態,接著描述自己的經歷和想法。
「怎麼樣才能避免遇到恐怖情人呢?」「怎麼樣才能不在感情中受騙?」「怎麼做,才能找到一段適合自己的感情?」
「以前我媽媽不讓我搓湯圓,她說家裡的小孩子會不敢吃,唉,我搓的湯圓不敢吃,撿骨賺來的錢倒是很敢花。」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按照慣例於每年10月的第二個周四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近年文學獎公布因博彩公司參與後,儼然成為一場「押寶」狂歡會,而今年的諾獎得主,坦尚尼亞小說家阿卜杜勒札克.古納,至今未有作品引進中文版,可說今年兩岸出版社無人「押寶」成功。
筆名「條子鴿」的酈姓退休警員,因出書分享警界暗黑文化而成為暢銷作家,電視台也多次邀約他上節目分享從警經驗,日前他在臉書上發文影射曾對謝長廷兒子謝維洲開單後遭記申誡,引起謝長廷、謝維洲與警界抗議造假,北市警局也連續四次澄清他經歷不符,因此外界紛紛質疑書本內容,負責出版的的寶瓶文化公司發出聲明強調,因無法認同條子鴿杜撰經歷及濫用公司信任,對此深感痛心,故決定下架《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書籍,並接受無條件退書。
胸痛、呼吸困難、幻覺、幻聽、發燒、做惡夢,看到過世的親人、長輩、朋友……這些並非單純的身心症,也不是自己疑神疑鬼的心理,而是真正「精神上的困擾」。
有些病人常在半睡半醒之際,做夢看見自己死亡,看到自己的墓園(他不一定有預購墓園),還參加了自己的告別式。